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镇海寺是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其地古松奇特,风景优美。三世章嘉国师曾于此修行弘法,著书立说,因而镇海寺成了远近闻名的梵宇琳宫。镇海寺建筑雄伟,塑像精致,壁画精美。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风格。特别是三世章嘉国师灵塔,更是造型别致,构思奇特,华丽美观,气魄非凡,是融汉、蒙、满、藏和印度风格为一体的精美建筑,也是覆钵式塔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2.
前言     
马年伊始,从北京传来了一条好消息,中央民族学院王璐先生来信说:“清代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著的藏文《圣地清凉山志》是一部关于五台山的《志》书。它可以补充和纠正以前《清凉山志》的疏漏和讹舛。花了很大力气,我已经翻译好了。希望贵会能够予以支持,出版此书。”看了这封热情洋溢的信件,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汉、满、蒙、藏等民族的佛教信徒倾心向往的佛教圣地。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蕴藏着相当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就拿《志》书来说。  相似文献   

3.
章嘉国师,即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名业西丹毕蓉梅,亦名若必多吉,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正月十五日生于甘肃凉州西莲花寺附近的一个牧民家庭.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经理藩院奏准,被认定为二世章嘉的转世灵童。次年,迎请至青海佑宁寺坐床,成为三世章嘉呼图克图。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发生了罗卜藏丹津之乱。时三世章嘉在乱军中,雍正皇帝恐其受害,“谕令延请至京。岳将军年羹尧遵命,派人护送北行,清帝躬自慰问。帝信佛法,与前辈章嘉尤结深缘,一见如故。龙目潸然”(《第二世土观语自在法海传》)。遂命三世章嘉跟随驻京掌印喇嘛静修禅师二世土佛活佛学习经典,“三妙俱备,稍学即成”(《穹庐集),第397页)。时雍正皇帝还令他与爱新觉罗·弘历一起读书。  相似文献   

4.
章嘉·若必多吉不仅是一位佛学家、翻译家 ,而且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 ,对增进和沟通多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出很大贡献。他在五台山镇海寺圆寂后 ,皇帝下令为其建了一座藏式石塔 ,此塔雕刻精美 ,结构严谨 ,是融汉、蒙、藏和印度诸风格为一体的精美建筑  相似文献   

5.
海云阿梨是唐代中叶五台山大华严寺的一位弘传密法的高僧,但北宋时清凉山大华严寺坛长妙济大师重编的《广清凉传》却只字未提,就是明代五台山紫霞兰若的义学高僧镇澄所编的《清凉山志》和清代藏传佛教高僧三世章嘉国师编的《圣地清凉山志》也只记了一个故事,再是中国...  相似文献   

6.
藏蒙对照本《圣文殊显胜地五台山赞颂、文殊欢喜供云诵》收藏于北京雍和宫,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于1767年在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镇海寺闭关期间,口述和赞颂了五台山的历史由来,由其弟子比丘格勒南凯撰写成藏文,后由嘎玲纳·嘎沙(Ga ling na gasa)译成蒙古文。今译为汉文,以便汉族佛教信众和研究佛学的人士学习参考,更多了解五台山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班马次仁 《法音》2024,(1):55-60
<正>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以来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书写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清雍正、乾隆时期,国师章嘉·若贝多吉(1717-1786)在清朝统治者的支持下,凭借自己的智慧才能,忠实履行清朝中央边疆治理的政策方略,努力践行辅政安邦、饶益众生的历史使命,为促进清代汉、藏、满、蒙等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蒙古人与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睺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台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台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台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台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元朝藏传佛教萨逛派领袖八思巴巡礼五台山后,历代帝王及藏传佛教领袖人物,都十分看重五台山。五台山始终是沟通汉、藏、蒙、满、土等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0.
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文苑 乾隆丙午暮春月上浣① 开塔曾闻演法华,②梵经宣教率章嘉。③ 台称以五崇标顶,④乘列维三普度车。⑤ 萦缪抒诚陟云栈,⑥霏微示喜舞天花。⑦ 曼殊师利寿无量,⑧宝号贞符我国家。⑨ 此诗记叙了乾隆五十一年(1786)农历三月初二那天,清高宗弘历冒着瑞雪霏,天花飞舞,文殊示喜的天气,踏着萦回缪绕的栈道,登上菩萨顶,瞻谒文殊宝相时,三世章嘉国师率领众喇嘛诵经迎驾的隆重场面,表达了乾隆皇帝对五台山佛教的崇奉和对其大清王朝江山巩固、帝祚遐昌的祝福。 灵鹫峰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 乾隆壬子季春月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