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洞头县道教协会第二次代表会议于1999年11月30举行。与会代表61人,温州市道协,龙湾、瓯海、瑞安、永嘉、乐清、苍南、平阳等兄弟道协代表到会祝贺,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到会并讲话。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施书宝道长关于首届道协的工作报告,讨论修改并通过了《洞头县道教协会章程》,民主选举产生了洞头县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及新的领导班子,王祖庆道长当选为会长。洞头县道协第二届代表会议召开@王祖成  相似文献   

2.
位 于 江 西 上 饶 铅山 县 境 的 葛 仙 山 , 方圆 十 余 平 方 公 里 ,海 拔1096.3米 , 主 峰 群 山环 抱 ,诸 岭 绵 延 ;九 脉汇 聚 ,飞 瀑 流 泉 ;烟 雨晴 岚 ,云 海 变 幻 ;林 木蓊 郁 ,翠 黛 无 际 ;因 东汉 葛 玄 修 道 于 此 , 羽化 登 真 于 峰 巅 , 魏 晋时 乡 人 即 辟 筑 石 庵 祭祀 奉 礼 。 《葛 仙 山 志 》概 括 山 中 历 史 人 文 ,称 谓 “山 不 在 高 ,有 仙则 名 ”, 而 此 山 不 仅 丹台 耸 云 ,山 川 灵 毓 ,且神 仙 威 名 灵 响 四 方 ,古 今 称 颂 形 成 有 “斋期 ”开 山 门 、关 山 门 的宗 教 活 动 方 式 , 传…  相似文献   

3.
梁山是宜都市潘湾乡土家族著名的道教名胜。梁山道观素有“南武当”之称。闻名湘鄂五县两市的梁山紫皇观,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梁山原名筐山,海拔920米。据《宜都县志》记载,宜都有高筐山,相传尧时大水,此山不没,如筐筐然。清代《宜都县志》又载:梁山为邑中诸山冠,环大梁、群山皆拥戴朝拱,故名梁山。此山方圆8平方公里;历来就有朝梁山,暮武当之说。梁山有100余种珍稀动植物,自然地貌奇特,有龙头、龙眼、藏金洞、雷劈池、打子岩、九仙崖、探母沟、梳妆台、金顶、百余年的桂花树等景观,鬼斧神工。登上山顶有览众山小之感。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4.
船子和尚原称德诚禅师,为唐代高僧药山俨禅师法嗣,节操高逸,度量不群。他在药山尽道三十年以后,自念“率性疏野,惟好山水,乐情自遣”,就隐居在华亭洙泾(今属上海市金山县),日常泛一小舟,接送四方来者,往来上下百余里,林塘佳处,意所适则维舟汀烟渚蒲间,咏歌道妙,随缘度日。唐人称舟夫为船子,和尚操小舟为人渡水,故时人以“船子和尚”称之。待夹山前来拜谒,他向夹山授以生平学道所得以后,就覆船入水而逝。至唐咸通十年(869)  相似文献   

5.
“悠悠川西行,浓浓神仙意”,带着对道教发源地的景仰和崇拜之情,金秋十月,我前往大邑鹤鸣山参访。鹤鸣山,又叫鹄鸣山。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乡悦来镇境内,海拔一千多米,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形似鹤或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闻名。东汉顺帝汉安年间(126-144年)祖天师张道陵在此创立正一盟威之道,民间称五斗米道,尊称天师道,由此道教正式诞生。行至山中,只见山间道观星星点点,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它显得古老而又年青,说其古老,宫观在汉代已有,“文革”中毁于一旦;称其年青,全部道观均为近十年内重建…  相似文献   

6.
天师道,初创时俗称“五斗米道”。教内则称“正一盟威之道”。因道教尊奉创始人张道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宋元以后,龙虎山天师主领道教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诸派,统称“正一道”,以区别于金元时期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9,(12)
日本道元禅师巡锡求法团一行4人于10月12日至13日前来浙江天台山朝山礼佛,受到了天台山国清寺等寺院僧众的欢迎。道元禅师(1200~1253),是日本佛教曹洞宗的创始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道元与明全一道入宋,历游浙江宁波天童、育王、径山、天台  相似文献   

8.
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林茂山幽,驰名天下,慕名而来的游客、旅人,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于是,繁重的接待、服务任务便无可推卸地落在了山上各宫观的道众身上。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这些任务,而其中更多地凝聚着的却是坤道们的心血和汗水。青城山道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坤道多于乾道。青城山现有道教宫观七个,即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圆明宫、上清宫、玉清宫、加上都江堰市内的八角庙和二王庙(它们均属青城山道教协会管理),共有道徒111人,其中乾道45人,坤道66人。坤道中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24岁,有近半数的人进入了青城山道协领导班子,而且除天师洞外,所有的当家都是坤道。她们对青城山道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为大帅道发祥地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有“神仙都会”之称。道教教派变化繁多,现青城山道系属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全山现有道教宫观七个;即: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国明宫、上清宫、玉清宫,共有道徒96人。其中乾道43人,坤道53人。在坤道53人中,有近半数担任着宫观的各种职务。除天帅洞外,所有的当家都是坤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闻一凡 《法音》2008,(1):34-36
容祖开山定梵宫,云公宝塔振欧峰;老人示寂常光照,继续农禅旧家风。——一诚长老《和本智法师原韵》一、云居山小史云居山真如禅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约30公里处的云居山巅,背靠五老峰,所以被称为"天上云居"。据《云居山志》载,唐宪宗元和年间,道容禅师驻锡云居山南麓瑶田寺,司马头陀游方至此,便相约同登云居山。到山上只见中间一带地平如掌,湖澄如镜,  相似文献   

11.
(?)谦之     
(365——448) 北魏著名道士。原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徒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南雍州刺史寇讚胞弟,自称东汉雍奴侯寇恂之十三世孙。十八岁即倾心慕道,初修张鲁之术,无成。传遇成公兴(《魏书·释老志》称为仙人,《殷绍传》称游遁大儒),先后在华山、嵩山从其修道七载,声名渐著。天师道自张陵以后,农民领袖常用以组织和发动起义,深为当时士大夫所不满。而北魏立国之初又崇道抑佛,因此,寇谦之便乘机改革天师道。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  相似文献   

12.
彭县葛仙山葛仙殿为成都市已开放的十五个道教宫观之一,也是东汉时张陵创教所设二十四治(教区)的葛永璝治所在地。 葛仙山,又名葛家山、葛璝山、白石山、莲花山、道场山、上清山。位于彭县东北万年乡境内,距成都60公里,距彭县23公里。属莹华山支脉,主峰海拔1108米,面积达14平方公里。山形特异,众峰耸立,宛如莲花,故有莲花山之称。山中溶洞甚多,有“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九妖十八洞”之说。溶洞幽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18,(9):80-81
坐落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西北部黄岗乡黄檗村境内的黄檗山,原称“鹫峰”——相传早年有西域僧人云游至此,见山形如天竺鹫峰,故以此命名。黄檗山山高林密,层峦叠嶂,飞瀑鸣泉,极称幽静。  相似文献   

14.
刘宗周(1578~1645),原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明代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因讲学于山阴县城北的蕺山,自称蕺山长,学者称蕺山先生.刘宗周是晚明著名的儒学大师,其学以"慎独'为宗.蕺山门人黄宗羲论其师之思想日:"先生宗旨为'慎独'.  相似文献   

15.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悙实,“后避英宗旧名改悙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元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堂前有溪 以濂溪命名,晚年在此定居,后人称他为濂溪先生。  相似文献   

16.
道教自东汉中期出现之后,降及隋唐,主流教派所崇尚的外丹黄白之术逐渐向以静功、存思、气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丹路径发展。钟、吕内丹道即内丹道教的先导。①两宋是内丹道的成熟阶段。一、两宋前内丹学的兴起与传承道教的修仙方术于唐宋之际由外丹学转向内丹学,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内丹道的兴起,可以追溯到隋初开皇年间(581-600),罗浮山道士苏元朗(道号青霞子),称得大茅真君秘旨,撰《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及《旨道篇》,首倡内丹之道。②但隋唐时期,外丹道仍占主流地位。内丹道自隋青霞子苏元朗开宗明义、唐崔希范、钟离权、吕洞…  相似文献   

17.
正赵避尘(1860-1942),道号顺一子,晚年称千峰老人,北京昌平县人。著有《性命法诀明指》、《三字法诀经注》。自称于光绪年间(1875-1908)先拜千峰山桃源观刘明瑞为师,得全真南无派丹法真  相似文献   

18.
海神林氏,原是北宋早期的历史人物。据有关林氏的最早文献南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自宋朝到清代,历封为夫人、妃、  相似文献   

19.
公元八○四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最澄法师(传教大师)随日本遣唐使来我国天台山,从国清寺道邃禅师和佛陇寺行满座主习天台教观。学成后回国,在比睿山延历寺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尊奉我国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及其传人道邃、行满大师为宗祖。一九八○年,日本天台宗怀着对祖师报恩的心愿,提出在我国天台山国清寺建立智者大师、传教大师和行满、道邃大师的显彰碑。为了纪念中日友好的先驱者和增进两国佛教界的友谊,中国佛教协会决定随喜日本天台宗的这一殊胜功德,并商定在显彰碑落成时共同举行揭幕报恩法会。  相似文献   

20.
悔改归正     
基督称他的道为“悔改、赦罪的道”(路24:47),以此吩咐他的门徒去传讲。悔改是圣经教导的重要真理。只顾表面教会人数增加而不谈悔改,自然是信徒的信仰素质下降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再认真看看圣经如何讲悔改。本文将分两次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