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主要依靠美术教育来实现。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少儿美术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文章围绕着少儿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原创性展开,分析了国内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原创性的缺失,阐述如何培养少儿美术的原创性、正确认识少儿美术教育的价值以及原创性的重要性和影响,让儿童绘画回归童趣。原创性是少儿美术教育真正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现在,少儿舞蹈教育在全国迅速发展,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少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的儿童舞蹈教育与智力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儿童进行舞蹈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智力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舞蹈人才。  相似文献   

4.
孙志红 《美与时代》2004,(11):84-85
舞蹈,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学会欣赏美、享受美,使自身也具备美的特征. 伴随整个社会经济的兴旺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儿童舞蹈近十年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儿童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确立,而且儿童舞蹈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改革、朝气蓬勃的姿态走进新世纪.  相似文献   

5.
我国少儿医疗保障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多数地区少儿医疗保障处于缺失状态,建立健全我国少儿医疗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当前我国少儿医疗保障的几种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广实施全国少儿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发展“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制度和颁布少儿医疗保障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庆北部的合川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合川的少儿美术活动也频繁开展,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生活最直观的感受,从而形成了合川儿童以乡村生活、浓墨重彩为主的绘画艺术语言。合川区的少儿书画活动,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展起来,至七十年代中晚期,就开始举办各种少儿书画作品展览。1984年合川市举办了第一届少儿书画现场赛,此后每年“六一”节前就举办一次少儿书画现场赛,至1997年,合川区的少儿书画现场赛已举办了二十八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1984年廖文胜老师辅导的学生陈秩创作的儿童画《共伞》在比尔纳第三十届国际儿童画展览中获得金奖开始,至今合川少儿书画获得国际金、银、铜奖400余枚,获全国金、银、铜奖1860余枚,并有近60件作品选送到法国、日本、美国、韩国、捷克、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展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我国农耕文明传统相一致,形成了一套主要以伦理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 9世纪末期,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生了现代性转向,进入了以现代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以“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发展阶段.而在有着明确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21世纪,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我国农耕文明传统相一致,形成了一套主要以伦理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 9世纪末期,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生了现代性转向,进入了以现代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以“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发展阶段.而在有着明确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21世纪,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少儿时期是文化知识、人格、审美认知等形成的启蒙阶段,是一个社会人文与精神进步的重要体现,少儿时期的艺术培养至关重要,需要老师、家长、社会的多方面参与。创意美术教学对少儿系统审美认知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导课课程设计、讲课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及教师素养的构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张波  谢佳 《美与时代》2004,(4):57-59
音乐与舞蹈的从艺术起源、发展过程都有密切联系。音乐对舞蹈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以创作出二者完美结合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唐代是一个具有开放精神的朝代,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融汇一处,对唐代佛教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佛教舞蹈因其广收博采、兼收并蓄的特点,在舞蹈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国舞蹈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2016年2月3日,经湖北省黄石市伊斯兰教协会牵线搭桥,在黄石经商的维吾尔族同胞图尔荪托合提·奥布力一家人为黄石福利院近20名孤残汉族儿童送去新疆的特色食品。他们带着烤箱现场为孤残儿童烤制了新疆烤全羊、烤馕,烹制了新疆拌面,表演了新疆舞蹈。孤残儿童享受到了一顿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年饭,  相似文献   

13.
齐国舞蹈艺术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具有玄鸟崇拜情结的先齐东夷舞蹈,舞以时化、风移俗变的齐国民间舞蹈,还是礼与变俱、以俗为美的齐国宫庭舞蹈,都充分反映了齐国舞蹈的艺术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由丰富内容和独特形式构成的"尽善尽美"的齐国《韶》乐舞,不仅是先秦时期舞蹈的巅峰之作,并被历代作为宫廷乐舞的典范,影响中国舞蹈创新与实践长达2000多年,成为具有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而且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及世界舞蹈艺术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舞蹈编导在舞蹈作品的创作、排练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舞蹈形式的变化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舞蹈表现形式的编排上,我们可以结合文学、诗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让舞蹈的表现更加灵活多样,这样舞蹈才能有血有肉更吸引观众,让多领域的美进行有效的结合与渗透。  相似文献   

15.
我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而民族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篇章。由于舞蹈艺术不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就给舞蹈的记录和保存增加了难度。在传统的记录保存工作中,演员的舞蹈动作多通过文字、照片、录像进行记录。然而,这些手段只能从几个有限的角度以二维的方式对舞蹈动作进行记录保存,无法实现对舞蹈舞姿准确且全面的记录保护,而且传统方法保存下来的数据只能进行简单的复制传播,不能加以利用、开发和创新。因此,将运动捕捉技术应用到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工作中,运用运动捕捉技术获取该少数民族舞蹈的空间三维姿态,经数字化动作还原等优化处理,从而建立起该民族舞蹈艺术动作技术数据库,并结合原生态文化氛围及其他保护方式,准确全面地保存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的精华,为全国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及体育实现数字化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以及为今后的创作和舞蹈还原提供精准的数字平台,对促进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林  唐燕  王竹颖 《心理科学》2000,23(5):609-610
1 引言  自 1 985年 ,在北京第八中学办起了超常儿童教学实验班 ,是用来满足超常儿童特点的特殊教学。十几年来 ,已有五个班的小学生在短期完成了初高中全部教学、升学的工作 ,应该说 ,这样的特殊教学对超智儿童的早期开发有积极意义。少儿班学生达到了知识的“超常”是有目共睹的 ,西方一些教育心理专家对这样的特殊教学效果也点头称是。现在的研究是采用多种能力测验考察进入一段教学后高智力学生的智能心态 ,为保持和修改超常儿童中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是查子秀研究员1 986年主编的智能测验。该测验分出…  相似文献   

17.
群文舞蹈有其自身的内涵,和舞台舞蹈的有着本质的区别,对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群文舞蹈对于促进社会人际交往、互通情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明显作用。积极发挥群文舞蹈在和谐社会的作用,对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舞蹈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必须就高校建立舞蹈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对舞蹈教育的全面素质培养功能进行论证,从而充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舞蹈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充满活力、积极向上、专业优秀、具有高尚思想品德修养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少儿的绘画行为作为一种原始的行为,相比较理性思考来说,绘画是人智慧和天赋的集中表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儿美术绘画教育开始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因素。不恰当的少儿美术教育不仅不能提升少儿的审美能力,反而是天赋的一种磨灭。单一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少儿美术教育的需求。如果将综合材料绘画引入少儿美术教育当中,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艺术绘画方面的创作,会提升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以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从新的角度审视美术绘画。根据少儿美术活动教学的特点,结合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的要求,讨论如何利用综合材料绘画来实现对少儿美术的教育,让少儿能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宗教舞蹈通常意义上是指佛教舞蹈,如果抛开原始宗教中的巫舞不谈,没有哪一种宗教比佛教对中国的舞蹈影响更深远了。佛教舞蹈在中国舞蹈历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东汉初年佛教经西域的传入,佛教舞蹈作为娱神、宣化的重要手段一并传入中原。与中国原有的条把乐舞相结合,成为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的寺院中,大多供养一些被称作“神的侍女”的少女,她们多是信徒的女儿,为还愿将她们送入寺院,在这个歌舞之乡,再没有比为神起舞更能表达对神的虔诚与敬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寺院中,同样供养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