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中国画的线条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造型手段,具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线条的虚实、疏密、枯湿、浓淡、疾缓等变化万千,与书法线条同宗同源,异曲同工。中国画线条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手段和艺术形式,对中国画的审美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强 《美与时代》2008,(1):77-78
在中国山水画中,线条艺术一直是山水画家们不倦的追求.好的线条往往一笔之下能画出姿致万千.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论就提出"骨法用笔",确立了线条在中国画中的基本语言要素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的灵魂在于线条。从古至今,中国画中线条都具有独特的造型能力和非凡的艺术价值。线条不但勾勒被画物的基本形态,而且还可以表现被画物的动态韵味之美。笔墨线条与中国画的留白相结合能描绘出画面的流动性和协调性,使作品更具欣赏价值和艺术韵味。线条是中国画的根基,中国画的根源是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并不属于其他绘画领域。看似简单无聊的线,是最具有韵味特色的灵魂,是国画的内涵,是画家的内心,是国画看似简单却十分有难度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运用笔墨进行创作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笔的运用技巧、墨的比例关系、线条的运用等。画家在创作时根据创作意图及构思布局等进行起笔、行笔、收笔等,借助泼墨、积墨、破墨、蘸墨等技法来展现画作的意境,并运用线条进行画作创新,从而使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故对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而线条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伴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作为中国画重要的造型手段与情感媒介,其承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抽象符号层面,基于此,文章围绕中国画中"线"的审美特征展开系统探究。  相似文献   

6.
线条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一种语言形式,其功能体现也是内外兼有。中国画中的"线"大都是对物体进行客观分析后加以主观处理,最后提炼概括而成,因此这样带有主观情感的线条也就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两种功能在变化发展中逐渐平衡统一。随着线的表现力的丰富,人类审美需求的上升,中国画的线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宋代人物画为例,对宋代人物画中"线"的艺术表现进行分析解读,论述"线"在中国画中的艺术功能,以及宋时期人物画所体现出的节奏美和意趣美。  相似文献   

7.
图形语言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对于绘画的形式和艺术的提升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中国绘画中的线条图形语言的研究,以陆俨少的《峡江险水》为例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了图形语言在中国画中的运用形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到今天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水彩画作为一类画种从西方传入中国,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绘画中一类独具特色的品种,散发着属于自身独特的魅力。近年来社会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也趋于成熟,种类变得纷繁复杂。水彩画中承载着许多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属于自身的艺术语言特性,包括色彩、线条和构图。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彩画创作的三种艺术语言,即:线条、构图和色彩,随后从题材、创作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思维等方面详细描述了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结尾处展望了一下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历史向前一步的发展,每每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木求源,只有植根于广博的民族精神和对传统的深入探究后,才能保持住它独特的语言形式——线条,才能在保持中得以提纯,在开放和吸收中向前发展。线条不仅是传承历代经典的首要切入点,也是画者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坚守与自信。因此,若水彩艺术与中国艺术的灵魂之"线"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充满东方诗情画意的水彩艺术更为令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0.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国画主要是通过运用线条以及墨色的变化绘出一副画的美和层次感,线描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很强的塑形能力。对线条的把控,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以线造型也一直是中国绘画造型表现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张伟 《美与时代》2007,(10):50-52
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都是笔墨艺术,尽管二者在笔墨运用方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它们要达到的审美意境是一致的.书法线条的艺术处理方法以及其表现出的艺术审美情趣,时常为国画借鉴,"以书为骨,以诗为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画的审美核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笔墨创作具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用笔的技巧、用墨的方式、线条的运用等。画师进行创作时,根据创作灵感与构思布局,进行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用,根据画作的艺术表现意境,进行泼墨、积墨、破墨、蘸墨的技法运用,根据创新要求,对线条运用进行创新,使得中国画笔墨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文章就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国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不断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形式和绘画风格。国画不仅仅是东方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代表了中国悠久历史的绘画形式。国画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善于运用线条,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造型手段,使线条形成生动而形象的画作,每一幅画的线条都具有较强的张力,或是气势澎湃、震撼人心,或是灵动多情、温柔婉约。国画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髓,但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值得不断地被传承和延续的。从国画的内涵入手,首先分析了国画的表现形式,然后分析了国画的审美特点,希望能对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的核心问题就是笔墨问题,其中用笔就是用线的问题。中国画的用笔,讲究笔势、笔形、笔力、笔气、笔格、笔韵等,由此产生不同形态,不同表现性的线条:有的含蓄,有的老练,有的飘逸,有的柔美……不同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体验。这种美感,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无线者非画也",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在中国画里,它不仅起着塑造形体的作用,并且通过线的提按转折、干湿浓淡、疾缓、粗细、虚实等特性的组合运用,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艺术追求。各种线条本身就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或刚劲,或柔美,或婉转,或顿挫,产生出强烈的节奏感和生动的韵律感。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美学的延续是被人经常提及的,从中国画的线条美学切入,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传统中国画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而这种注重笔墨线条的中国画在美术史上有着繁复的形态,也充斥着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美学的延续是被人经常提及的,从中国画的线条美学切入,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传统中国画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而这种注重笔墨线条的中国画在美术史上有着繁复的形态,也充斥着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17.
汪玉琢 《美与时代》2023,(1):111-113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实用且具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种类之一。中国书法展现了古人重视线条韵律感的审美取向,其中渗透着儒、释、道三家的哲学观念,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表现。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载体,在书法艺术本体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重视汉字的同时,往往难以避免对构成其独特性的线条进行解析。汉字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线条直接关乎书法作品最终审美张力的呈现,故而以汉字的起源与线条的简约性为切入点,分析汉字与线条在书法中相互依存、互为表征的事实,以期通过这一视角的分析与解释再次对汉字和线条进行理论观照,对书法美学特征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线条,是中国画的艺术媒介,创造的原生动力,生命的语言符号。它融入了画家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思想感情和艺术属性的契合,更是画者人格魅力、道德风尚和精神力量的完美体现。画面中有形的线既是情感的载体,蕴涵在画面形式结构的动感中,亦是诸种要素间的联系纽带。线条通过丰富的形、色,充分表现出艺术的意、境,铸造出无形的势,创造出空灵流动、富有韵律节奏的画面。  相似文献   

19.
张锐 《美与时代》2023,(5):58-60
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艺术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观,重点从骨法用笔、笔墨线条、留白、主客观融合、意境营造五大方面阐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现代发展中面临着笔墨精神溃散的现实困境,唯有扎根民族土壤,坚持民族寻根,弘扬与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中,线条美是其审美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线条美感的形成就线条本身来说,包含了线条圆厚的立体形象,线条节奏韵律的美以及线条的力量感等美的特征,从而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