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基本上呈现为这样一种格局:随着萨特等人的逝世,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衰落了;继之而起的是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可随着后结构主义的兴起,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又成了昨日黄花;法兰克福学派在六、七十年代曾一领风骚,成为西方学生和左派造反的指导思想,与该派有渊源关系的思想家中,如今能独树一帜的,也唯有哈贝马斯。正是在这样一种“不景气”的思想背景之下,“分析马克思主义”异军突现,它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是很自然的。  相似文献   

2.
风靡于现代西方的结构主义并不是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一种由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学术思潮。泛于这股思潮的主要是些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这些学者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发表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学术著作,提出了独树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语言游戏——利奥塔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现代主义相反对的后现代主义是60年代兴起于法国、美国等地并迅速波及全球的一种文化思潮.它以解构中心的多元世界观、用文本话语论替代世界本体论等为特征.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的一支主要力量,而利奥塔则是后结构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他于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至今仍是研究后现代主义问题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由香港道教学院主办、香港青松观资助的“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月19日至21日在香港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与会学者达30余人。会议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一、道教的教义道教有没有固定的教义这一问题是由荷兰学者施舟人(Kristofer M.Schipper)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道教的思想与西方的宗教做比较,道教是最自由、最自然和最灵活而健康的思想体系。这正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教义,所以没有偏见,也没有思想统  相似文献   

5.
由日本筑波大学和国际科学促进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ce)主办的“第八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85年8月底在筑波大学举行,应邀参加的各国或地区的学者_达二百零二人,其中南韩七十四人,日本七十六人,中国十九人,台湾十三人,欧洲十二人(西德四人、东德三人、英国一人、法国一人、意大利二人、捷克一人),美国七人,澳大利亚一人。中国学者来自高等学校和社会科学院两个系统,原来都是个别接受邀请的,但到了日本以后,我们一行常被称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3)
1910年,日本学者小川琢治发表了关于深藏于日本西本愿寺,原为数百年前在朝鲜绘制的一幅稀罕的世界地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使人惊异的研究报告。这是一幅1402年由朝鲜艺文春秋馆学士权近和左政宰何仑的舍人李荟将元代中国李泽民的《声教广被图》和释清溶的《混一疆理图》“合为一图”而成的大型地图。传至日本的是它的复本。二十年后,日本学者青山定雄多次发表文章,向学术界介绍这幅精确的世界地图。  相似文献   

7.
希腊本体论的中国解读:论中西本体论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芒 《世界哲学》2004,(1):2-2,17-28
据说用“本体论”一词来译西文的ontology的最初是日本学者,由此影响到中国人,“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已逐渐放弃‘本体论’而采用‘存在论’一词,大约从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代之,‘本体论’这一术语已经消失。”而中国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21日至23日,本刊邀请了马来西亚、印度、德国和台湾、香港以及内地的20多名学者,于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卫生保健体制改革比较研讨会”。会议通过对日本、美国、德国、英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南非以及台湾、香港地区与我国内地卫生改革的比较,就当代世界卫生改革的走向、趋势、各国改革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讨论。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研讨会。它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新的思路,在与会学者们的头脑中展现出的许多国家卫生改革丰富多彩的画面,使人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同时也使我们自然地想到,在正…  相似文献   

9.
50年前,作为战败国的日本鉴字投降时,美国人曾有一种不可一世的自足之感。然而40年之后,80年代中期,美国人惊讶地发现,“日本人又发动了历史上最惹人注目的商业攻势”,而美国的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大冲击和危机。 日本的企业与其它国家的企业相比,似乎更具有顽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日本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缺少的弹丸之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功劳当然主要在  相似文献   

10.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者?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顾良同志在《马列研究资料》1986年第3—4期合刊上发表了《关于阿尔都塞的亚眠的答辩》一文,认为“用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概括阿尔都塞并不十分确切,因为它可能使人把阿尔都塞的一个次要方面误认为是他的基本特征”。顾良  相似文献   

11.
拜读了两本颇为畅销的著作:《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何以说不》,很有些异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曰简单模仿。提起“说不”,很容易使人想起几年前的日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政界鹰派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先后写出了《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是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三本在美国及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书,向美国及全世界发出“不”、“不”、“不”的警告性呼声。日本要说“不”,是因为日本人觉得战后40多年里,日本一直受制于美国,没有独立的外交,现在日本经济强大了,腰杆硬了,可以不听美国的“训示”了。它体现了日本人要对过去几十年的所忍所受“翻案”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是把经过改造的各个成分纳入新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完整形象,当代西方科学方法论的代表之一,阿根延学者邦奇说:“创造性想象富于形象,它能够创造概念和概念体系,这些概念在感觉上没有和它相应的东西,但是在现实中是有某种东西和它相对应的,因此它孕育着新奇的思想。”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思惟的重要条件。因此,对创造性想象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人的思惟活动,而且有助于了解人的发明创造的心理实质。  相似文献   

13.
"学者"的含义,据我国编辑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另一种是"学术上有造诣的人"。在中国学者自己的心目中,学者不仅含有研究学术的应有之义,它还包孕强烈的社会关怀及可作表率的人格修养这层内涵。而  相似文献   

14.
这本书是吕澂先生1961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佛学班的讲演稿。那时吕先生已经准备写一本印度佛学史。从讲稿的内容来看,吕先生对佛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但熟悉中文的经典,对日本及西方学者在佛学方面的研究也不陌生,看完这本书,觉得它简直是一本简明的印度古代思想史,它可以和印度出版的同类书相媲美。作者在书中谈到,日本学者“受到资料限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印度思想史的问题,“西洋人的研究就更差了”(参看《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83页。下引此书,  相似文献   

15.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著《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标志着人类关心生态环境问题的开始。经过多方面学者20多年的共同探讨,至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布朗出版《建设一个可续发展的社会》,可续发展概念得以确立。所谓“可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这个概念标志着对人与地球关系的认识的飞跃,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生命力在于批判。任何哲学,都是在对传统思想的批判中形成的。然而,从未有一种哲学只是批判的主体,而不是批判的对象,批判的武器自身也必然要遭受被批判的命运。曾经盛极一时的结构主义理论也同样如此。结构主义的批判者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的理论思潮。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包含着禅宗影响,这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观念。而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并因此而出名的,是美国上世纪末来到日本的美术史家阿奈斯特·费诺罗萨,他写了《东洋美术史纲》;此外尚有本世纪初鼓吹“重新发现日本美”的德国建筑学家布鲁诺·托特。  相似文献   

19.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论:方法论渊源和理论性质辨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阿尔都塞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一。在阿尔都塞理论的研究中,主导的观点认为,阿氏的马克思论是一种“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西方的一些研究者们率先将阿尔都塞理论作为结构主义方法的特例,把他与列维一斯特劳斯、拉康等法国的结构主义者相提并论。国内学界从80年代初以来,在介绍和研究阿尔都塞理论时,大多数人也沿用了西方的倾向性说法,给阿氏理论定性为结构主义。我认为,国内外研究者对阿尔都塞的马克思论的定性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之所以形成这种定性,基本原因有三:其一,没有全面、系统地把握阿氏的思维逻辑,没有…  相似文献   

20.
吉尔·德勒泽的“欲望哲学”是后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其主要的理论来源是尼采主义,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以“五月风暴”失败为标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失敗的反思,其实质是一种反对一切形式的法西斯主义的生活艺术。它对我们的价值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提出了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人的欲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