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松岩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中国画家。他绘画题材独特,多为革命题材,他的作品融传统技法与现实写生于一体,是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的典范。代表作品有《红岩》、《莫愁湖》、《井冈大瀑布》、《延安颂》、《常熟田》、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五六十年代新国画的一些面貌。他的画以古拙、稳健、沉着、浑厚为突出特色。钱松岩独特画风和杰出创作才能以及诗书画全面修养对中国画创作题材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国辅仁大学"艺人之家"艺术团体绘制了大量"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在绘画中,画家将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与圣经题材相结合,这种绘画形式造就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新尝试。本文以该艺术团成员所绘制的《圣母像》系列绘画为例,从艺术作品的文本分析、文化解读、中西绘画对比、艺术批评等多角度对《圣母像》系列作品的中国化形式进行分析,用绘画语言和艺术表现的形式来呈现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存在的张力。通过重构画家的创作语境,以揭示基督教艺术中国化的诠释难点在于两种文化语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纵观古今中外的美术发展史,以"偷窥"为表现题材的画家数不胜数,"偷窥"与女性裸体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偷窥"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在《圣经》故事中以"苏珊娜与长老"为主题的系列绘画作品,探讨其绘画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旨在从人物关系与观看方式中挖掘男女两性的社会关系以及笔者的一些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4.
画作《朱迪丝与荷罗孚尼》的题材源自《圣经》中的《朱迪丝记》,这一题材历史上曾多次被男性艺术家作为创作题材。17世纪画家阿特米西亚是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史上第一位女性艺术家。1612年阿特米西亚父亲为挽回女儿名节向法庭起诉塔西对女儿的多次强暴,塔西在法庭上的诬陷使阿特米西亚受到精神的创伤,但也坚定了她的艺术道路。阿特米西亚对《朱迪丝与荷罗孚尼》主题的描绘贯穿了其人生的这段时期,她创作出不同于男性视角下的朱迪丝形象,其作品也在同类题材绘画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其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十分杰出,极其富有画家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他的书画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他的绘画理论在我国的美术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他的理论著作中以他的《画语录》为代表。许多的山水画作者将他的作品与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艺术规律,这对画家们的创作有许多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王一亭将《无量寿佛》这种传统文人"不如清玩"的宗教题材作为祝寿作品赠于书画同道,由此可以窥视民国年间对于传统审美中"清雅""清玩"的颠覆。这其中既有他自身的佛教情缘,也与民国年间的国画改革有关。他摆脱了传统文人清高自诩的艺术品味,也没有选择清末流行的"梅兰竹菊"题材,而是借助大众喜闻乐见的《无量寿佛》,创造出极具个性的艺术面貌,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俗则雅",和吴昌硕火红的"寿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笔墨上他借鉴了吴昌硕等画家浑厚苍劲的金石笔法,在佛像造型上可能受到南宋禅僧绘画中简古风格的影响,使其作品不仅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也充满了民国时期提倡艺术个性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7.
何阿梦 《美与时代》2016,(10):39-40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盛极一时,取代院体、浙派成为画坛主流。沈周作为"吴门四家"之首,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长以及在人品、道德上的模范性意义,更重要地是他所创立的风格样式、艺术趣味对吴门画派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沈周晚年时期绘画作品《随兴册页》为例,探讨明代中期文人画家的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随兴册页》是画家消遣时日的作品合集,因而更具有文人画的代表特征,能够更加深刻地探讨文人画家的生活理想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出现于英国的拉斐尔前派是维多利亚时代发生的重大文化变革之一,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是其重要的绘画风格特征。拉斐尔前派艺术作品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与英国工业革命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罗斯金《现代画家》的问世,不仅为浪漫主义画家透纳辩护,更影响了一批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由于在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也不尽相同。以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对拉斐尔前派画家产生的影响为基础,探究拉斐尔前派画家在不同创作角度和形式下的绘画作品中不同的自然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宗教绘画形象的传承数不胜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以及创作者自身对题材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手法的不同等,形成对同一绘画题材的不同表达,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着重分析当代艺术家刘晓东的《吃完了再说》这一幅作品和刘晓东绘画艺术风格,将它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作对比,从同一题材出发分析他们之间不同的绘画表达,并列举其他当代艺术家的例子来总结出当代画家对传统绘画题材的现代转变,从而赋予艺术品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世纪50年代新国画运动的兴起,画家张晋走出画室,深入生活,立足苏州本土人文风貌,创作了《枇杷黄时》《银杏林》《太平枫叶满山红》等作品,其创作实现了从延续古典到表现自然的转变。这一转变也是张晋对于青绿山水画改造的回应与实践。基于此,以张晋早期苏州地区写生作品为例,分析其绘画技法和绘画风格,以期促进当代绘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尼德兰绘画喜好隐喻、暗示的图绘,绘画作品常常带有象征性意义,其中以扬·凡·艾克的风俗画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最为典型。而在我国元代,文人画发展达到鼎峰,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多以"四君子"题材作画,借梅、兰、竹、菊的象征性含义来表达自己的志气和情感。文章将主要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尼德兰和中国元代为时代背景对中西方绘画作品当中象征性手法的运用进行一个分析比较,以此来探讨两者在相同手法运用上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12.
王雪峰是广西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漓江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艺术创作以师法自然和户外写生为主。其绘画作品风格突出,形式多样,吸收传统滋养而又不失当代性。画面内容主要表现广西青葱翠绿的自然山水景观,拥有个人独特而鲜明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13.
丹麦画家哈莫修依的绘画是一种具有深度的、精神表现性的具象绘画,具有内敛而低调的绘画艺术气质。光线、线条是他在创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其艺术气质具有一种近似于"哀而不伤"的平静格调。他极少公开发表有关绘画方面的言论,去世前销毁了大部分信件和文字资料,有关哈莫修依绘画艺术的研究只能通过他留存下来的以室内题材为主的绘画作品来开展。  相似文献   

14.
夏东 《美与时代》2023,(7):87-89
工业题材是当前许多艺术家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绘画题材。在芜湖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芜湖画家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涨与积极的创作热情。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芜湖工业题材主题绘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芜湖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轨迹。以城市建设为背景,研究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等,论述芜湖工业题材绘画作品所呈现的艺术风貌、取得的成果和对当下工业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静物题材是绘画中重要的绘画题材,水彩静物更是水彩中被经常创作的题材。湖北美术学院的刘寿祥老师在水彩静物画创作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道路。水彩静物"鲜果"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他在水彩静物画中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重要代表。文章着重从绘画技巧、用笔、水分控制、色彩和文化背景方面分析刘寿祥老师水彩静物作品的绘画语言,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理论",人的行为主要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画家创作绘画作品的原动力也是一种情绪宣泄,表现主义的代表爱德华·蒙克一生的作品风格大都围绕死亡等主题,这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瑞奈·马格利特极具个人创作特色的"矛盾性"绘画为例,浅析马格利特作品的表现方式以及其背后所揭示的内涵,不仅局限于画家本人,更将其作品放入超现实主义革命的语境中,力求对马格利特的作品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8.
唐勇力创作的中国画《新中国诞生》,是新时代体现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主题性作品和近十年中国重大题材创作风潮中的典型案例。这幅巨制可以放到画家个人的探索历史中考察。往前追溯30年,它的学术线索脉络清晰。"敦煌之梦"系列的探索、工笔写意性的提出、线性素描的理论与实践,为《新中国诞生》的诞生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9.
陈逸飞,一位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非常广泛,而且在使用油画技法的表现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在其绘画作品中利用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陈逸飞式绘画风格,根据这一表现特点对陈逸飞油画中对服饰语言应用的技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从而为以后艺术家在服饰语言应用技法方面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紫兰画作,融合了西方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和中国写意画的神髓。情感温婉细腻,设色大胆泼辣。下笔干练果敢,意象简洁明快。画风既奔放豪迈,又娴雅端庄。她善于捕捉和概括物像特征、长于稳定和控制各种力道,将绘画处理的一总智慧,驾驭到中庸境界、和大家风范;为民国画坛,吹来清新之风。此乃画家,在艺术史上的独特风格和个人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