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总结了作者有关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部分研究成果,探讨了阅读困难儿童词汇加工的特征及其本质,讨论了中文阅读技能与其他认知加工,特别是基本视知觉的关系.文章指出阅读障碍儿童由于词汇识别水平低,他们在汉字识别过程中表现出比同年龄的控制组更大的规则性效应,在语义通达过程中,对语音的依赖较大.阅读障碍儿童不仅在汉字的命名速度上慢于控制组儿童,数字的语音通达速度也慢于控制组儿童.文章还总结了汉字阅读与视知觉的关系,发现视觉加工对字形相似性判断有较大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性阅读障碍,ERP,语音缺陷假说,Oddball范式。行为实验已经发现,语音能力的缺损是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然而近年来行为研究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简称ERP)作为一种独特的电生理学研究手段,从一个更为直观的角度验证了行为实验的结果,推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进展。语言认知水平ERP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存在语音加工和信息整合的缺陷。感知觉加工层次的ERP研究结果则不尽一致,有的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存在着基本的听觉加工缺陷;有的研究则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存在言语声音加工的缺陷,而对非言语声音的加工与正常读者没有显著差别;有的研究支持大细胞通路受损假说,发现阅读障碍在低对比度和低空间频率上存在视觉加工的缺陷,有的研究结果则没有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在不同对比度和空间频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语音意识测验、语素意识测验、正字法意识测验和快速命名测验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阅读水平匹配组儿童进行测验。采用标准差切分法对阅读障碍的主要亚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具有语音意识缺陷的人数比例最大,其次是正字法意识缺陷。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主要亚类型为语音意识缺陷和正字法意识缺陷,快速命名缺陷和语素意识缺陷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中存在,但只是次要缺陷。 相似文献
4.
采用篇章朗读任务,探讨了词汇的获得年龄与句子长度对10名阅读障碍儿童与10名普通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比普通儿童差,表现为朗读时间更长,准确性差,出现更多的省略错误、替代错误、添加错误。词汇获得年龄和句子长度对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性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字词加工难度增加,句长效应被放大。词汇获得年龄影响替代错误的发生,句子长度影响省略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7.
西方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方,发展性阅读障碍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在语音障碍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出现了正字法障碍和命名速度障碍的研究,拓展了阅读障碍的研究领域。在上述研究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有关阅读障碍的个体差异和性质方面的探讨和争论,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阅读障碍学生创造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对76名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特征以及教师对其创造力评价的客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总分与正常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但阅读障碍学生创造力的独特性和抽象性成绩显著优于正常学生。(2)对阅读障碍学生而言,流畅性、精细性和创造力总分存在性别差异;创造力总分亦存在年级差异;独特性与创造力总分在年级与性别因素上均存在交互作用。(3)不同学科教师对正常学生的创造力评价显著高于阅读障碍学生,他们对正常学生的创造力评价基本客观,对阅读障碍学生创造力的评价则与测验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风险儿童的神经异常有助于找到阅读障碍的早期神经标记物,对实现阅读障碍早期预测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儿童的横向研究显示,其大脑的功能和结构存在异常。具体表现在风险儿童感知语音及非语音诱发的失匹配波(MMR,MismatchResponse)波幅更小,潜伏期更长,在阅读的腹侧和背侧通路功能和结构存在异常。相比于学龄前横向比较,追踪到学龄后的研究可以发现与阅读发展相关的神经变化,揭示阅读障碍的早期神经标记。纵向研究显示,语音加工诱发的MMR、左侧颞顶区、视觉词形区功能异常及左侧弓状束结构异常是阅读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标记。此外,风险儿童大脑异常的纵向研究相对稀少,同时较小的样本量也会降低结果的可信度。未来需要强调更大样本量的纵向研究,同时关注汉语风险儿童的大脑异常,探究汉语阅读障碍认知神经风险因素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关系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对其产生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文章在简要回顾阅读障碍的界定、研究内容和有关理论争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和遗传机制.文章从大脑结构和功能单侧化、完成认知任务时大脑的激活模式、激活时间进程以及视觉巨细胞等方面介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文章还指出许多双生子研究都发现同孪双生子的阅读障碍同现率高于异孪双生子,尤其是近期的遗传学研究鉴定出几个与阅读障碍有关的染色体,如6号和15号染色体与语音障碍和拼写障碍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发展性阅读障碍有一定的脑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三个跨通道启动词汇判断实验,探讨汉语听觉词汇加工中声调信息对语义激活的制约作用。实验一和二使用具有相同音段信息、但不同声调信息的双音节合成词(如“条约”和“跳跃”)作为听觉启动词,与其中一个词有语义关系的双字词作为视觉探测词。语义启动词与其配对的声调不匹配词在第一音节的声调、第二音节的声调、或两个声调上有所不同。实验三改变语义启动词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声调,以产生声调不匹配的假词启动项;实验三还同时变化了原来的声调与产生的声调之间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声调不匹配的启动项目是否产生显著的启动效应取决于词汇竞争的环境、声调输入与深层声调表征之间匹配的程度,以及不匹配的声调所在的位置。文章从语音输入中的声调信息如何激活词汇表征、声调信息如何存储在心理词典中、声调对语义激活的制约作用如何受竞争环境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讨论了研究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口语词汇产生过程中存在语义抑制和语义促进效应, 可能发生在概念准备和词汇选择或者后词汇水平阶段。本研究采用图画-词汇干扰实验任务, 变化图画与词汇出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 SOA), 运用脑电技术考察口语词汇产生中语义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结果显示, 当SOA为0 ms时表现出语义抑制效应, 语义效应发生在词汇选择阶段(344~418 ms); 当SOA为-400 ms时, 语义效应发生在概念准备阶段(0~76 ms)和词汇选择阶段(274~390 ms); 460~594 ms时间窗口内的语义效应可能表明讲话者对语义信息的自我监测。词汇产生中存在语义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的权衡, 影响了行为结果中语义效应的方向, 上述发现支持了口语词汇产生的词汇竞争假说。 相似文献
13.
James Quinter Holsopple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13,174(4):399-404
Abstract Mind and Conduct. By Henry R. Marshall. N. Y., Scribner, 1919. 236 p. Natural Food and Care for Child and Mother. By Susan Harding Rummler. Chicago, Rand McNally, 1919. 298 p. The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of Anger. By Roy Franklin Richardson. Baltimore, Warwick and York, 1918. 100 p. The Blind. Their Condition and the Work Being Done for Them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Harry Best. N. Y., MacMillan, 1919. 762 p. Verse for Patriots. Comp. By Jean Broadhurst and Clara L. Rhodes. Phil., Lippincott, 1919. 367 p. American Leaders. By Walter Lefferts. Phil., Lippincott, 1919. 329 p. Christ as a Teacher. By John W. Wayland. Boston, The Stratford Co., 1919. 70 p. Applied Economic Botany. By Melville Thurston Cook. Phil., Lippincott, 1919. 261 p. Deficiency and Delinquency. An interpretation of mental testing. By James Burt Miner. Baltimore, Warwick and York, 1918. 355 p. Education in Ancient Israel to 70 A. D. By Fletcher Harper Swift. Chicago, Open court, 1919. 134 p. Hidden Treasure. By John T. Simps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1919. 303 p. French Educational Ideals of Today. By Ferdinand Buisson &; F. E. Farrington. Yonkers-on-Hudson, World Book Co., 1919. 326 p.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个词汇识别任务,考察词汇加工过程中的无关言语效应。实验1采用真假词判断任务,考察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白噪音和安静的背景声音对不同具体性的词汇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仅有意义言语干扰了词汇识别,且主要体现在对低具体性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显著增加。实验2采用了语义范畴判断任务,同样发现有意义言语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其他声音条件。结果表明,中文词汇加工过程中存在无关言语效应,且当任务强调语义加工时,干扰主要源于无关言语的语义成分,支持了语义干扰假说。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词汇判断法,考察双字多义词各意义间的联系程度对词汇判断时间的影响,同时考察,意义间联系程度不同的多义词与单义词的词汇判断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汉语中双字多义词意义间联系程度的高低没有对多义词词汇判断的时间产生影响。在低频词的条件下,双字多义词,不管其意义间联系程度的高低,词汇判断的时间都快于单义词的判断时间,这表明汉语词汇识别中,存在低频多义词的识别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命名和图片命名范式, 探讨在汉语言语产生中词长效应的产生机制, 考察概念激活、词条提取和语音编码对词长效应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表明, 词条提取过程并不影响在词汇命名中的词长效应, 支持多词素词整词通达表征的理论。实验3显示, 概念激活和语音编码共同影响在图片命名中的词长效应, 被试对长词的命名时间显著地长于对短词的命名时间, 对下属水平概念的词汇提取显著地慢于对基本水平概念的词汇提取。研究结果支持多词素词语音编码的序列性和基本水平类别优先习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比较重复学习新词时个体眼动模式的变化,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改善途径。实验1以发展性阅读障碍、生理年龄和阅读能力匹配儿童为被试, 采用重复学习新词的范式,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与匹配组相比,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上需要更多的语境才出现显著下降, 且在总注视时间上表现出更缓慢的下降。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慢于正常儿童。实验2以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两种文本呈现方式, 仍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 探讨词间空格是否能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在词间空格条件下,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可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表明作为视觉词切分线索的词间空格, 可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本研究结果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新词习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词汇歧义是语言歧义的一种, 词汇歧义消解受到相对意义频率和语境的影响。半视野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都能在词汇歧义消解过程中根据语境信息选择性地激活歧义词的恰当意义、抑制不恰当意义, 其中左半球的语义选择功能更强; 脑损伤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损伤都会导致词汇歧义消解中语义选择障碍, 词汇歧义消解需要大脑两半球的联合作用; 神经成像研究进一步发现额叶与颞叶共同支持词汇歧义消解, 歧义词的恰当意义的选择是由额下回执行的, 语义整合加工是由颞叶负责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