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这一概念的提出,大约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中国画是相对于西洋绘画在绘画风格、风貌以及艺术精神上所作出的一个界定。其表现内容、语言形式、审美精神等,都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中,是最具东方审美特征与艺术趣味的最高代表和艺术典范,在世界艺术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文章是通过对中国画传统绘画中的语言——线与形进行梳理,辅助以具体作品分析,并结合吴剑珊老师的绘画作品展开分析与探究。通过对中国画绘画语言线与形的艺术表现语言的具体探究,集中从吴剑珊老师绘画作品的三个系列进行赏析。通过对老师作品的赏析发现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以线造型之外,还利用了当代对线的表现方法,学会用线性语言表达画面效果,使其画面更具艺术的魅力与感召力。这些在画面中的艺术语言的表达,对笔者的创作具有启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南准用一生的艺术实践历程为当今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他在正确处理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尝试、探索和努力。他的成功经历与经验为当代的媒体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今天的录像艺术、电脑艺术、网络艺术都在不同程度上,从各个方向延伸着白南准的创作思想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4.
巴洛克艺术重视追求宏伟气势,艺术家更强调想象力、空间感与立体感,画面富有激情与动感,因此巴洛克艺术被称为男性的艺术。与巴洛克艺术同为贵族艺术的洛可可艺术则刚好相反,它拥有女性的甜美、精致和高雅,造型上多以曲线为主,以淡雅色彩为主,因此洛可可艺术被称作女性的艺术。物极必反,巴洛克的富丽堂皇、矫揉造作最终被洛可可的精细秀丽、纤细典雅所取代。文章主要探索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于绘画领域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本文强调艺术中人文关怀的隐含表现。主要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为例,从文化因素、人的因素、绘画视角三方面具体论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怎样借助宗教的外衣来表现画家的人文关怀,体现绘画的世俗性的。  相似文献   

6.
7.
8.
刘行 《天风》2008,(20):23-23
向上结果,是我的梦想,往下扎根,是我的追求。 黑暗、孤独、寂寞……笼罩着我,但我无怨无悔,只是默默,默默地向下延伸,汲取营养。生命成熟才能承受风吹雨打,永不倾斜,也永不枯萎。  相似文献   

9.
刘行 《天风》2007,(16)
故乡的月总是把古老的井,填满银辉。那是,我儿时一个圆圆的梦。母亲说,家乡的井是大地母亲的眼睛,那水就是母亲眼睛流出的泪。直到现在,那口经无数风霜雨雪的井已成为记忆;那泪水,已变成欢乐的泉源。  相似文献   

10.
曾繁仁 《天风》2004,(8):46-47
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是一种装饰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以粗犷而简洁的线条勾勒艺术人物,又具有很强抽象表现力。用这种形式创作基督教艺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神人和好这样一个神学主题。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吸收了西画的某些技法。诸如素描、构图、着色等手法。并将此揉进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之中,这种中西合壁的绘画技法强调了素描、层次、光线、色彩对比,为表现基督教文化之深刻内涵提供了视觉元素。  相似文献   

11.
草书还有形式化和噱头,如那着华衣烈艳的女子,必以异服取人,国画里,是重彩;在京剧里,是快三眼或者流水板;一眼看上去,突然就炸裂,心里就翻滚、扑腾,草书有太多放纵。像年轻人,逢着点事就买醉,形式的隆重超过内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19世纪末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发展,女性主义和女性绘画来到了我们眼前,国内和国外都涌现了很多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她们运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不过女性绘画虽然有发展,但仍然受到许多限制。女性绘画发展的意义何在?文章从知名女艺术家潘玉良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出发,对她最具代表性的两类画种进行分析,探究了潘玉良的女性绘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界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虽然现代艺术的产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古典主义传统发生断裂的是在后印象派的三个艺术家的创作,他们的艺术直接启发了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14.
色彩能感染人的不同情绪,是大脑对色彩的一种心理反应。在艺术作品中,色彩是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之一,它能够迅速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从而引起观赏者伫足,发现作品中的美。所以,创作者往往在色彩的表达上更加倾注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作品中的艺术语言与观赏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以2017年9月在北京以德8——德国艺术在中国为主题的系列展览中太庙艺术馆的记忆的痕迹——德国当代艺术绘画杰作为背景,对尼奥·劳赫展出的绘画杰作进行分析,浅析尼奥·劳赫的绘画特点以及尼奥·劳赫的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赵无极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光感、动感和韵律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赵无极作品一开始就有诗画结合的风格,南通艺术启蒙时期的古典诗意、杭州专业教育时期的浪漫诗意、巴黎艺术追求时期的抽象诗意,组成了赵无极作品的诗意空间。从法国著名诗人亨利·米修到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赵无极作品的诗情画意影响着几代人。赵无极遗孀弗朗索瓦·马尔凯·赵被画展主题浩渺行无极,春风归故里的诗意所感动,举办浩渺行无极,春风归故里——赵无极2016中国(南通)版画展,完成了赵无极生前的夙愿,使赵无极作品回归故里。  相似文献   

17.
爱德华·维亚尔(Edouard Vuillard, 1868-1940),法国画家和图形艺术家,也是纳比派代表人物之一,强调对写生对象的主观综合,不完全受传统写实原则的束缚,主张追求感受、形式的绘画体验,画面具有鲜明的装饰感。文章以维亚尔的生平背景、艺术风格、构图特点为切入点对他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结合他的绘画作品中对空间的处理方法,探寻维亚尔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学术界就越来越关注当代法国哲学。德勒兹作为在萨特之后,与福柯、梅洛庞蒂同时代的哲学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注意。德勒兹自称是一名经验论者,他突出的观点之一是"先验经验论"(transcendental empiricism),这一论点一方面是为了克服经验论所导致的怀疑主义,另一方面,其目的在于超越理性主义所内含的决定论。在德勒兹对经验的分析中,艺术创作被予以重要的地位,并被视为突破经验模式的出路:艺术作品冲击并更新了日常的生活情感方式。本文以德勒兹关于绘画的反思为例,试以探讨德勒兹对于艺术的新的定义在何意义上颠覆了对于艺术的传统观点,且艺术创作所表达的丰富感情如何成为抗拒理性主义的先锋。德勒兹以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为基础,建立了反理性主义的"先验经验论"。因此,本文在讨论德勒兹关于艺术创作的美学理论的同时,也试以说明他浸透在关于艺术的反思中的哲学立场,即德勒兹哲学中的反理性主义的基调。  相似文献   

19.
莫兰迪曾说过:“我觉得表达在自然中的,即可见的世界,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我认为,尤其在当下,具象艺术的教育任务,可能是实现我们内心被可见世界唤醒的情感和图像之间的交流;我认为每当艺术家能够克服一些障碍时,就是一种创作,一种创造。”通过深入研究乔治·莫兰迪风景作品的绘画语言,探索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构思,多元化、多角度记录创作过程,并基于灰色调和互补色调的特征分析创作的色彩语言,强调平面化语言的绘画形式在创作中的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描绘简单事物的元素,捕捉熟悉的自然风景,创作出令人感到真诚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20.
姚国营 《美与时代》2014,(12):133-133
当前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却忽略了人文精神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审美教育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我国当前存在浮躁而充满诱惑急功近利的国民心理提供一份让国民淡泊宁静致远下来的良方,为人们在这充满着金钱至尚的社会里创造心里上的人性的美好僻静的港湾,从人的道德上提升自己的精神情感从而达到一种道德境界上的的崇高,超越世俗事物的纷扰和困境,人类在人的心灵上达到安静祥和之域,再进而拯救自身的灵魂上的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