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 998年 5月《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出版以来 ,各种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层出不穷 ,大批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相继问世 ,内容涉及考古、文字、历史、哲学等众多领域 ,为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到今天 ,这场历时两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学术研讨活动高潮已过 ,大多数学者已转入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反思。在这种情况下 ,总结这次郭店楚墓竹简研究的成果 ,揭示它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巨大影响和意义 ,反映有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 ,无疑是极为必要的。当然 ,由于这次郭店楚墓竹简研究涉及范围极广 ,进行全…  相似文献   

2.
竹简本与传世本《文子》都有慎积道德思想的论述。竹简本侧重阐述慎积道德的重要性,传世本侧重阐述从慎积阴阳、慎微、慎无为、慎言、慎独等各个方面的戒慎做起以达到慎积道德的目的。本文研究了《文子》戒慎观点的各个方面及其内在联系,从慎积道德角度出发探讨了竹简本与传世本思想上的承继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原祖亚当厄娃幸福地生活在天主为他们安排的无忧无惧的伊甸园里,但在他们进入天国之前,天主要让他们运用天主赐给他们的自由意志先立下功劳,而后才能进入天国,因为没有功劳是不能白白地进入天国的。圣经记载,天主只向他下了一道命令:"乐园中各树上的果子,你都可吃,只有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那一天你吃  相似文献   

4.
萧无陂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近三十年来,随着帛书和竹简《老子》的先后出土,《老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在文本考证上,学界考察了简帛《老子》的文本性质、结构,校勘了文本;其次,在文体考辨与老子身世考证上,学界分析了《老子》等先秦文本的句式、韵脚、修辞手法、体裁,为《老子》文本形成时代提供了新证据。对于竹简与今本《老子》的作者,学界存在老聃与太史儋之争。关于老子故里,河南学者和安徽学者之间争论不止;关于老子的姓氏,学界亦聚讼不已。最后,在《老子》研究方法上,学界历经三个阶段的方法论反思,当前正在自觉探索中国哲学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5.
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店竹简发表之后,其中的《缁衣》等篇,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在战国楚地流行的文献文本,不一定是楚国或楚地文化自身的产物,而有许多是传自中原的。如战国中期齐国的文化最为发达,诸子百家都在齐国寻求自己的发言权,楚地所流行的文献,应当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从齐国流传到楚地的。这一事实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马王堆帛书易传各篇的相关问题。事实上马王堆帛书易传发表后,虽然颇被认为是“南方易学家的著述”,①但也已经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其他推测。如有的先生认为,“楚地帛书本《周易》经传文,多半来自齐学”。甚至也有学者…  相似文献   

6.
郭店简与《礼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大批典籍竹简①,近日已成为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不少学者发表了很好的论文,就其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学术史的意义深入探索。郭店简包含儒、道两家文献,在《老子》以外,主要为儒家著作多篇,对认识儒学的早期状况至关重要,大家特别关心这些著作的性质内容,是当然的。从郭店简发现的讯息见于报端起,即传闻其间有《礼记》。最近我们读到陈来先生的大文②,指出:“荆门郭店楚墓所出土的竹简中,《缝衣》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以现存文献与荆门竹简十四篇相比照,最接近者为《礼记}),这在内…  相似文献   

7.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以下简称郭店竹简),自出土问世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研究业已发表了许多论文、专著。在郭店竹简的十余篇思想著作中,《唐虞之道》(以下简称《唐》篇)是以专论尧舜禅让而著称的。尧舜禅让是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是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特征的,天人之分到战国末期才由荀子提出。然而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中有《穷达以时》一篇,其中明确提到天人之分。据发掘报告,竹简的年代在荀子以前。这样看来,天人之分并非始于荀子,而可能是早期儒家的一个基本看法。那么,竹简天人之分的内容如何?与孟子、荀子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思想史上具有何种地位?透过竹简,我们将对儒家天人关系产生哪些新的认识?这些无疑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穷达以时》“天人之分”的基本思想《穷达以时》的内容可能与…  相似文献   

9.
从竹简看所谓数字卦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勇 《周易研究》2006,(4):43-48
关于所谓数字卦的说法,从1978年张政烺先生提出后,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说法。然而从竹简发现来看,数字卦说法是错误的。组成这些所谓数字卦的符号,并不是数字。对竹简易卦符号的研究,应注意区别经文与实占,经文只用卦画,而实占则可能用到记四象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博物馆数年前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多达1200余枚的竹简,其中涉及到80多种(部)先秦战国的古籍。据报道,2000年8月首批解密公布的一些竹简中,提供了有关《诗经》的不少材料,引起人们对孔子是否曾经删诗问题的重新思考,还有人据而认定孔子未曾删诗。 关于孔子是否曾经删诗的问题,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本来,汉唐学者基本上一致肯定孔子删诗。宋代以后,特别是朱嘉以来,否定孔子删诗的人越来越多,在现今学术界影响很大。 主张孔子曾经删诗的学者,认为今存《诗经》以外有不少的逸诗,这是孔子删诗的基本前提。如宋代的欧…  相似文献   

11.
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墓葬出土的楚文字竹简中 ,有一组竹简 ,共十四枚 ,开头是“太一生水”四个字 ,整理者便把这一组竹简题为《太一生水》。竹简中还有一些属于道家的著作 ,即题为《老子》的三篇文字。由此可见 ,道家著作是郭店楚简的重要内容。由于《太一生水》是不见于世传的珍贵文献 ,研究该文献必然有助于推进我们对道家文化和道教的认识。这里仍然按照十四枚竹简原来的顺序排列 ,仅就个别文字略作整合 ,以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文本 :太一生水 ,水反辅太一 ,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 ,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地 ,是以成…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五月,文物出版社发表了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所出竹简的照片和释文,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应。人们已注意到这些竹筒中的《老子》三种与儒书多篇的重要性,就此展开了讨论。而对这些竹简与《庄子》的关系,罕见有人注意。其实,由这些竹简引述《庄子》而引出的问题,是应当首先加以探讨的,因为迄今尚未考定的郭店楚墓下葬时代问题以及郭店楚简的抄写时间问题,有望通过研究这些竹简与《庄子》的关系而获得澄清。而至关重要的《庄子》内外杂篇的撰作时代问题,亦可由此获得更为圆满的解决。我们知道,郭店一号墓所出竹简及其他…  相似文献   

13.
书讯     
《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郭沂著,626千字,85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本书是作者研究先秦文献与先秦思想十五年来的总结。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为《郭店 楚墓竹简六种考释》,选出《老子》、《太一生水》、《五行》、《大常》(原题《成之闻 之》)、《有性》(原《性自命出》上部)、《求心》(原《性自命出》下部)等六种最重要、思想性最强的佚籍进行全面的文本研究。主要工作是,重新调整竹简的次序、重新划分文献 种类、根据新的调整对文献重新命名、对每种文献进行分章、重新释读一些误释和未释的文…  相似文献   

14.
二、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解决或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学界的一系列疑问  思想史上存在的许多争议 ,不光是因为学者们对问题理解的不同 ,还与有关资料的不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在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之前 ,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 ,关于《老子》书中“有”、“无”等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 ,关于先秦是否存在“六经”之说 ,关于禅让是否是一种历史事实 ,关于思孟“五行”的内涵等等 ,都曾经是学界长期争论而又无法最终达成一致的问题。现在 ,随着楚墓竹简的出土 ,上述许多争论都将有望成为过去。1 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长期以来 ,关于《老子》…  相似文献   

15.
梁涛 《管子学刊》2002,(1):65-69
竹简上篇主要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下篇则已开始提出“性善”论,由上篇到下篇呈现自然人性论向道德人性论的过度;不论是《竹简》还是以后的《诚明》,都受到古代“生之谓性”传统的影响,由于《诚明》主要是道德人性论,并提出“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与天地参”,比之竹简向前发展一步。  相似文献   

16.
<正>国外研究道教的学者,多为汉学家,有人主攻道教研究,有人主攻其它学科。在与中国道教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时,他们都是道教学者。新冠疫情对中外道教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造成严重的障碍,如同严冬袭来。但是,不少外国道教学者一如既往,利用各种现代通讯方式保持着与中国学者的交往,继续支持学术交流且成果不断。笔者深切体会到中外道教学术交流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是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一大幸事。这批尘封千年的古籍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先秦思想史的真实面貌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素材。为了推动已形成世界规模的简帛研究的发展,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简帛讲读班”于2000年2月26日在清华大学开班。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哲学所、宗教所、北京大学、中央党校、西北大学、烟台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学者及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数十位中外博、硕士生与会…  相似文献   

18.
试谈楚简《太一生水》及其与简本《老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基竹简的发现与公布,是学术界的一大幸事。这批竹简对于重新认识先秦学术思想的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为解决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提供了非常可贵的新线索。关于这批珍贵文献的性质,除下文将具体探讨的《太一生水》外,笔者的基本看法是:竹简《老子》不但优于今本,而且是一个原始的、完整的传本,它出自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耿,而今本《老子测出自战国中期与秦献公同时的太史檐;后者将前者重编、改造后全部纳入①。历史上有小简写杂记之说,而《语丛》四种皆为短简,且言简意赅,其性质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术界有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是否提出了“跨越”设想提出质疑,虽然这对深化有关研究是有益的,但这种观点及其论据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是持久而深入的,所得出的结论是他慎重思考的结果;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他早先思想合乎逻辑的继续、深化和发展;从马克思与恩格斯有关思想的比较来看,他们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从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看,“跨越”设想引起了多国学者的关注,并非中国学者的理论虚构。  相似文献   

20.
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楚简”自 1 998年公布以来 ,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特别关注 ,《郭店楚简》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显学。为了推动《郭店楚简》研究在西北地区的深入开展 ,2 0 0 0年 1月 1 5日 ,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召开了研究《郭店楚简》的学术座谈会 ,赵吉惠教授主持了会议 ,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政法学院、西安联合大学、西安社会科学院等单位 30余位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学者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就墓葬和竹简的断代、《唐虞之道》的历史理念、“性自命出”与儒家人性论、“楚简”与子思之学等 ,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