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殷商起,书法承载着中国三千七百年的文明并不遗余力地记录和呈现着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国粹的书法,也出现了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的多种复杂冲突。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广泛普及,书法愈来愈趋于边缘化,书法教育的实施为了避让应试教育的"高速列车"而慢下了脚步。书法文化的传承以教育作为重要途径,但由于对书法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由此书法教育相对其他教育显得薄弱许多。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书法教育的质量亟需提高。而书法启蒙教育在书法教育中则极为关键。以"永字八法"教学为例,在书法教学中通过讲演结合实践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再结合实践成果最终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代书法文化建设上,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教授,以30年之功,致力学校书法教育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化书法教育普及,从而践行着一个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深察书法的教化功用和书法对受教者文化心态与审美心理的形成,受恩师欧阳中石先生的影响,寇学臣特别重视“书教育人”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书法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引导。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中国艺术中的天骄,也是世界上罕有其匹的奇特文化现象之一,是中国特色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承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而且还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和民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典型的积淀了内容的艺术形式。书法具有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化功能,这与素质教育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仅仅从书法作为国学文化的根本这一点来说,实施书法教育便是进行素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关于书法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学校书法教育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来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现如今,传统文化备受重视,书法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政策层面,不断出台重视传统文化的相关文件,同时,相应的“书法教育专委会”也相继设置。从方向上看,书法教育应能得到较好发展。然,就目前书法教育师资实际情况,书法学科要达到与美术或其他艺术学科的同等水平,还有较远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正>汉字是中国书法教育的载体,写好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在专业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和擅长书法的家长之外,语文教师、美术教师、书法教师成为了书法教育的主体力量和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各界人士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和大力弘扬,书法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当前抓起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我们发现客观存在社会领域的书法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力量鱼龙混杂、培训目的比较功利,以及学校领域的书法教育保障力度不充分、推进质态不均衡、实施效果不理想等现象。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书法教育和起点环节的低年级写字教学,唯有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6.
写字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其实每一个书写者有意无意间都在传承中华文化,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学好书法也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方式。尽管今天我们学习书法难免带着这样那样功利的目的,但是考虑到学校教育的正式性和标准性,我们必须明确书法教育的性质、目的、功能、课程、师资,明确学校书法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这对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谈起节奏,人们往往把它和音乐联系起来,词典中对节奏的解释也和音乐相关。从狭义上讲,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等要素有一定规律的轻重、缓急的交替组合,从广义上讲,节奏是指合乎一定规律的相互对立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往复组合。书法如同音乐一样具有丰富的节奏已是书法界公认的事实,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称书法是"  相似文献   

8.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血脉。书法作为思想意识和传统文化载体,被历代教育界所重视和推崇。据《礼记》记载,西周即设有"国学",要学习"六艺",书法就是其中之一;汉朝设有"书馆";唐代有"国子监";明清更有"馆阁体"等等。近年来,书法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有识之士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中小学加强书法基础教育。2013年1月,教育部又颁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这份《指导纲要》对《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做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我国笔墨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最重要的文化积淀成果之一。相对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高校的书法教育有着独特的意义。练好书法除了能增加生活的雅兴、陶冶情操,还能使学生的字迹变得更加工整规范。作为书法教育的主流阵地,国内各大高校似乎没有把传承书法文化很好地落实下来。虽然几年来国家针对高校的教学体系和民族文化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学校不重视、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资源匮乏、教学环境差、文化氛围淡等问题依然存在,且成为当今我国高校书法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文章在分析当今国内高校书法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来对中国书法与阿拉伯书法进行源流及发展、与宗教文化关系、审美及表现形式上进行对比探究。阿拉伯文书法同中国书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在世界书法领域上都是最为重视书法艺术的两大文化。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也由于地区、宗教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产生了小的差异。因此,通过比较这两种书法文化的异同,在认识阿拉伯书法中体现了两种社会核心价值的差异,也体现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佳 《美与时代》2023,(3):114-116
文字是书法产生的基础,书法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书法教育不仅可以文化育人,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高校书法教育形成了包含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书法院校主要归为三类:一类是综合类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书法人才;第二类是师范类院校,重视理论、技法、教育教学法、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能够开展书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专门型人才;第三类是艺术类院校,意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型艺术人才。高校逐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书法人才的重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中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现行的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只注重表面化的“技”而忽略其深邃的“道”是当前所有书法教育存在的最大误区和缺失。“技”与“道”的严重失衡逐渐成为当今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一大结症。如何践行外在的“技”又要提升内在的“道”是我们书法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问题。本文将以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书法教育的“技”,书法教育的“道”,如何突破书法教育旧有体制和教条模式等几大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为书法教育“技”与“道”在具体教学中的实践相结合提出笔者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文化自信"意识的增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相关教学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说明书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在详细考察这些成果时会发现,这些成果多是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层面,多是书写技法的归纳整理和教学经验总结。其中,关于书法的本质、书法文化、书法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一系列核心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也是书法教育改革不能深入推进的一个主要原因。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书法和绘画并不同质,从中国艺术发生原理上讲,也有序列上的先后之分.但借助于哲学思想、文学以及笔墨等因素,二者在观念的相应层面上产生了较为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书法教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法教育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肥城市河西小学是一所县级市属学校,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位于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的故乡,有“君子之邑”之称的肥城市城区。学校多年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率先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把“养正气,尚雅趣”作为教育目标,几年来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已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肥城教育沃土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隆化县存瑞小学,坐落于冀北山区隆化县的县城中心,原名隆化县第二小学,始建于1962年,2002年改名为隆化县存瑞小学。全校现有教职工130人,在校生2151人。学校所在地隆化县是全国的书法之乡,全民研习书法曾是一时的风尚。2015年7月学校被确立为河北省书法教育"烛光计划"教学实践基地,在这一荣誉的激励下,学校秉承地域文化优势,构建了书法特色教育的多元策略体系,打造了独有的书法特色教育文化,学校里的学生把写好字,练好书法当成一种普遍追求,练习书法也成了存小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原书风是一种书法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章试图从文化方面分四块再谈中原书风。一是中原书风与中原文化。中原书风有广义狭义之分。"二王书风"与古代的中原书风是一脉相承的。二是从中原书风的形成看其特点。中原书风就是把帖派的人文精神和碑派的创造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它是站在古法的立场上,采取的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和开放的传承意识。三是对中原书风的当下思考。近30多年来,在河南省书协主席团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确立了书法大省地位,正在向书法强省迈进。真正需要我们关心重视的,是70后、 80后、 90后的书家。四是中原书风与文化自信。中原书风要讲创新,这就要求每一个书家准确把握历史、时代、个人三个方面的基点,从而体现出个性、气质和学养。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原书风,书法家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走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朱熹是宋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历史上,朱熹不仅在思想、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书法领域也有较高的造诣。朱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一直在书法领域探索,他建立了“以理论书、传承统绪、人品即书品观、文从道中流出”等书法义理观,这些都对后世的书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在书法创作方面注重“艺”与“道”的统一,提出文道并重的书法思想,反对夸张乏味的书法技巧。此外,朱熹将理学思想与书法相结合,在书法创作中融入理学思想,使书法艺术表现出独特的魅力。研究总结朱熹的书法风格和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朱熹的书法艺术特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南宋书坛的基本特点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9.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它凝聚着几千年来累积下的民族力量,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奇迹。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书法也在不断进步,这对人类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积极作用。书法教育在当代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小学正是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书法教育的最佳时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对于今后他们的自我修养、培养人的各种优良品质和宣扬爱国主义思想、继承传统文化等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1]  相似文献   

20.
赣州通天岩摩崖书法因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以及特殊的地域环境、时代背景表现出内涵丰富、变化多样的书法风格。但是近些年学者多从地理、文化、历史等角度对通天岩摩崖石刻进行研究,而从美术特别是书法的角度的研究较少。从赣州通天岩宋代书法形成的背景、书法特点及价值方面简析其书法艺术特点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