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文:林前1:18-28按照《圣经》上的记载,今天是历史上犹太人守逾越节晚宴的日子,也是耶稣受难的前夜。就在今天晚上,耶稣和他的门徒也按照犹太人的宗教传统一同守逾越节的晚餐。在这最后的晚餐上,主耶稣亲自为饼和杯祝谢,并宣告说,"这饼是我的身体,这杯是我立约的血"。从此饼和杯就成为耶稣基督的预表。饼代表主的身体,杯代表他的血。主耶稣在逾越节的宴席上,透过为我们设立新的纪念仪式,赋予饼和杯以新的涵义,我们从此就不再称这宴席为逾越节的晚宴,而是改称它为"主的晚餐"。今晚,我们金陵的师生聚在一起,要藉着领受圣餐,纪念耶稣基督当年为我们受死。  相似文献   

2.
当我擘开这饼的时候,心中像塞进铅块似地沉重。这饼呀!是主的身体。我仔细端详,这饼上铭刻着十字架的救赎。当我端起这杯的时候,两眼泪如雨下,这杯中盛的是主的宝血。透过泪珠,我看清了,杯中映出的是主的爱河。吃圣餐的感悟@程殿元!江苏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礼物     
小贝 《天风》2012,(7):43-43
"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5)"这是主耶稣的宝血",穿白衣的执事轻声说。我缓缓起身双手接过圣餐杯,恭敬回应:"感谢主!"刚坐稳,儿子就探头凑了过来,说:"妈,让我闻闻好吗?"我无奈地看看他,把圣餐的杯子放在他的小鼻子下面,见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才有些不甘愿地退回座位,这时的我倒是有些忍俊不禁了。我所在教会的圣餐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6)
<正>经文:太14:13-21;可6:30-44"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主耶稣所行的"五饼二鱼让五千人吃饱"(除妇女孩子外约有五千人,实际上约有一万人)的神迹,能给我们不少启发和帮助。一、勇于面对难题,设法积极解决门徒遇到需让约一万人吃饱的重大难题时,所采取的行动是:请主耶稣"叫众人散开",好让他们"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参太14:15)。门徒采取的是消极面对困难的态度。而主耶稣却不是这样,他对门徒说:"不用他们去,  相似文献   

5.
主耶稣曾在世行了不少神迹,“五饼二鱼”是最著名的一个,四福音书都记载了这个神迹。 虽然是神迹,是神能、人不能办到的事。但在整个神迹的过程中,却都有人的参与和工作。神喜欢人与他同工,与他合作。 孩童把仅有的五饼二鱼献上,这是很关键的。但门徒从耶稣祝福、擘开的手中接过饼和鱼再分赐给饥肠辘辘的听众,这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还有,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8)
正圣餐礼结束后剩下的饼和杯该如何处理?教会同工是否可以分享剩下的饼和杯?这常令主礼人为难。让我们根据圣经中的教导和教会传统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1.耶稣的圣餐礼是怎么举行的?圣餐是耶稣亲自设立的,保罗在被提到第三层天上的时候,也亲自领受了有关圣餐的教导(参林前10章-11章)。当时,耶稣在最后晚餐的时候,祝谢了饼和杯,  相似文献   

7.
圣餐礼是基督宗教(含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圣礼,使徒时代的教会就已经遵守,但对圣餐的解释,至今并不完全一致,其中天主教所接受的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的解释。新约圣经的四福音书中有马太、马可、路加三部记载了耶稣基督设立圣餐的情景,如: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马太福音26:26-28)。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  相似文献   

8.
记念主     
孙锡培 《天风》2009,(10):16-17
洗礼和圣餐是主在世时亲自设立的圣事或圣礼。何谓“圣事”?“圣事”是看得见的记号。基督徒凭着信心,藉着圣职人员的祝圣,可以领受那看不见的灵恩——圣灵重生受洗的人。圣餐也是如此,外面看得见的记号是饼和酒,经祝圣后,领受者凭信心能接受到里面看不见的灵恩,即生命的粮食和生命的活水,这就是神学上正统的“圣事观”。圣餐有很多意义,如记念主为我们舍身流血、象征教会的合一以及与主联合、等主再来等。  相似文献   

9.
林声本 《天风》2005,(3):6-7
经文:约翰福音20:19-2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是主复活的日子。主耶稣来,开启了新约时代。 现在,我们很多信徒,喜欢在这天做礼拜,是因虔守主日,记念主的复活。因为主耶稣的复活,给我们带来了复活的盼望。那信他的人,是已经出死入生了。信徒永远要记念主之复活。 当时,门徒常在这一天聚集。约翰福音20章19、26节二次记述了主耶稣显现,与门徒在一处。  相似文献   

10.
圣餐的意义     
严锡禹 《天风》2012,(3):20-21
圣餐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是基督教两件圣礼(或称圣事)之一,另一件圣礼是洗礼。根据教会传统,一个信徒,洗礼只能有一次,圣餐礼则需要定期反复举行,而且只有受过洗的信徒才可以领圣餐。洗礼是圣餐的前提。这些都是常识,大多数信徒在做慕道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7,(1)
正"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参林前11:25)基督新教两大圣礼之一是圣餐礼,基督徒相信圣餐礼是上主无形恩典的有形表达,是上主的恩典藉着圣礼临到了基督徒,所以基督徒非常重视圣餐礼这一恩典的媒介,举行圣餐礼亦成为基督教会的传统。各地教会常常自己预备饼及自酿酒或去市场购买葡萄酒作为圣餐礼可见的饼和杯,有些教会在自酿过程中,遇到许多安全问题:一般使用市场购买的葡萄干作为自酿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2.
李世峥 《天风》2016,(6):40-41
某日灵修,我读到《帖撒罗尼迦前书》里的一段话:“弟兄们,我们暂时与你们离别,是面目离别,心里却不离别;我们极力地想法子,很愿意见你们的面,所以我们有意到你们那里。我保罗有一两次要去,只是撒但阻挡了我们。我们的盼望和喜乐并所夸的冠冕是什么呢?岂不是我们主耶稣来的时候,你们在他面前站立得住吗?因为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帖前2:17-20)读后,我被使徒保罗这一段充满真情的文字深深地打动。  相似文献   

13.
韩亚纳 《中国天主教》2000,(4):39-39,40
主耶稣为拯救我们人类而身悬十字架上,临死前,他大声喊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玛27:46) 天主为什么舍弃我?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亚当和厄娃的子孙深思!无罪的耶稣在十字架上发出这山崩地裂的呐喊,为的是震醒世人,拯救灵魂。耶稣担当了我们的罪恶,赤身裸体地死在十字架上,他的死象一盏明灯,照出了我们灵魂的污秽,也照亮了灵魂得救的道路。只有彻底地舍弃罪恶的自我,才能进入无玷的天主圣国。 扪心自问,有罪的是背弃主耶稣的人,展示羞耻的是钉死主耶稣的恶人,囿于永火的是不肯勇敢地跨出这个世…  相似文献   

14.
“他们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罢!这是我的肉体。然后,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由其中喝罢!因为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窦:二十六,26—28)“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若:六,55—56)  相似文献   

15.
圣餐是主耶稣亲自设定的一项信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通过物质的形式来表明重要的属灵恩典。约翰福音第6章中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  相似文献   

16.
天主教是一个十分注重外在礼仪形式的宗教,在举行教义所规定的七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圣体、神品、终傅、婚配、告解)的时候,都有不同的礼仪形式。但这七件圣事中,最重要的是“圣体”圣事。圣体圣事就是通常所说的“弥撒祭献”,由具有神品的神父或主教主持。现在举行圣洗、坚振、神品等其他圣事时,通常都是在弥撒礼仪中进行的。 圣体圣事是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前,与门徒们一起举行最后的晚餐时所建立的圣事。玛窦福音记载说:他们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罢,这是我的身体…  相似文献   

17.
为门徒洗脚     
王志刚 《天风》2005,(12):37
主耶稣为他的门徒洗脚,这事仅有约翰福音的记载,在门徒约翰的记载中,主腰里束上一条手巾,把盆里倒上水,挨次洗自己门徒的脚……主耶稣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向门徒展示了他生命的美丽。这件读来令人倍加感叹的事迹,虽然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因为施和受对象的不同,而显出它的耐人寻味,如果我们仔细体会,就不准从这件事中看出主耶稣生命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相似文献   

18.
顾约瑟 《天风》2009,(12):8-9
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叫信他的人享受永生,并且是充充满满地享受从他而来的恩典。在《约翰福音》里说到神丰满的恩典是什么?就是《以弗所书》1章3节,保罗告诉以弗所的信徒说:“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下面我用三点来分享这丰满的恩典。  相似文献   

19.
叶子上果子     
陈志华 《天风》2014,(4):20-21
在一次从伯大尼回耶路撒冷的时候,耶稣“饿了,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参太21:19)。耶稣此处的表现,和在旷野中拒绝将石头变成饼的试探可谓是大相径庭。按理说,神的儿子绝不会为一己之需,私用权柄,此处咒诅无花果树的举动确实令人费解。《马可福音》中交代当时并“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参可11:13),不在收果子的时候当然找不到果子!这更是增添了匪夷所思的成分,何以一向仁爱为怀的耶稣此时严厉得“蛮不讲理”,耶稣到底意欲何为?我们来看以下几种解释:  相似文献   

20.
乡人     
单信 《天风》2013,(3):49-49
主耶稣在自己的家乡宣讲神的道之后,那些乡人一方面不得不承认主说话行事之“希奇”,另一方面又从心底里拒绝更深地去认识他,只是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言下之意是说,我们都知道你,你不过是一个普通木匠的儿子,你的母亲不是马利亚吗?你怎么可能从神而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