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相融合之后形成的"禅",对中国传统艺术极具影响力。王维,这位南宗画派的创始人,其绘画风格清逸洒脱、淡泊高远,是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一种画风,这位"诗佛"所作之画往往能渗透"禅"的意境。而王维的"禅画"艺术对近代美术绘画有何影响,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靛蓝蜡染以单色靛青涵盖万色,体现了"无为而为""自然而然"的哲学审美思想。靛蓝蜡染的蓝白二色虚实转化、无中生有、有无相生,体现了黑白辨证的美。靛蓝色体现了中国绘画色彩审美特点,还有其色彩意义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富有传统意义的色彩国家,从中国画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着传统中国的审美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审美原则产生了自己特有的色彩观和施色的方法。由于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在漫长的时间内中国画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不同,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中国画色彩偏向于内在的意向性,而西方的色彩则偏向于用绘画外在的东西表达作者的思想,将中西方的绘画色彩理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绘画色彩审美观相较于西方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征。根据我国中国画的色彩探究以及现代审美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意义进行思考,集中对传统中国画色彩以及当今时代审美下的中国画色彩发展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对中国画色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王维位列"妙品上"(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说明在唐人眼中他不属一流画家,后至明代却被推为"南宗鼻祖",其间变化耐人寻味。文章将文人画发展源流贯穿于王维画史地位变迁中,从而研究其地位变化的原因。魏晋时期具有文人风格的绘画尚未发展成熟,却为后世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埋下伏笔。唐朝,王维在二李(李思训、李昭道)青绿山水与吴道子重线山水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表现手法。宋代画家的审美情趣与唐代发生分歧,苏轼对王维推崇备至。基于宋代士人画理论的蓬勃发展,元代赵孟頫提出"文人画"概念。明代董其昌更将王维奉为"南宗鼻祖",使其画史地位达到顶峰。至此中国文人画体系基本形成,王维画史地位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5.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为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来描绘佛教壁画。莫高窟北朝壁画则是融合印度、西域绘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这样一个重要时期的作品,其线描、色彩、布局构图等技法的运用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一禅画是中国画最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化的佛教绘画艺术的典型表征。禅画笔墨简洁而意境深远,以笔墨来表达禅道,体现了中国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的核心思想,开创了唐宋以来中国绘画的新纪元。禅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艺术史上,通常将禅画的开端追溯到文人画之祖、唐代的"诗佛"王维。他最早将禅宗的"自性论"和"意境说"融进山水画,以"澄心观照"的审美态度进行创作,其画作具有意境、画境、诗境、禅境融为一  相似文献   

7.
诗意是中国特有的美学概念,它起源于文学领域,后来逐渐应用于艺术的各个领域,是艺术审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油画都以自然风景作为描绘对象,由于我国画家对自然的独特体会,形成了与西方绘画截然不同的两种审美观念,油画自传入中国后,画家就自然的在作品中追寻中国绘画的精神,营造中国式的审美趣味。论文想通过对绘画中"诗意"的探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语言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挖掘"诗意"一词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切影响与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林风眠是提倡"中西合璧"绘画的一代大家,他在20世纪初留学巴黎,现代艺术的浪潮促使他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毕加索的创作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美学形式上都对林风眠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林风眠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表现元素,运用中国画笔墨结合色彩,同时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语言,创作了具有变革性却不失抒情写意的独特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重墨轻色”使中国绘画得以卓然不群,以独特的面貌立于世界绘画之林;但也正是这种传统绘画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绘画的纵向发展及世界其他民族对它的理解和欣赏,因此,从上世纪末始,许多画家开始了对传统绘画色彩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赵无极是近代融合中西的画家中集大成者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包含了西方油画的直观性和中国水墨画的趣味性。在他的抽象作品中,我们既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西方绘画图式中浓烈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审美中不可或缺的意境美。在强调"中西融合"和"油画民族化"的大背景下,赵无极通过自身对于绘画的独特理解,让中西方融合的作品在绘画语言和思想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对于美术作品来说,色彩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也给予观看者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色彩往往是最主要的印象。工笔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工笔画也进化出了自己独特的色彩审美系统以及色彩语言。在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色彩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重要美学价值,充分利用中国古代的色彩理论体系,在吸收外来艺术和民间色彩技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工笔画独特的色彩观念体系。在现代化的中国绘画语境中,要充分发挥色彩对于绘画的重要意义,从自身的创作角度出发,积极吸取先进的色彩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的中国工笔画色彩观念,让色彩成为中国工笔画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2.
绘画中色彩的运用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复杂再回到单一的过程。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中国当代架上绘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视觉信息的极大丰富为色彩的单纯化提供了一个出现的可能。当今时代的包容性为色彩的单纯化提供了可能。数字技术的运用对色彩运用产生影响。大众审美的改变为色彩单纯化提供了平台。当代架上绘画中色彩运用单纯化让我们的绘画创作手段更加丰富和多样。当代绘画中色彩的单纯化特征以及这种特征产生的种种背景和社会因素。通过解析发现,这种特征可为艺术创作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以及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13.
凤画是安徽凤阳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绘画,有着自身独特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特色,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是中国民间绘画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将通过对凤阳凤画在用笔、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析其别具一格的技法表现与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各种精神力量,都深深地体现出人类智慧以及探索未知自然的勇气。各个时代、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由此可见,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其艺术表现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分别来探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绘画的出现早于文字,从大量考古发现中就可以断定色彩绘画形式早在史前就开始了。从文献记录的资料来看,《考工记》载:"设色之工,画、缋、钟、筐。"又载:"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以上文字透露都出周人对色彩的识别与处理。从中国最早的矿物颜料讲起,简单梳理了中国古代色彩绘画的发展历程,由矿物色到植物色再到墨色的变迁,从绘画史的另一个角度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禹青 《中国宗教》2022,(10):84-85
唐卡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一种绘画形式,其配色遵循色彩构成规律,符合色彩心理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唐卡在千年发展历程中融合了汉藏民族的绘画理念,大幅提升了艺术水准,其审美表达必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艺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绘画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运用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之外,同时也受到各个朝代文人画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西方绘画的色彩观也在逐渐影响渗透着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表现,中国画的色彩开始趋于个性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举世闻名的画家,张大千在书法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大千有良好的家学渊源,其后拜师上海、临抚敦煌、游艺世界,其在学习研究绘画、书法和篆刻,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绘画上既有对传统的全面继承,特别是重拾了中国画的色彩,又有晚年泼墨泼彩的重大变革,书法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大千体",使绘画、书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山水画是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画种,历经了千年的沉淀。其中,色彩的灵活运用与高水平绘画技术的应用是能够体现出国画山水特殊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代国画山水的作画过程中,不但要传承传统的色彩运用技巧,还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国画山水能够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基于此,分析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发展历史,并对国画山水色彩的传统与现代运用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绘画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基本规律,在绘画色彩方面大胆创新,寻找色彩的时代精神。通过重构与再生创新色彩元素,对中西方色彩、古今色彩的重构以追求作品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色彩光学相结合,使得色彩表现更加多元化。绘画形式的多元化,造就了色彩表现的自由性与独特性。突显绘画原创风格,使中国当代绘画在色彩语言表达上更能真实地反映现代生活,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