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你的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  相似文献   

2.
也许你50岁了还一事无成,也许你60岁了还不名一文,也许你70岁了还目不识丁,你是不是认为你这辈子完了? 不!我要告诉你,只要你有自己的梦想,只要下定决心,朝着自己的目标,不管它看上去有多远,道路有多曲折,现在就行动。对,就是现在,就是行动,不要再找种种借口苟安干现状,不要认为已经太迟,只要行动起来就不晚,永远不晚。  相似文献   

3.
生活幽默     
我烧的是废纸小王把写好的稿子放在桌上,出门办事去了,中午回家,发现桌子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那一迭稿子却不翼而飞了,当他闻到有一股烟味时,忙问妻子:“你烧的是什么?”妻子回答:“你以为我这么傻,会把没用过的纸烧掉吗?我烧掉的是那些写过字的废纸。”视力太...  相似文献   

4.
商场门口。卖花的女孩子举着一束玫瑰,满眼的期望:“小姐,买玫瑰吗?”我笑:“小姑娘,你应该找那些双双对对的情侣,我一个人呢。”女孩说:“没关系呀!自己给自己送一束玫瑰,你会更加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极偶然的一次阅读,你的那篇《转身之美》一下子便震撼了我的心灵。于是,我开始特别留意报刊上你的名字,留意你的那些明媚的文字。当我在一个午后进入你的博客时,我心头一惊:原来,你已出版了那么多的书,单单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封面,和那些温暖的书名,就不禁心驰神往起来。  相似文献   

6.
单渭祥 《天风》2023,(9):37-38
<正>2.大智若愚“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参罗16∶19)人人都喜欢聪明,没有人喜欢愚笨,更不喜欢被人看为愚笨。问题是,为何世间常常会发生“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也就是说,那些“聪明”并不是真聪明,至少并不是一种“智慧”。俗话说“大智若愚”,就是说,真正的大智慧看上去像一种“不聪明”,即世俗眼里的“愚”。  相似文献   

7.
王蒙曾这样回答女儿下面的问题: 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达·芬奇。 你认为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永不停留.永不停息地追求。  相似文献   

8.
习惯简单     
在宁静的夜晚,于融融的月色中闲坐小憩,饮一杯清茶,体会一份安宁,品味属于自己的点点幸福。 我常想,一屋子的记忆算不算一屋子的囚禁?是不是只有抛弃一切,才能全身而退?该如何纪念那些简单而虚幻的美好?该怎样遗忘那些不该纠缠的眷恋?  相似文献   

9.
在屋里,我独个儿默默地注视着“全家福”中那张和蔼慈祥的脸,眼睛渐渐地模糊了 祖母啊,您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吗?! 亲爱的祖母啊,您不愿再看孙儿一眼了吗?! 我沉浸在悲痛之中。父亲走了过来,他抽泣着告诉我:“在你祖母病重的时候,她常常叫到你的名字,就是在睡梦中,她也时常唤到你。但是她不让我把她病重的消息告诉你,怕会影响你的修道生活。现在你放假了,这一切 我再也抑制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 亲爱的祖母啊,我知道您现在一定生活在天堂里,我也知道在那里您仍然会关心着您的孙儿。然而,以后谁还能如同您那样给我讲那些美…  相似文献   

10.
从报上得知,有一位残疾女孩,十九岁,患有先天性软骨病,生来坐轮椅,然而,她被亲朋好友誉为“快乐泉”。记者问她,何以如此快乐?她说,在我生命里,乌云、风雨、雷电常常不请自来,我随它们来去,并不介意,我只拼命留住一种叫彩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三个愿望     
有个人本来就很富有,可他总跟那些比他更富有的人比较,因而总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一天,他遇见了可以许愿的真神,真神见他一脸愁容,问明原委后,微笑着说:“你既然遇见了我,也算与我有缘,这样吧,你提出三个愿望,我将满足你。”那人谢过真神后,心想,我真幸运,我将比那些人生活得更加富有而幸福。  相似文献   

12.
读书御寒     
冬季一向是找最喜爱的季节,不仅仅是因为我出生在寒冬,更主要的原因是冬季天气干燥寒冷不易外出。何以御寒过冬?是“偷闲学少年”,跟朋友们一块去打雪仗;或是去玩一些歌舞厅哩健体却不一定康身的动作;抑或像父辈一样以火为“伴”?这些御寒方式之于我这样而立之年的男人似乎不太适宜,迷惘中记起了刚刚学来的话:“感冒多喝水,  相似文献   

13.
浪子的故事     
孙恩召 《天风》2010,(7):48-48
你在哪里?--父亲的心声 孩子,我了解你的躁闷,你想带上梦想出去放飞,找一片属于你的天地,以为那里有你可以倾诉的知己。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风雨,但我总是尊重你的选择,容许你有暂时失败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秋看湿地     
你见过绵延百里上万亩的红海滩吗?红海滩自然是红色的,金秋时节,那些生长在滩涂上的碱蓬草由绿变红,经霜之后,变得更加灿烂和耀眼。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凝视一件简单的事物,直至进入尴尬境地。比如我的手指头——它动了,它为什么会动?这是个问题。 你会告诉我,是我的大脑发出指令,要它动。但是,仅有这个指令就行了吗?手指的动力在哪里?就在手指上吗?  相似文献   

16.
每年,当我们庆祝复活节时,我们都会用感恩的心相信耶稣确实复活了,同时也都承认这是信仰的高峰,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然而,当我们私底下反省时,我们真的在生活中体验到复活的奥迹吗?在我现在的生活中有多大的影响?或者,“复活奥迹”这事实只是停留在我的信仰知识领域上,而在生活中却从未体验过这“复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历练     
高棒 《天风》2013,(1):53-53
或许我现在置身阴暗,然而你仍以慈爱情牵; 或许我现在却步停留,然而你仍旧盼我行走; 或许我现在正经忧患,然而你仍会赐我平安; 或许我现在灰心失望,然而你仍以信实我傍。  相似文献   

18.
你愿意吗?     
轻轻地抚摸着十字架上的苦像,一遍又一遍……仿佛听到主的呼喊……我的双手已被铁钉打住,你愿意借给我你的双手吗?使我继续去劳作,去抚摸无数病人,去降福人类,去祝圣生命之粮。主啊!我愿意,我的双手就是你的手,既为你所用,我决意奉献给你,决意来服侍你,在最小的兄弟身上服务你,照你的意思来行善,相似你十字架上的双手。我的双脚被铁钉钉紧,你愿意借给我你的双脚吗?使我再周游巴肋基坦,宣布救赎的喜讯;再走近外邦人,寻找迷失的羊羔;再登上小舟,向人宣讲、平息风浪;再走向会堂,打开爱的宝藏。主啊!我愿意,我的脚就是…  相似文献   

19.
徐晓鸿 《天风》2017,(8):22-24
一尊弥施诃日:"妙哉斯问!妙哉斯问!汝当审听,与汝重宣~1。独一上主基督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要仔细听,(我要)向你着重讲明。但于无中,能生有体,若于有中,终无安乐~2。只有在不去刻意考虑之中,才能产生(境界)带来的结果(或形体),若是在事先就有了考虑,最终(反倒)是不可能获得平安喜乐之道。何以故?譬如空山,所有林木,数条散叶,布影垂阴,这是什么缘故呢?  相似文献   

20.
旅途闲话     
莫子 《佛教文化》1997,(6):20-21
甲:人生烦恼都因贪、瞑、痴!我想,贪只要认识到无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以克制;痴只要亲近善知识明白事理也可以明白。推独我的烦恼是天生性格所致,没有办法。乙:你有什么烦恼呢?甲:我不贪名利,愿为他人多做功德;也肯努力学习,使自己读书明理,但是瞑心难抑,与人相处不易,实在烦恼啊!乙:你认为你没有贪、痴的毛病吗?甲:不能说没有,但不是主要的。乙:(摇头)不对吧,要知道瞑心的根源还是贪与痴呀!甲:我不同意,你说说理由看。乙:好,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起瞑心呢?甲:随时随地都会。乙:(笑)为什么事呢?甲: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