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及传播实践中,历史决定论问题是充满争议的又一课题。例如,是否只要承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就是坚持了历史决定论。“决定论承认各种现象之间有普遍的规律性的联系”(《新编简明哲学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作为社会运动规律,其具体联系类型又是什么呢?本文试图在对因果、目的范畴再认识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然领域与社会历史领域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各自存在着本质上不同的因果律。在自然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严格决定论、统计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严格决定论根本不适合于社会领域。统计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虽然适合于社会领域,但它们只能说明历史规律的某些特征,而无法反映历史规律的本质。不少人在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的本质时,强调多线式因果关系、或然性规律等,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应看到,如果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的本质说成是统计决定论或系统决定论,那么这仅仅同严格决定论划清了界限而没有从根本上把历史决定论同自然科学决定论区别开来。在自然决定论中,即使是高级形式的决定论,也都是  相似文献   

3.
非决定论泛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非决定论在20世纪成为一股影响颇大的国际性哲学思潮,有着复杂的历史的、科学发展上的、社会的原因。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非决定论思潮泛起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根本上说,非决定论泛起是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所引起的逆向伴生现象,是机械决定论衰落所引发的理论混乱的必然产物;对哥本哈根学派的哲学思想进行简单化的理解和错误概括,即把哥本哈根学派对机械决定论的抛弃简单地理解为对决定论的抛弃,进而错误地把哥本哈根学派归结为非决定论,这是非决定论泛起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无视爱因斯坦决定论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全盘否定他的决定论思想,则是导致非决定论思潮泛起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而非决定论思潮泛起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资产阶级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土的需要。作者指出,对非决定论泛起应当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从科学和理论研究的角度所进行的探讨,要展开争鸣,澄清是非;但对于打着非决定论的旗号,猖狂攻击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必须戳穿其伪装,并给以有力的回击。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胡克所著《历史中的英雄》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在另一篇文章中,他曾吹嘘说他在这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系统的批判。在本文中,胡克以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历史观、历史无定论、英雄崇拜论等思想垃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着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展开无耻的捏造和恶毒的攻击。全文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结为三条: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诋毁为“形而上学”、“神秘的先验主义”,捏造说这种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决定论是同承认伟大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承认历史上偶然事件的作用“互相抵触”的。二、用生物学的人性观为武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伟大人物的出现是社会需要的产物的原理;他以伟大人物所具有的伟大的特性禀受于其父母为前提,责问马克思主义道:“究竟是什么特殊的因果联系引导到他的〔父母双方〕的精虫和卵子结合在一起呢?”“恩格斯一方面说:经济矛盾的解决,那是历史上的必然,而另一方面又说:精虫和卵子的结合,那是历史上的偶然。那么,历史上的必然又怎样把它自己变成生物学领域内的必然呢”?三、用爬行经验主义为武器,反对把历史人物的特性和其它偶然性在历史上的作用,最终归结于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根源性,说这是把“一个事变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说成是“这一事变本身的原因”,其谬误在于:“把最多只能看作这一事变的必要条件解释成这一事变的充分原因”;混淆了不同的因果系列;以及“把正在研究当中的主题加以偷换”。通过这些,胡克把历史中的偶然和必然、历史人物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绝对地对立起来和机械地割裂开来,夸大前者而否定、抹煞后者。  相似文献   

5.
突现与因果     
系统的突现性质是否具有下向因果性或下向因果力,是正确理解突现的一个关键问题。有一些哲学家主张修改现行的因果理论并返回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使它能容纳或说明下向因果。这不是一个合适的进路。现代哲学的因果理论主要有条件因果和作用因果两个学派,如果对这两个理论做一个统一的整合探索,将INUS条件因概念与当代因果力和因果过程概念联系起来,就能为描述下向因果提供一个现代因果理论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否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存在是以他的“规律观”为基础的。要批判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就必须分析他的“规律观”。否则,便不能彻底驳倒他。波普尔是一个非决定论者,然而他的“规律观”却带有明显的机械决定论倾向。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改造传统的规律概念,使规律概念作适应于复杂性的转型。因此,批判机械的规律观与论述规律观念转型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行动者因果性理论是目前三种占据主导地位的不相容论的自由意志理论之一。TimothyO’Connor等人近来已经论证说,其他两种不相容论的理论(CarlGinet的简单的非决定论)和RobertKane的因果的非决定论)存在着严重的困难,因此试图发展一种行动者因果性理论作为对不相容论的自由意志问题的一个解决。在这篇文章中,我试图表明O’Connor自己提出的理论是不连贯的:它要么无法解决行动的控制和运气问题,要么在它解决这个问题的试图中不得不退化为一种事件因果关系理论,因此就直接威胁到这个理论本身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科学认识论产生于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它是科学认识论的一种新形式,既与现代科学认识论相联系,又采取了全然不同的新范式。然而,由于其无法正确处理混沌与有序、决定论与非充分决定论、现实性与可能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范畴,而无法成为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新趋势。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是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最适当的选择。一、现代科学认识论向后现代科学认识论的转变现代科学认识论以近现代以来的科学思想为基础,它着眼于对世界的袪魅以达到对世界的控制。与其它哲学认识论不同,现代科学认识论的形成明显早于现代哲…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决定论是“规律决定论”,历史决定论从不否认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历史决定论的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这种历史是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历史决定论在承认客观存在的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又对规律作辩证的全面理解,在着重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在因果解释中,模型既可以作为找出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因果联系的工具,也可以与因果因素一起构成因果解释,作为因果解释模型的一部分。在非因果解释特别是模型解释中,模型能独自进行科学解释。许多理想化模型仍能进行科学解释。是否以自然律为基础不仅是区分科学模型与非科学模型的标准,也是区分科学解释与非科学解释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流学界一方面将自由意志的"随意任性"与外部世界的"随机偶然"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又因此将它与外部世界的"因果必然"对立起来,结果陷入了价值学维度上的"自由意志"与宇宙观维度上的"决定论"是否相容的假问题而长期找不到答案。其实,作为一种围绕善恶价值展开的自律性人生现象,主体的自由意志本身就同时包含着因果必然和随机偶然两重因素;外部世界的因果必然和随机偶然也只有在与主体的需要形成关联,具有了重要程度不同的善恶价值之后,才能对主体的自由意志产生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论断的解读上,"决定论"解读过分强化了其科学化和因果必然性的向度,从而把它与个人自由相对立。传统教科书中流行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理解模式,无法摆脱决定论解读的嫌疑。"规定论"解读借助德国观念论传统尤其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思想资源,对决定(bestimmen)的意义进行重新界定,以中性化的立场把因果关系转换为条件关系,破除了"决定论"解读中的线性决定关系理解模式,为个人在历史的创造过程中发挥能动性留下了位置。但其对语义和逻辑分析的过分倚重,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进路显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应以强调诸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制约论"解读模式去理解。  相似文献   

13.
前因后果之说,在中外哲学史上都是由来已久的命题,这一命题揭示了因果性联系具有时间顺序性的特点: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虽然不是所有具有时间顺序特点的现象都属于因果联系,但是可以肯定,凡属因果联系的现象都有上述时间顺序性的特点。近年来,有些同志对前因后果说提出了质疑。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特作此短文,为前因后果之说作辩。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学统计技术依据经验因果性与机制因果性,经验因果性作为使用统计技术的信念,机制因果性则表现为一种动态进程。使用统计技术表征因果机制的局限是群体的未知背景要素问题。群体的未知背景要素在数量上过于庞大,在属性上也无法完全获知。表征因果机制的关键点是以因果路径分析克服未知背景要素的困难,以概率统计表征不同因果路径的效应。统计技术运用相关性概念替代因果性的理念。以超重与高血压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例进行分析,反事实条件模型表征了两者之间的因果路径。统计技术分析的因果关系在基因科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因果性与目的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将因果联系分为直线式的和反馈式的两种,认为控制论中的反馈作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意义下的相互作用,它在整个宇宙中是有效的,而直线式的因果联系则是反馈式的因果联系的极限,即具有无限小的反馈作用的因果联系。作者证明,机械论与目的论的片面性在于或者是直线式的因果性或者是超自然的目的因这个错误的非此即彼。作者说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黑格尔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生活中的大量反馈系统,克服了机械论与目的论的对立。作者断言,我们迄今的机器主要是直线式因果性的机器,而我们未来的机器则将是反馈作用的机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决定论还是一种目的论?本文认为应是一种决定论,它清楚地体现在“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表述中。但唯物史观昀决定论又不是机械的,而是辩证的。关键在于怎样全面、科学地理解和解说人的意识、自由意志和自由自觉的活动等本质规定性,尤其它与自然规律的相互联系。本文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既是人的活动之自由或不自由的现实的限制,同时也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具体的现实的展开和呈现形式;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被理解为自由自觉活动的规律性,被理解为自由自觉活动的社会的现实结构和实现形式。这里,人的社会性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对人与自然作辩证的统一的理解的重要中介环节。与其相关,本文还讨论了唯物史观决定论的人学与宇宙论前提,并结合近年来的有关讨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自然规律”概念。  相似文献   

17.
林夏水 《哲学动态》2002,8(7):29-31
最近 ,我在研究与决定论自然观有关的课题中 ,发现我国哲学界近年来把非决定论界定为 :否认事物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那么非决定论是不是否认事物的规律性呢 ?本文将通过概略考察近代科学以来决定论自然观的争论焦点 ,说明非决定论并非否定事物的规律性 ,以及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传统划界标准的错误。一、传统划界标准为了论述方便 ,以下把我国哲学界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划界标准叫做传统划界标准。我们先以两本权威著作为例说明 ,传统划界标准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1987年版 )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条目写道 :“…  相似文献   

18.
评《历史、理性与自由》邓安庆众所周知,我国学术界围绕着历史决定论和非历史决定论展开了长期热烈的讨论。究其原因,它不仅仅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巨大热忱,而且有着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波普尔社会历史哲学的巨大影响。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与《历...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无论是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究竟是实践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论,抑或对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还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的论争,都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理解,这些不同理解都与马克思哲学在面对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这样一个贯穿于哲学史的根本理论难题时的理论态度相关。本文回溯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偶然性概念的厘清与改造,指出马克思哲学与一种非决定论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的联系,并指明这一传统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总体性质上看,社会规律是自为的规律。社会过程是主体的社会实践的运动过程。在实践中,因果律表现为“原因——目的选择——结果”的过程。这就使因果规律具有了全新的性质:第一,由于原因决定的是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因而通过目的选择实现出来的结果就具有了统计的性质,因果规律表现为“统计的因果律”。第二,目的是以主观形式对结果的超前反映,因而在原因和结果之间插入目的选择之后,就使得过程不仅包含着初态对终态的作用,而且包含着终态对初态的作用;不仅包含着过去对未来的支配关系,而且包含着未来对过去的支配关系。这时因果不再是线性的作用,而是表现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交互作用。第三,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