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析朱训德的工笔绘画语言,是为当代与传统工笔画的创新提供一个可遵循的道路。文章通过对湖湘工笔画现状分析,梳理了能够体现朱训德工笔绘画语言的三个方面,即朱训德工笔画中的形神与笔墨、品格与意境、创新与理念。朱训德从传统工笔画转变到现代工笔画,探索出新的工笔绘画语言、符合当代工笔画的审美观念,为当代工笔画发展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工笔人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工笔画的基础便是传承与发展,既要继承前辈的绘画经典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所创新的东西要符合时代的需求。本文以研究现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为主,文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继承传统为主,讲述的是工笔人物画在历史的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以时代创新为主,强调的是现代工笔画的创新特色与形式语言。总之,希望通过研究工笔人物画的传承、创新,带动着现代的绘画方式朝着一个全新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别。从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看,工笔画正在逐渐远离"写意"精神。结合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分析传统写意精神的要义,从工笔画的用线、赋色及创作三个方面来探索工笔画的写意表达载体。在谨守民族个性精粹的前提下,注重融合西方绘画的新形式,这是新工笔画笔写当代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工笔花鸟画不仅与时代特征、民族精神相结合,更是一种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绘画形式。该绘画形式特征鲜明,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基于此,从构成性、语言与装饰性、艺术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新工笔花鸟画的多元化表现。  相似文献   

5.
"新工笔"的成功使我国的工笔画再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各大院校的工笔画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只看到了"新工笔"画家的成功,却忽略了画家背后的文化积累,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显得削足适履。对于"新工笔"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应对当前我国工笔画教学现状进行理性反思并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懂得明辨美丑、去伪存真,在绘画上能够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6.
工笔画的发展在经历了宋朝的高峰期之后开始走向衰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才开始慢慢恢复。现在有不少画家致力于工笔画的创新。受到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新工笔"这一现象悄然出现。文章主要以雷苗和高茜这两位"新工笔"绘画的代表画家为例来着手分析谈论当代新工笔静物画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戏曲与绘画几千年独立存在,但二者本身亦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中国工笔画去表现戏曲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其在艺术创作观念与精神文化方面更加契合。创新在中国工笔绘画中固然重要,但艺术情感因素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它是绘画创作中的灵魂所在。一幅艺术作品若无灵魂而仅仅止步于形式与视觉效果上,那它绝非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其真正的魅力是体现在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与其观念和有效性的传达上。现将工笔戏曲人物画中"艺术情感"的体现作为切入点,结合创作实践尝试揭示"艺术情感"在工笔戏曲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案例分析西方古典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对当代新工笔画构图产生的影响,研究当代工笔画家,特别是以江浙为中心的新生代工笔画家在传承传统中国绘画构图法则的同时,将传统和现代的图形符号以构成性的法则处理画面情节,使画面当中各种古典元素和现代元素很好地融合到一个画面里,不断地借鉴了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的构图形式来完善画面,表现出现代人对古典主义唯美的心境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花鸟画古朴典雅,意境清幽深远。宋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顶峰时期,遗存的宋画经过历史的沉淀,出现了斑驳模糊之感。当代众多画家为了表现宋代画韵,积极探索新的绘画技法。传统的工笔画中讲究“三矾九染”,现代工笔则以水彩画中不断“冲洗”的洗染法来表现当代新工笔的审美趣味。洗染法对画面的色彩、肌理、意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工笔花鸟画家运用此技法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和思想情感。洗染法为画面创造出了一种清新淡雅、梦幻朦胧之感,深化了新工笔花鸟画中画家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0.
宋代院体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极富争议性的焦点,在创作意识和技巧上对后来的花鸟画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着眼于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写实性",从取材方式、空间表达、图式语汇、题跋拓印四个方面与当代工笔花鸟画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提出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在工笔画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当代工笔花鸟画写实精神的缺失,力求宋代院体画的写实元素对当代工笔画绘画语言发展的启示和重构。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工笔花鸟的色彩观与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当代工笔花鸟画则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科学色彩观以及中国写意绘画,将当代工笔画色彩观拉向新维度。文章主要以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为基础,对当代色彩的赋色法则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王旸 《美与时代》2023,(4):54-56
新工笔花鸟画是一种新的绘画现象,最先活跃于南京。新工笔花鸟画以传统工笔花鸟画为基础,又融入当代思维,并且在跟随时代的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新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领域的热度居高不下,不但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技法,也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绘画理念“笔墨当随时代”。其有别于传统工笔画的点就在于画面中独特的空间构成与色彩,不再以常规空间中的物体出现,而是以传统表现手法为基础,在空间构成上不断进行突破,如多元空间、虚拟空间以及空间的解构重组,隐晦地表达出画家思想。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打破了现实世界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工笔绘画从古代的战国到当代社会,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尤其是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到宋代的花鸟画,都是中国工笔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的时期。当然,这种高峰的出现与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的传统,中国工笔画就是在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以及吸收各方面优秀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各方面都在变化,所以,出现了适合当代审美观的一些新的中国工笔画,尤其是色彩,极具当代性。  相似文献   

14.
工笔重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之一,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逐渐有了整套的技术画法,现在已经作为中国画技法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工笔重彩画教学分为临摹、写生、多种材料的运用、创作四个部分。古人用"丹青"作为对绘画的称呼,"丹"就是指朱砂,"青"就是指石绿、石青,是工笔重彩画的颜料。工笔重彩画是传统的绘画,有着完善的体系和技巧,但是在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着重对工笔重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工笔重彩画艺术的教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画技法类别之一的工笔画注重对中国特色的融入,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工笔画发展至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工笔画家,作品的画风也更加凸显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中国当代工笔画融入了很多现代设计的元素。现代设计元素与工笔画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工笔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宁 《美与时代》2004,(7):22-23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进程中,曾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位置.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传统工笔人物画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协调,从造型到艺术语言的运用,形成了相对的系统性.但是,传统的艺术形式语言再好,也只能用于传统程式的表现上,当今工笔人物画面对多姿多彩的现代社会,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的表现就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许多画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更深切地体会到必须突破传统的形式语言规范,从根本上丰富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使之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物.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多元美术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工笔画从传统中传承下来并汲取了外来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技法和材料上不断推陈出新,画面题材也不再受到局限。当代的观念、思想内涵和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融入了工笔绘画的画面当中,使工笔画呈现多样化生长趋势。在画面架构有所突破的当代工笔画中,画家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值得人深究并探索其所想表达的个人绘画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传统工笔画到现代工笔画的过渡,是通过一些画家不断创作,对工笔画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来实现的。从古代到精湛的传统刷再到达现代画作品,绘画艺术一直基于传统的工笔画,而对从西方所学到的一些方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艺术的进步,引领现代工笔画的发展与创新,是新一代艺术家需要做的事情。让创作走向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阶段,各方面相互融合。现代工笔花鸟的特点都是在著名的画家的作品中一点一点地发现,是画家在创作中不断地改进出来,同时在作品中自我感悟。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研究现代工笔花鸟所具备的现代性的所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当代工笔人物画具有清晰的传承线索。从20世纪80年代接纳西方现代主义及日本画等新的材料、画法、构图乃至观念的影响,当代工笔人物画出现各种革新,其中学院派画家一直在尝试改变渲染的方法以及传统色彩关系;而以70后、80后为主的"新工笔"艺术家更多接受了微观革新中的观念和造型等形式处理技巧与传统工笔画的材质、画法进行融合。当代工笔人物画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优秀的工笔画时下呈现出一种内在的文人气质,这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的体现。但也存在一些创作困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彩绘唐卡与汉地传统工笔画的差异进行简析。藏地彩绘唐卡是唐卡主要的表现形式,汉地传统工笔重彩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表现形式,但在题材、标准、制作程序、使用原料、绘画技法、创作目的功用和审美追求及神圣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