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鄠邑(户县)农民画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户县农民画是陕西特有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近年来,户县农民画产业虽有显著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户县农民画产业化的发展。文章通过广泛的实地调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为户县农民画产业的后续发展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展的农民画,有朱建芬的《鸭乡春雨》、朱勤华的《蚕乡节日》、怀宇勤的《小镇节日》、陈宁的《茄花》等9件作品。农民画入选全国美展,意味着把这种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形式从乡野推向了殿堂,一方面代表着描绘民生、民情、民俗题材的农民画作越来越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农民画这一现代绘画艺术形式的再认识,对现代民间绘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民画就是农民创作的绘画艺术。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伴随着历史发展而形成文化积淀。农民画是吉林省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目前依然在民间传承。吉林农民画属于民间艺术,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当地的民俗。所以,农民画所体现的不仅是民间绘画艺术本身,更是作为文化载体存在,将当地的现实生活反映出来,使人文精神有所体现。吉林省东丰县是"中国农民画之乡",其农民画中蕴含着关东民俗文化,也是当地农民生活的写照。随着东丰县文化旅游的兴起,将农民画用于旅游纪念品开发中,可以起到旅游宣传的作用,并创造一定的旅游经济效益。论文针对吉林省农民画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江西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史,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创作者的心理,让大家在了解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挖掘万安农民画的艺术特色,为万安农民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广场为对象,通过实地体验、观测、采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数据整合和归纳,对该广场进行综合性的使用后评价分析,指出现存问题及改进意见,促进县域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民画发展最辉煌的时期,1983年以后陷入低谷。2009年,自治区政府挽救和恢复当地农民画工程正式启动后,察布查尔农民画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使农民画健康持续发展,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重视农民画队伍建设,加强农民画艺术交流活动。农民画家也要以开放进取的心态、更加充沛的创作热情,谱写新时期农民画艺术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丝绸之路陕西段文物保护单位艺术资源研究的基础上,从艺术文化融合交流的角度,对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了研究,最后进行了综合分析。经过全面系统的资源整合与提炼,成功开启了丝绸之路线性遗产艺术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联动共享的新篇章。从文化交流和产业建设途径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促进陕西艺术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主要从造型、色彩和构图这几个方面,研究三江侗族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对当代插画设计的启迪,并指出了三江侗族农民画视觉语言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从而总结出三江侗族农民画对插画的重要应用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宾县农民画是我国北方农民生存现状的缩影,具有浓郁的原始性、多元化和融合性的特点,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敏感力与朴素的艺术观。农民画创作者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及埋藏在心中的记忆为基础,用画笔记录了那些令人难忘的农村情景,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一颗颗美丽的心灵,他们炽热强烈、质朴真诚。宾县的农民画作品展现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面貌,她的出现对于中国的农民题材绘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虽然宾县农民画仍存在一定问题,但相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创作者会凭借其敏锐的艺术嗅觉与质朴的艺术品质,创作出更多具有人文思考与关怀的农民画。  相似文献   

10.
户县农民画作为西安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又稚拙朴实的艺术理想、注重生活感受与突出写意精神并存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劳动人民家乡朴素真挚的热爱之情和通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此同时,户县农民画中独特的纹样形式、色彩体系、造型理念等艺术元素都是对本土文化的抽象与浓缩,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拟从户县农民画的艺术元素入手加以分析研究,以期对西安旅游标志的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邳县农民画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岁时民俗,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经当地艺人不断努力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其创作及运作机制暴露出不少问题,限制了自身优势的发挥。组织辅导活动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画辅导人员队伍不断萎缩和老化,市场管理制度混乱,传承状况令人担忧,传承人年事已高且后继乏人是一种普遍现象。解决农民画现存的问题,要把农民画的可持续发展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增加经费投入,重点培养新人;成立农民书画院,建立农民画家档案;组织展览,扩大交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搭建邳县农民画展示、保护、传播的特色网络平台,打造出邳县农民画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长安画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北以陕西西安为主要地区兴起的一个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画派。是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一个绘画流派。主要创作了一大批表现西北地区朴厚自然、苍凉雄浑的西北风情,黄土高原绘画作品。展现了陕西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大西北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热烈感情,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人民红军,歌颂劳苦大众,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种精神面貌。不仅继承了中国从古提出的"文人画"观,也对新时代中国画创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理念。论文主要通过对"长安画派"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分析,探索长安画派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中国画坛绘画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国际画家村的衰落为出发点,分析艺术区中"公共性"的必要性,从艺术空间、艺术创作、艺术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公共性"探讨。艺术区没有将"公共性"原则贯彻始终,是导致南京国际画家村衰落的主要原因。"公共性"是艺术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艺术区都不能与公众参与脱轨,艺术区需要大众的共同参与,并对公众造成积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现代商业文明严重冲击、颠覆着农耕文明时代遗留下的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在贵州水城县农民画之乡,曾引以为豪的原生态文化陷入资金来源单一、保护技术落后、理性商业思维短缺,代际传递乏人的发展困境。乡村振兴背景下,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摆在所有有文化使命感的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重塑先民的智慧,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通过资本化与市场化运作,重塑原生态文化艺术自信自觉,推动农民画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艺术而言,"道"是其精神追求,也是其固有的哲学品格,中国艺术的最高精神追求就是道、自己与宇宙。道家思想作为山水画艺术的思想根基和源泉,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文章从"天人本一"的审美观、虚实相生与大象无形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受道家思想美学影响的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状态和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双创"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还要引入美术工作坊教学模式完成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文章结合"双创"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和重要性,对美术工作坊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展开了探究,并从空间设立、体系建设和项目开展三个方面对工作坊的运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花鸟画写意形态多元化,作为其中异军突起的"扬州八怪"成为这个时代的点睛之笔。从梳理"扬州八怪"及其花鸟画作画的形态方式入手,分别从花鸟画的两种形态即大写意和小写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细从题材、笔墨和布局三个方面,将"扬州八怪"的代表性画家及作品大写意和小写意形态进行解析,着意于绘画作品艺术本体语言分析,旨在透视出这个艺术群体绘画形态多样化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重复"的艺术形式语言内涵丰富,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和思维方式,在艺术的发展和实际的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形式语言、艺术思维和"重复"与"关系"的关系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简要论述"重复"在艺术层面上的表达方式和运行特征,以及它对艺术创作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9.
禾艺 《天风》2005,(7):46-47
一个画家如何寻找自己立场并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江苏画家缪华俊弟兄新近创作的圣经题材的系列农民画作品,无疑为读者欣赏基督教艺术提供了一个新视点。农民画最早源自一些农民在民间自发地刺绣、剪纸、版画和年画,自1973年由户县农民画家在北京艺术馆展出画作后,  相似文献   

20.
辛集农民画     
正辛集农民画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思奇巧,抒发了作者生活的心声;画法细腻纯朴,不拘一格;色彩凝重艳丽,具有无穷魅力。它吸取了剪纸、吊挂、民间印染、地方戏曲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并融入画中,形成了"稚拙纯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