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9,(6):140-145
明代中叶之后,江南造园之风兴盛。在激烈的造园竞赛中,士大夫阶层为将自己与富商、俗吏区别开来,采取了两种应对模式:"园可画"(以艺术化的方式构筑园林)与"画可园"(以象征性的方式拥有园林),它们的核心在于对文化资本的娴熟运用。比较而言,"画可园"摆脱了经济资本的掣肘,避免了儒家传统对奢侈造园的批判,甚至逃脱了现实中园林衰败的命运。本文将借助布尔迪厄的"区隔"理论对晚明文人的造园实践加以考察,并对两种模式的社会背景、观念来源、特点和意义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想要探究黑龙江版画的发展现状,就需要了解最早兴起黑龙江版画的地区、黑龙江地区成为版画的重要基地的原因、人们怎样传承黑龙江版画、人们怎样落实黑龙江版画本土化目标以及人们怎样发展和创新黑龙江版画等相关概念。以此来把握黑龙江版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特点。这对研究黑龙江版画发展现状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版画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中占据了突出地位,且这一形势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黑龙江版画能有这样的地位,不仅仅是由于黑龙江版画吸纳了北大荒版画的优秀文化成果和思想技术,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黑龙江版画,以及不断改革创新黑龙江版画。通过研究黑龙江版画本土化的传承性、黑龙江版画的发展过程,以及黑龙江版画的创新性开展深入研究,进而探究黑龙江版画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经过伊犁版画家的不断努力,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犁版画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繁荣时期,并成为新疆版画的重要创作基地,对新疆版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犁版画发展陷入低谷。在21世纪,伊犁版画要走出发展困境,开拓创新是其必由之路。要重视艺术交流学习,加强版画创作队伍建设。同时要做好版画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广泛的版画群众基础。只有不断打破发展的"瓶颈",伊犁版画发展才会有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高中绘画模块教学中,选择版画作为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行动研究实验,主张师生互动,强调学生自主的情感体验,并把"互动"与"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互动体验式"高中版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探究版画艺术,达到有效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自现代版画兴起以来,我国版画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少数民族主题版画创作作为版画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甚至一度成为全国版画创作的主旋律。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奇异多彩的人文生态环境,这给贵州少数民族主题版画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文化生态与边地风情成为"多彩贵州"艺术闪亮的名片。从题材的传承、版种技法的增容、版画语言方式的嬗变、跨界合作、新生力量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新时期处于新"艺术场"的贵州版画的现代转型,对推动贵州版画艺术发展,建构具有民族精神、时代气息、地域气派的贵州版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宁 《中国宗教》2023,(1):78-79
<正>心学的流行助推晚明时期“三教汇通”的文化趋势走向高潮,并影响了园林艺术的创新和繁荣。无论是从造园背景、造园手法还是景观题名等方面来看,泰州日涉园都是晚明文人园林中受“三教汇通”思潮深刻影响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后期,徽州版画之所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号称中国版画之最,是因为有众多著名画家参与版画和墨谱图谱的绘画创作,与木刻艺人协力配合,融绘画与雕刻于一体,使徽州版画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丁云鹏是众多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为徽派版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从事绘画创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墨谱版画的设计创作,为版画和绘制了大量的图稿,经过刻工精工细雕影印成书,这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就是徽州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徽州版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徽派版画这一流派,徽派版画是中国版画其他流派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推进了中国版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晚明天主教在华传播有一个不断“本地化”的过程。《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是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的一部木刻版画作品。内容取材于四福书的耶稣生平事迹,形式为晚明流行的版画连环画。在这部作品中,艾儒略不仅继承了利玛窦“学术传教”的传统,而且开始寻求与福建本地士人文化的契合,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图像、语言和传播媒介,向来自各个阶层的教徒和教外人士直接传教。这种“当时当地”求同,体现了耶稣会对“本地化”原则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同时也体现了天主教传播走向通俗化、大众化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版画在中国版画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北大荒版画创作活动是一开始黑龙江版画的起源,随后便扩展到了林业、工业、农业地区和创业的版画创作活动中。虽然黑龙江版画只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史,但是参与的人数十分多,创作出了成千上万的黑龙江版画作品,黑龙江版画艺术特征已经超越了该地区的空间局限,这种艺术影响延伸到了世界各个地方。有人将北大荒版画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初期黑龙江版画是在30年代中国新兴版画传统上的延伸,在内容上多以荒地发展建设为主,向人们传达出一种乐观豪迈的情感,第二阶段黑龙江版画并没有与第一阶段的黑龙江版画有所区分,虽然第二阶段的黑龙江版画有其时代的风格,但是其主体并未更改,而第三个阶段黑龙江版画的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品的类型更加丰富,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因此,下面将对黑龙江版画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并探究黑龙江版画的三种图式。  相似文献   

10.
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绘画,版与画是相互依存的两个部分,不像油画和国画,可以拿笔直接在画布和纸上直接进行创作;而版画则分成了两部分,通过对版的制作,然后印出画来。版画的创作就好像是一个电影的完成一样,对版的制作就好像是电影的前期拍摄部分,会出现种种困难和意外,而印画的过程和印出来的画就像是电影的播出总会给观众不一样的惊喜和结果。但无论是版还是画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创作者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1.
意象在中国画中的深入能够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其不同的表现手段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意境在中国画中的表现是尤为突出的。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受中国画的影响是较大的,其中中国画意象在现代水印版画中的影响使得现代水印版画更具艺术美,可以说意象是中国现代水印版画的绘画形式语言,是值得现代画家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画意象内涵的分析,阐述了中国现代水印版画的艺术特征,并且针对中国画意象对中国现代水印版画的体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晚明学风日益弊陋,邹元标在晚明"救世"思潮语境中建构起富有实学精神和时代意识的心学功夫体系。它以心为体,以知行合一为致思维度,以修悟合一为实践向度,直指清谈务虚、不事践履的晚明学风,具有对治时弊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邹氏功夫论是对王学末流的拨乱反正和阳明学精神的回归,对于理解晚明心学衍化及后世对其不当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在英国出现的"如画"风格成为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当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园林景观概念,许多欧洲国家也受此影响。"如画"风格的造园手法体现出人们更加向往如同风景画一般的景色。而有别于西方的"如画",中国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更倾向于"入画",这也是因为不同地区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性。因此以西方的"如画"去评判中国的园林是十分片面的;相比"如画","入画"更适合评价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版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是通过人的观看而得以实现自身艺术价值的。人类的视觉形成过程以及观看的产生方式,可以通过自然科学的进步而被人们所了解,而观看版画这种平面视觉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诸多心理观念及其背后的意义却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表述。文章从视觉形成过程入手,讨论了视觉的成因,及其视觉作用于版画的观看后所形成的人与被观看物的关联性以及相互产生的影响。同时以凸版印刷版画中材料语言的成因及其呈现方式为切入点,对凸版印刷中版画肌理如何形成,以及如何作用于人类视觉的过程从制版、印刷、承印物等多方面做出了相对具体的分析。在人与被观看物以及版画呈现过程中人与印版的关系讨论中,文章浅显地探讨了版画的印版作为"摹本"与版画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相似文献   

15.
晚明时期的西画东渐面临着文化的冲突和历史的考验。为了研究其传播之初的艰难之处,可从晚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因素的角度,以晚明各大美术思潮为对象,类比研究西画在华之初所面临的困境及困境的来源。而舶来品西画在与本土深厚的文化审美基础之间的"较量"中,被动的西画东渐活动,必定随波逐流于本土主流美术思潮之中,只有"被改良"才能得以在华生存。  相似文献   

16.
董其昌画学在受到禅宗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心学思想的影响。他的画学思想烙上了深深的心学印迹,他在心学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画学思想。这一思想对晚明和清代的绘画和绘画理论都产生了直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佛教版画包括佛经版画和独幅雕版佛画。佛经版画主要指用于佛教经书中的插图版画作品,包括扉画、经中插图画和拖尾画。当前我国保存下来的佛教版画主要是佛经版画;而独幅雕版佛画指的是佛教中用于流通宣传、供奉敬拜或装饰用单独刻印、使用的版画作品。中国佛教版画艺术源远流长,至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而兴起,并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诸多属于版画领域首创的制版和印制方法,如填色法、夹缬法、漏版等技法,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  相似文献   

18.
木版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有着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艺术语言。语言的独特性使得木刻版画独具魅力。木刻版画从古代复制版画到当代创作版画,每个时代中每个艺术家的表现语言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多元是木刻版画艺术形式美的多元。黑与白是一对极端的色彩,黑与白的构建及点线面的组织使形式美在木版画中得以集中展现。如果说油画、国画是在画纸上做加法,而作为凸版的木板画就是在做减法,各种木刻刀在木板上制造的痕迹与肌理,更是拥有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美感。从版画的时代特征、版画的黑白语言、版画的刀法痕迹等方面入手,对木版画形式美的多元构成进行探讨和研究,能够充分挖掘版画所包含的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9.
《楞严经》在晚明的流行,其主要表现形态是大量注解的出现。对《楞严经》的异彩纷呈的诠释,又是与这一时期的佛教复兴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以《楞严经》的诠释为中心,通过对晚明"《楞严》之诤"这一佛教思想史"事件"的梳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楞严经》的历史"境遇",并以此关照晚明时期佛教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0.
王悦 《中国宗教》2024,(1):86-87
<正>晚明时期的天主教版画已经开始了中国化的转换,《诵念珠规程》中的一些插图,不但从外在形式上,更从画面意境上进行了中国化的转换,反映了“从审美层面的中国化处理”,为天主教美术中国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例子。一晚明时期,天主教耶稣会会士来华,出版了一些天主教书籍,其中很多都有以西方铜版画为底本、用中国木版画形式翻刻的插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