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3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被试,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讨威胁情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比较策略与身份选择的关系。研究采用了虚拟创设威胁情境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测查了不同认同类型农民工比较策略使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威胁情境下,不同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在比较策略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市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回避比较策略;农村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选择新的比较维度策略;模糊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降低比较维度重要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柴民权  管健 《心理科学》2015,(5):1170-1177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其对群际通透性的感知为测量指标,检验积极群际接触的有效性,探察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和群体认同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的影响,以及群体认同在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与积极群际接触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积极群际接触可以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对群际通透性的感知;(2)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有显著的中介作用;(3)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人认同水平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受害者身份感知对积极群际接触有效性的中介作用不受其群体认同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对积极群际接触的有效性和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与群体认同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本研究发现,相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相对剥夺感、社会差异感、社会距离感、混乱的身分认同和不满情绪,并从社会制度、参考群体、社会需求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普遍心态进行了解释,最后从打破各种制度壁垒、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传媒偏差等角度提出了调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状况、社会阅历、生活期望、外出动因、行为方式等方面较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明显差异,他们的价值观受到了城市文明更深刻的冲击和振荡,因此呈现出矛盾的整体特征,这种价值观现状与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自体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社会应该从制度变革、组织引导、培养提升三方面入手,缓解并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矛盾现状,引导他们完成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渐近和归依.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物质化、时尚化、符号化、超前化、利己化等群体性消费特征。新生代农民工高消费的伦理成因主要源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包括制度不平等、基于社会认同的意义建构以及家庭中消费利他主义的衰退与利己主义的兴起。解决高消费问题的可能性伦理路径在于年轻的农民工群体形成"绿色消费观",进行"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政治,社会现代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治现代性的支撑,如果不解决政治现代性问题,现代性从根本上是无法建立起来的。本文从中国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新现代、六个角度来论述现代性的本质是政治,政治现代性在整个现代性领域当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现代化的建设,如果没有政治现代性的支持,最终是不可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王芳  李志荣 《心理科学》2014,37(5):1225-1231
以珠海及宁波两地439名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使用问卷法考察了他们的适应策略、生活结果(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和主观幸福感)及命运观对适应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合策略是被调查者主要使用的适应策略,可协商命运观是被调查者主要持有的命运观;(2)持有可协商命运观的个体更多选择整合策略;(3)使用整合策略的个体具有更积极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和更高的主观幸福感;(4)可协商命运观对生活结果的积极影响可通过更多使用整合策略、更少使用分离和边缘化策略完全中介。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革命",既是一场驱动着古老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卓绝的努力,同时又强烈地体现出对于"现代性"弊端进行反拨的价值维度:针对现代性过程极易产生的官僚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他试图通过一场全方位的文化大革命实现权力重组,以巩固其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针对现代性过程中所带来的片面的发展主义的经济模式,他试图通过"抓革命、促生产"来寻找一个"发展"和"公正"的结合点;针对现代性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精英主义倾向,他试图通过对知识分子再教育来破解精英与大众的对立这一历史性难题。在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致力于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弊端,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现代化方案,成为毛泽东"革命"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9.
张笑秋 《学海》2022,(4):13-19
本文以新人力资本理论为视角,借助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1047份样本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市民化的影响。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处于低水平,市民化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本文将人力资本构成要素区分为传统人力资本要素和能力,二者各自作为一个整体,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经验、健康与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政府、家庭、务工单位与个体合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经验、健康与能力,可以作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2.9亿农民工的工作退缩行为——为减少工作和组织角色而有意采取的行为(回避工作和降低努力、迟到缺勤、离职等)影响重大。为此, 本研究以资源保存理论作为“伞”理论, 整合了多重嵌入和身份压力的视角, 构建了一个全面预测农民工的工作退缩行为的模型。在该模型中, 提出了同时包含隐性和显性的工作退缩行为的测量指标体系; 构建了农民工在城市和家乡的多重嵌入对不同工作退缩行为的预测关系, 以及“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双重身份压力经由农民工在城市的多重嵌入对工作退缩行为的间接预测效应。本研究基于农民工样本的特异性, 构建了一个“背景化”的全面预测工作退缩行为的理论模型, 不仅弥补了微观层面农民工研究的理论空白, 也丰富了身份、多重嵌入和工作退缩行为领域的理论和文献。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创造了一系列19世纪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思想上具有超验的、超时代的独特价值.由于托尔斯泰对人与社会的思索始终指向人存在的终极意义,在他看来一切问题的根本都要回到人本身来解释,所以他对人的自我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与同时期尼采的“超人”思想有着共通之处,两者都有着道德上的理想主义,这在当时具有着鲜明的进步意义.直至现代性的范畴内,人的危机愈演愈烈,托尔斯泰式的超人对于完善人的整体性、寻求生存的积极意义来说,仍然有着可借鉴的力量,考察其超人的具体特点与价值,或许对探求人如何更好地生存这一永恒主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结构的当代转型以及"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从根本上需要新的伦理——"陌生人伦理"作为支撑。它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伦理诉求,一种全新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方式。市场、贸易和契约等现代化动因,借助"由熟变生"和"由生变熟"的双向互动机制,推动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伦理"的转换。在当代,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伦理,首先应当明确血缘亲情的内在价值,继承亲近性道德之丰富内涵,发扬其稳定持久的文化纽带功能;其次要发挥"陌生人伦理"的调控作用,摒弃亲近性道德之主观随意的缺陷,引导个人行为的有序发展,推进当代和谐伦理生活的自觉构建。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的角度看,道德焦虑体现了人类对“善”的渴望和追求,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的道德困境进行反思时做出的心理反应,在维持伦理秩序和人性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焦虑毕竟是一种精神困扰,它在当今时代的凸显,意味着我们陷入了现代性道德困境中.从道德焦虑的伦理本性及其产生的现代性根源来看,要有效化解道德焦虑引发的精神困扰,把道德焦虑转化为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做出一系列伦理上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陈来 《中国哲学史》1995,(4):109-116
本文由论述冯友兰文化观中有关现代化的思想,提出:把现代化仅仅理解为工业化是不够的,因为工业化的概念并未包容理性化市场经济的内涵。另一方面,不能把现代性仅仅了解为工具合理性。最后强调,在现代性问题上,应区分特殊主义的分析方式和实存的整全把握。  相似文献   

15.
反思性唯我主义是现代性的运作机制;现代性的一些基本现象,技术主义、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历史主义只有根据反思性唯我主义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要克服现代性的困境即普遍的异化现象和虚无主义,首先要克服反思性唯我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本雅明看来,巴黎拱廊街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神话的缩影,是一个辩证的现代性意象,它不仅真实地反映着资本主义商品世界的虚幻性和拜物教本质,而且隐藏着整个社会集体的乌托邦理想和人们革命救赎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7,(2):115-122
在"村改居"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实践中,在集体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情况下,最主要的问题是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身份边界,如何界定"全民"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本地"与"外来"之间、"历史"与"现存"之间的社会边界,并以这些界定为基础,把集体产权或者集体收益分配给每一个集体中的"个人"或者"家庭"。本文通过对上海、宁波、广州、深圳、济南等地"村改居"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案例的考察,详细展示了这些地区进行社会边界划分的逻辑,比较全面地阐释了在集体化"解体"过程中,传统村落共同体在当今社会所呈现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18.
生态伦理对“现代性”道德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解决生态危机的伦理探究中,生态伦理要么镶嵌在人类中心主义框架内成为个体主义环境伦理,遇到一些违背常识的困难;要么成为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被指责为个体牺牲自己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生态伦理只有超越"现代性"道德,才能使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互为补充,获得自身的历史合法性及其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9.
自我认同品格是吉登斯用来指称现代性社会主体应该具有的保障人的本体性安全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应对并化解断裂、风险等晚期现代性社会造成的对人的安全威胁。由于人的本体安全所植根的自我认同机制,正在由过去更多地指向外部的传统转向了指向自我内部,因此,认识自我认同品格的一般性生成结构、这种结构与自我互构的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主体社会充分性的身份媒介,共同构成了自我认同品格塑造的主要内容,而自我认同的能力或要素更是建构自我认同品格独特性的关键。自我认同品格蕴含了自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社会实践或实践能力,架起了本体安全与自我实现的桥梁,是自我认同实现机制的能力要素和特殊性的缘由。  相似文献   

20.
孙晓文 《学海》2011,(3):193-197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是乡土文学现代性的产物,两者具有统一与断裂的现代性关联。从革命现代性的角度切入"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研究,能够相对准确地做出文学史定位与文学评价,弥合乡土文学史叙述的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