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年意识对画家绘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童年记忆对每个人都非常珍贵,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对艺术家而言,童年意识更是其创作的源泉。达芬奇的创作,以他笔记中描写自己童年记忆的一段文字为出发点;米罗无论是绘画表现手法还是创作题材均来自他的童年意识;达利儿时养成的特殊性格和心理影响着他整个的创作思维与生涯;蒙克的作品中充满了悲情色彩,与他不幸的童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理史学由历史学与心理学嫁接而产生,借助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及其动因,主要包括个人传记、家庭史、集体心理史三个研究领域。我国史志历来收录大量医家列传,亦有为数众多散在的个体医家传记,更留存有诗词、日记、书信、著作等丰富史料,记载他们的童年经历、家庭模式、成长环境等,对于医学人物的个性描述、性格分析同样生动精彩,成为探寻医家心理轨迹的线索。心理史学为医史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会使得中国医学史的研究更加丰富、立体和深刻。  相似文献   

3.
符号来源于生活,它是架构画面语言的主要内容。符号赋予作品个性化的语言,由它转化成画面中的造型、色彩、构图、线条等表现语言。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剖析浮世绘艺术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以凡·高作品为例,将浮世绘与凡·高画面中的美学形式和符号内涵一一对比,从而更为清晰地揭示凡·高作品中的"浮世绘形式美。"  相似文献   

4.
丰子恺在童年时期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即"童年情结",对他本人的个性、艺术创作的题材、艺术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丰子恺童年时期殷实的家庭条件及其丰富性的生活体验等因素,使其产生了童年情结,这种童年情结突出表现在儿童题材、儿童视角、儿童崇拜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心理危机是一种失调的心理状态。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及生活事件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类心理危机,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实施帮助,会增加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发病率。因此,需要在探索青少年心理危机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青少年开展各项心理功能和特征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等内在特质以及生活事件、童年受虐待的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重要预测因素,焦虑情绪则可作为危机的重要预警指标。这些结果可帮助了解危机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危机发生的因素,为青少年危机的预警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快乐的性格对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来培养呢……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对其一生有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为此,美国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以下几个要点。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权力: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无权做出决策,就会使他的童年比大人想象的还要不幸。因此,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其从小就知道  相似文献   

7.
童年贫困与晚年认知老化的关系尚存争议。有的研究表明, 童年贫困会加速个体的认知老化,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童年贫困会延缓个体的认知老化, 这与社会流动性起到的调节作用有关。对于童年贫困个体, 低稳定或者社会经济地位的向下流动(即长期贫困)会使逆境产生的消极影响不断累积, 从而加速个体的认知老化; 而心理韧性高的童年贫困个体, 可能会促使社会经济地位向上流动, 这会增加个体的认知储备, 并提升特定认知能力, 进而延缓认知老化。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应该探讨童年主观贫困与认知老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童年贫困对不同认知能力老化的影响, 也应关注童年贫困与晚年认知老化关系研究中的幸存者偏差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生长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雪域高原,藏人独特的文化环境及天生的乐观、豁达的性格对个人的成长经历、人生体验、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品质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个人成长及个性品质比较深入的分析阐明了生活态度形成在成长中的重要性,并就个人职业行为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自己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表达了自己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期望。  相似文献   

9.
郭锐 《美与时代》2004,(6):51-52
凡·高1853年生于荷兰乡村一个基督教牧师的家里.中学毕业后,孤独而沉默的凡·高16岁就踏上社会谋生.他生活连遭挫折:多次经历痛苦的失恋;以怜悯之心献身于贫穷矿工的传教事业,又以冷酷的遭遇而告终,自己也成了个流浪汉.这时凡·高在社会上东拼西撞已经27年了.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呢?也许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绘画了.从此他拿起画笔,从事艰苦的绘画作业.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童年创伤"定义为"个体14岁以前所经历的,站在主体的角度主观感受到的创伤性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定量加定性的方式探索了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外向性、抗挫折能力、抑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通过外向性、抗挫折能力完全、多重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抑郁。本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将"童年创伤"定义为"个体14岁以前所经历的,站在主体的角度主观感受到的创伤性事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定量加定性的方式探索了童年创伤与抑郁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外向性、抗挫折能力、抑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主观童年创伤症状通过外向性、抗挫折能力完全、多重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抑郁。本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者先以"横断截取"的方式,从童年游戏时的心理现象描述入手,再结合"纵向延伸"的方法,缜密思考,推理剖析,阐述早期环境对个体心理成长与个性形成的影响。又由己及人,强调对未成年犯心理成长状况的关注与疏导,阐明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以及自己从事咨询工作所具备的潜质与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15、16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 首先,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缺少父母之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精神疾患病人呈增多趋势,也出现低龄现象,特别是抑郁症患病率增长很快。那么,哪些人易患抑郁症呢?有家庭问题的儿童童年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可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如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父亲简单粗暴而母亲过于溺爱或父母关心少而管束多等,这种家庭的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过分依赖和不安全感,一旦遭到心理紧张刺激,就容易产生神经症性症状,重的出现抑郁症。遭遇不幸生活童年时代受到失去父母亲的打击,很可能产生自卑感、不安全感、沮丧、情绪不稳。童年时代长期的家庭冲突会给儿童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和心理矛盾,家庭暴…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有5大因素影响人的性格。而汉堡的心理学家伯格哈特·安德烈斯新近宣布他发现了影响人性格的第6大因素--"冒险精神",或者称之为"勇气"。与此同时,安德烈斯还研究出一套心理测试,用它,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弱点。  相似文献   

17.
"助人自助"是我大学第一堂心理咨询课老师对我们讲的,我个人比较赞同。"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而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自助是前提必须要有强大的理论作为基础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生活社会经历和经验。本文是一篇自我分析报告,从我的出生幼年童年青少年、求学阶段和工作阶段三个时期介绍了成长过程每个阶段的心理现象及这些心理现象对我以后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些波折,但我相信做什么事不要浅尝辄止,持之以恒和不断总结才是成功之道,而我更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谦和、踏实、好学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是我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告状行为多发于幼儿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由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间的关系,并将对幼儿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教工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上帝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我们被呼召在孩子的生命中有份。每当我们与孩子一起谈话,讨论,研究,以及为这些事祷告时,就能与他们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并深入孩子的心灵去塑造他们的性格。 每个做父母的都曾有过金色的童年,孩提时的不同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定型是很重要的,孩子天生好动,有新鲜好奇感,做父母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正确引导,要鼓励他们进行不断的尝试,当他们做得好时,要适当赞赏及肯定他们,孩子需要得到大人的赞赏,才会感觉家庭和社会爱他和接纳他。事实上  相似文献   

20.
艰苦的童年,慢慢的求学路,踏踏实实的工作历程,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失败的辛酸、有过可喜的成绩,也有过值得总结的过去。但无论得与失、快乐与痛苦,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内省、感悟、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素养,本文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心理发展历程,并通过对职业行为分析,清楚地阐明了自己工作的经历和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渴望,以及已经具备的条件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