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白石与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之间的比较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首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自他的艺术风格成形诞生以来,就成为人们研究和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读本,在国外齐白石的绘画也享有高的地位,他的绘画里简朴的画风投射出的深奥,一直令人思索,人们热爱齐白石、渴求达到齐白石的境界。论文的宗旨是了解齐白石绘画思想对中国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在近代的中国画家的理念里,我们能找到齐白石的影子,就齐白石的绘画而言,一个外国人——毕加索,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影响。齐白石出生于寒门,经历了北漂生活,面临时代政局的变迁,承受生命危机时刻内心的痛苦抑郁,而同时代的毕加索的境遇也如此。毕加索是高产的画家,他的绘画寓意深远,大巧若拙的风格从毕加索的艺术中流露,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从诞生之日就影响着西方人们的思想,虽然齐白石本人未必认同毕加索的绘画思想,毕加索也不一定完全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但他们之间却有某种共同点。齐白石是一位大气晚成的画家,长期练习、创新到晚年的领悟,齐白石的作品淡泊、宁静、童趣,和毕加索的绘画精髓契合。毕加索参加过革命,后来云游四方学习艺术,而齐白石从木匠转型到画家,晚年开始"我行我道",他们有可比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借中西方的思想来分析齐白石和毕加索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2.
毕加索是立体主义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后来的许多画家流派均受到了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在立体主义绘画中,毕加索勇于打破西方古典绘画法则的束缚,以不同寻常的视点和表现形式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林风眠是"中西融合"的代名词,他终生致力于将中西绘画传统进行吸收、融合与再创造,同时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绘画艺术的风格。他的人物画作品在我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了西方立体主义的构成方式,可谓融汇中西,贯通古今。  相似文献   

3.
张晓玲作品     
正作品创作想法:拼贴(Collage)的灵感来源于毕加索和布拉克根据巴黎街头贴满层层海报的墙面所创造的。而法文Coller就是粘贴东西的意思。最初,毕加索将有真实质感的物件贴在画布上,企图打破二度平面的绘画,制造空间虚实的视觉效果。没想到后来有助于延伸发展出"新"的绘画创作材料、技巧和理念。作拼贴,即是将纸张、布片或其他材料贴在一个二度的平面上,创作出一件拼贴作品。作品  相似文献   

4.
林风眠是提倡"中西合璧"绘画的一代大家,他在20世纪初留学巴黎,现代艺术的浪潮促使他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毕加索的创作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美学形式上都对林风眠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林风眠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表现元素,运用中国画笔墨结合色彩,同时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语言,创作了具有变革性却不失抒情写意的独特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5.
从时间维度纵观毕加索的一生艺术修为,他不断从同时代艺术流派、艺术家的探讨中学习其艺术思想、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思考自我的艺术风格,这些具象表现在其早期学院式绘画教育、蓝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文章在此基础上以图像学的图像与语言、言说的自我与被视的观者等相关艺术理论对毕加索几个时期自画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及其内在语言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对绘画表达方式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对艺术本体的研究,绘画的本体就是绘画的图像表达方式的研究。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研究,来达到深入了解艺术的目的,理解构成元素与画面构成方式,让艺术得以自由发展。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最重要的是形式,而形式一经产生便不会消失,能以独立的生命存活下去"。绘画史归根结底是一部图像形式的发展史,绘画艺术是通过图画来传达情感的,研究图画的表达方式对研究绘画艺术具有本质的意义。关于表达方式的建立,画  相似文献   

7.
张大千是我国现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画大师之一。他在绘画理论、绘画技法、诗词以及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等一些国内的名家以及外国的大师毕加索进行交游切磋,在世界多个国家都举办过个人画展。通过对张大千荷花作品风格的分析,来研究其荷花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其理念。  相似文献   

8.
艺术家通过运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技法进行融合创作,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符合现当代社会发展的审美需求。自从毕加索进行大胆尝试以来,综合材料创作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也日益显现出来。它的自然属性与艺术精神相配合,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更贴近生活,且反映时代,关注个体价值和社会意义。综合材料绘画的兴起,是时代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军 《美与时代》2007,(2):46-48
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是大量用象征性的绘画语言,因为象征性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意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用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无情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并使<格尔尼卡>具有了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是整个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艺术史上,立体主义绘画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也可以说是现代艺术自塞尚以来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画家通过"革命性"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关于"如何观看"的方式,因此,对于这一重要画派的欣赏、研究与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迷狂"是由柏拉图提出的,主要是指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感情高涨、全神贯注、物我两忘、如有神助的心理状态。这里我们引用这种状态来讨论马蒂斯的作品。正当毕加索钟情于绘画中的细节与结构,引领当时绘画风向之时,野兽派的代表画家马蒂斯,却正在越来越多地摆脱物象的外形,自由的调和色彩,展示色彩的冷暖调、空间的交错与分割,以色彩感知调动所有的画面元素组织起情感的气氛。  相似文献   

13.
正塞尚之前的艺术家们对油画语言的探索,标注了油画存在的方式。现代艺术被拉开序幕之后,事情发生了另一种变化。毕加索扛起了"现代艺术"这面大旗,把油画带进了一个自由创作的天地,使绘画跨过了一个最难跨越的门槛。一切绘画的语言和技法便成为艺术家的主观精神、情感个性的自由手段和媒介,技法不再是固定不变和神秘莫测的"法典",而是以自由观念的选择和创造作为艺术追求。从"拼贴"开始,艺术家将各种材料用于油画创  相似文献   

14.
吉他似乎成为了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灵感来源之一。曲线型的琴身、矩形与圆形的结合、类人的外形以及充满侵略性的寓意,这些似乎都吸引着毕加索的不懈探索。在蓝色时期之后,毕加索似乎被哈乐昆和来自远古非洲的艺术吸走了大部分的注意力,忽视了吉他和曼陀铃。直到原始立体主义这一阶段结束,从分析立体主义开始,毕加索和好友布拉克才开始大量创作关于吉他和曼陀铃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一、国外陶艺研究 (一)国外陶艺发展状况 20世纪初,米罗、毕加索、马蒂斯、克利、贾可梅迪乃至塔比埃斯等等,一批绘画大师开始进入陶艺创作行列,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现代陶艺的发展.一部分现代陶艺家认为,国外现代陶艺的开端,应当以美国陶艺家彼得·沃克思于1954年启动的"奥蒂斯革命"和日本"走泥社"成员及其代表人物八木一夫所进行的现代陶艺创作活动为标志.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第一次看毕加索作品都有些许排斥,然而反复欣赏之后情不自禁地对他作品的喜爱越陷越深。也曾有人这么说:"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像巴勃罗?毕加索这样生前能够如此受人赞赏,也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在死后获得如此国际性的荣誉。"对于如此的高评价,毕加索完全有资格享受。毕加索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使得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上万幅作品中,超现实主义时期作品《梦》因它的独特之处,被世人赞叹不绝,如同作品名字一般,给人一种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毕加索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得到了灵感,将潜意识中的焦虑、愤怒宣泄于画布上,创作了大量扭曲、变形带有暴力因素的女性人体。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解读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具有暴力倾向的女人体作品,从而深入了解毕加索在这一时期心理中存在的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及其焦虑情感的防御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的主旨是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在20世纪美术史上留下的光辉成就,同时对毕加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进行探讨并思考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对我们目前的艺术乃至将来的艺术的一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老十(1957-1996年)作为"新文人画"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在中国画创作上具有突出的成就。纵观李老十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注重笔墨表现,根植传统而富有新意,同时可以看出他对多种绘画形式的取法与借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通过李老十绘画的形式语言特色,从传统笔墨的取法、民间美术的借鉴以及西方绘画的吸收等三方面入手,力求从画面语言构成上对李老十中国画作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超现实主义突破了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用夸张、变形、扭曲的具体意象创造一种超现实的独特意境,来表达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出现为绘画艺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推动了绘画艺术创新发展,使画家从传统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当代绘画创作带来启发。基于此,阐述弗洛伊德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关系,对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探究,并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希望促进当代绘画艺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