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维复先生的《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以下简称“安文”)所阐述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记在马克思名下的,但读后颇觉此丈所论离真实的马克思相距甚远。现质疑如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观点,以及在《资本论》中经过精深的科学论证得出的“剥夺者就要被剥夺”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理论指南。这个理…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涵义的重新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的全部著作中,并没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成定义。因此,以往人们只能根据马克思本人的有关论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作出界定。然而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界说由于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仅仅视为一个简明原理,并对之作了过于狭义的解释,因而在研讨中明显影响着对人的全面发展涵义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这里,我试依据马克思多种著作中关于这一论题的丰富论述,对人的全面发展涵义重新作些探讨,以期示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赋予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杨学功  席大民 《哲学研究》2012,(4):3-11,48,127
<正>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最为重视的马克思历史理论之一,甚至被看作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部分,但同时也是引起最多争议和质疑的部分。然而,无论是关于社会形态演进序列之"五形态"与"三形态"的争论,还是关于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争论,抑或关于  相似文献   

4.
理解马克思     
该著是“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对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及其哲学前提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性审视,并通过对马克思著作文本的广泛讨论,试图运用当代分析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资源,对“马克思哲学中活的东西和死的东西”作出评判。作者认为,马克思最经得起考验的成就,是以异化、剥削、阶级斗争、政治和意识形态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众所周知 ,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把经济学研究中的某些重要的概念和问题提升到哲学的普遍性的层面上 ,这使马克思对任何哲学问题的探索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眼光。马克思对实践问题的探索也是如此。事实上 ,只要我们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观 ,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大量出现的“生产”概念。而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解读方式中 ,人们通常把“生产”理解为单纯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 ,认为它指称的只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我们不能说这种解读方式是完全不适当的 ,因为马克思在许多场合下使用的生产概念确实需要从经济学…  相似文献   

6.
研究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离不开对“世界历史”这一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的深刻理解。然而,在目前对世界历史范畴的理解和运用中却存在着一些歧义与混乱,故本文拟对这一范畴作进一步的辨析。 辨析之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概念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 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这就是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页)在这个意义上,16世纪以前的历史只不过是真正世界历史的前史。这是因为,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7.
宇宙论证明试图从宗教或哲学的角度解答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宇宙中有某物存在而不是什么都没有?马克思认为,该证明是从偶然的事实出发推导出独特的必然存在物,黑格尔颠倒了这一证明以便替它辩护,但该证明实际上是说,因为非理性的世界存在,所以上帝才存在;从交互作用原则来看,作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的必然存在物并不存在;创世问题是抽象的产物,如果你放弃抽象,你就会放弃该问题,因为从终极实在原则来看,作为整体的人和自然界恰好是通过自身而诞生的必然存在物;交互作用原则和终极实在原则看似矛盾,但实际上二者的适用对象或角度是各不相同的,并不构成真正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在一切有神论的证明中,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最不寻常的一个,并且该论证有着悠久的历史,马克思对于本体论证明的独特理解可以归结为三个命题:本体论证明是空洞的同义反复;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毫无意义,他所举的例子反而会加强本体论的证明;本体论证明不外是对人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马克思的这三个命题都可以得到经验事实和逻辑分析的双重支持。  相似文献   

9.
王良铭 《学海》2007,1(5):70-74
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阐述了"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和前提,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交往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但不等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命题是对"生产力-交往形式"命题的深化。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交往内生于生产,生产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进行。个人的生产能力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形成社会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内在地包含着互动。当交往发展为世界交往时,社会形态发展中的派生形式和跨越现象就成为普遍现象,社会发展道路就形成多样性。哈贝马斯对精神交往及其语言、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但由于对劳动及其与互动之间的关系作了错误理解,因而他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是"误批",其交往理论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和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对于深入揭批“四人帮”、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和实现四个现代化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在共同批判“四人帮”的前提下,对这一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现将一些主要论点简介如下,供同志们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时,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把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基础,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实践发展的历史产物,由此引申出一系列唯物主义人学观念的变革。一、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空间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是他批判费尔巴哈类概念的结果,也是他研究政治经济学、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果。在青年恩格斯的影响之下,马克思从1844年初开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深入批判研究,马克思日益认识到经济学中所探讨的若干基本经济事实和大量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一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存在前后相继的两种维度,即青年马克思以道德批判为主导,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逐渐转向以科学批判为主导。如何看待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两种维度之间的关系,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问题,学界围绕此论题存在着争论。事实上,尽管马克思的理论从道德批判转向科学批判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使以科学批判为标志的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亦并未抛弃道德批判的维度,这两种批判维度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之中,单纯强调一种批判维度而贬低甚至否定另一种,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对人格的分析从来不是抽象的,他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把对人格的分析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现象。通过对人格问题的分析,从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作出了入木三分的揭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人性问题的讨论异常热烈。争论各方往往各执一端,却大都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尤其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个著名论断为根据。这样,对于马克思提法本身的理解,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一些文章仅仅就马克思提法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忽视了马克思考察人的方法,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提法中体现的方法论意义的阐发是很不透彻的,因而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其本体论方面的意义,不能从马克思前后思想的逻辑联系、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期思想演变过程等角度全面把握马克思提法的意义,导致了理解上的简单化和表面化。  相似文献   

16.
In contrast with the way by which idealism explains things from upper levels,methodologically,materialism adopts the approach in which it explains the motion and change of things from lower levels,but only by basing itself upon historical science can this theoretical approach reaches the highest degree of thoroughness.Opposition of materialism to idealism,in a way,is the opposition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to science,specially speaking,is the opposition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o Marx's critic...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近年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怀疑、批评、否定和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现象。在一段时期里,这种消极倾向在出版物和大众传播媒体中还表现得极为突出。谁都不曾预料到,列宁在本世纪初指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时髦的那种现象,而今,在本世纪末,竟然在苏联也会重演。而且今天这种“批判”竟来自从前宣称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而另外一些哲学家却不得不在“困难”的条件下,冒着被扣上“保守派”帽子的危险重新投入“反潮流”和捍卫马列主义的斗争中去。严肃的哲学工作者对上述这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是有所认识的,对消极现象是做了抵制的(尽管并不总是坚决有力的)。他们主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提倡结合当代世界现实、本国国情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新趋势来重新思考、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此同时,他们也坚决反对用教条主义(老的和新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强调应科学地、创造性地对待人类的所有精神遗产。苏联哲学正面临着极为严峻而艰巨的考验,它能否经受得住此番风雨而得到复兴,我们还要观察和等待。为反映苏联哲学当前的复杂形势,本刊在这一期上选登了几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供读者在思考和研究苏联哲学演变时参考。本专栏4篇由本刊和贾泽林同志共同选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儿童特质理解的心理理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特质理解是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对于社会能力的促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章概述了国外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包括心理理论与特质、儿童特质的起源信念研究、儿童特质词使用与特质理解发展、特质推理与特质理解发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往往从分配正义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正义理论,这是按照康德—罗尔斯的思路来理解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但实际上,马克思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思想来建构自己的正义理论的。而黑格尔法哲学所关注的是共同体中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承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正义理论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今天,我们在建构正义制度的时候,也要关注每个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0.
1964年4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党内有教授头衔的库埃拉(Alfred Kurella)在耶拿大学哲学系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所作的这个报告中说,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常常带有变化不定,有时是自相矛盾的含义。马克思从来就把异化分为两种,即无利害关系的异化和敌对性的异化。前者可以转化成为后者。这样说来,人们就不必把异化概念和异己的事物看得太神秘、太可怕了。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异己的东西完全不是什么可厌的和敌对的,相反,它是人类生活本身所固有,甚至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因为任何人,如果不去占有异己的东西,也就无法生活。他说,从人生到世上时起,他所碰到的一切东西,包括他所说的语言在内,都是异己的,也就是说,他所遇到和使用的一切,都是他的先人所预先创造好的。他说,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所使用的异化概念的意义是无利害关系的,是中性的,因为马克思一再把“外化”和“异化”象同义词一样加以使用。他认为,马克思在对异化问题的研究中找到了走向劳动价值学说的道路,发现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原因,一句话,在异化的概念下,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现了社会生产同私人占有问的矛盾。最后他指出,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基本矛盾的一切可怕影响都看成是异化现象,会妨碍人们去发现真正的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