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在二十世纪那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哲学家当中,M.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算是一个有点被疏忽了的人物。本文的目的,不仅想打算通过描述石里克的思想发展过程来纠正这种疏忽,而且还想通过把他的著作纳入实证主义较广泛的历史联系中来做到这点。鉴于今年六月二十二日是他去世四十周年纪念日,所以趁此机会来评价他的哲  相似文献   

2.
维也纳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O.纽拉特在谈到该流派的思想渊源时 ,曾把亥姆霍兹看作自己的重要先驱者 1。在评价维也纳学派的创立者和领导者石里克时 ,洪谦先生也指出 :“石里克过去对于学术文化之最大贡献 ,不在于他的逻辑实证论 (der logische positivismus)的哲学 ,而在于他能  相似文献   

3.
佛兰克在叙述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时指出:这个运动(他把它叫做找寻“科学世界观”的运动)在1920年左右达到了第一个高峰。有三本著作是这个高峰的表现:石里克的“普通认识论”(1918年),莱辛巴哈的“相对论与先验的认识”(1920年)和维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1921年)。可见石里克这本著作在维也纳学派以及整个逻辑经验主义的思潮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我们现在就根据这本著作第二版(1925年)对石里克的学说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石里克的伦理思想 ,认为他引入心理学方法而提出的动机形成律在解释人的道德问题上极具特色 ,分析了他的快乐情感的价值以及人合乎道德行动的动因等伦理观点 ,并通过将其与边沁的功利主义、康德的义务论以及中国的程朱理学、泰州学派等伦理思想的比较 ,进一步挖掘了石里克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洪谦教授去年应日本东京大学哲学系主任里田亘教授的邀请,去该校讲学三周,所讲专题有:(1) 逻辑经验主义——我个人的看法;(2) 石里克和维特根斯坦——石里克是不是维特根斯坦式的哲学家;(8) 关于假设和确证的问题。并就这些报告举行了几次讨论会。参加者有东京大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特·马赫(一八三八——一九一六)是奥地利人,但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杜那斯。马赫曾在百那哈、格那支、维也纳大学任物理学教授。一八九五年,当他五十七岁的时候,才改任为哲学教授。维也纳大学特为他设立了一个名为“归纳科学的哲学”的讲座。这个哲学讲座,一九○二年由大物理学家波尔波曼担任,一九二二年由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担任。这个讲座可以说是形成当前国际间的逻辑实证论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7.
奖牌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在一所中学做完演讲之后,里克又被邀请去看望一位特殊的学生。无情的病魔迫使这个可怜的孩子终日只能呆在家中,但他却极希望能与里克见一面,因为这对他的生命来讲会意味着许多许多。所以,里克答应了。在驱车前往男孩家的途中,里克获悉了一些关于男孩———马赛尔的情况,他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在他出生后,医生就告诉他的父母亲,他最多能活5个年头。之后,父母亲又被告知:他的生命不会延续到10岁。而现在,男孩已13岁了!他想见里克———因为他不仅是一名举重冠军,而且他懂得不断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里克与马赛尔交谈了大…  相似文献   

8.
(一)洪谦教授年青的时候,参加了维也纳学派,处身于逻辑经验主义者的论争之中;又在学派领袖石里克(Schlick)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阐释当代物理学上的因果原则。近年来海内外研究逻辑经验主义的一  相似文献   

9.
莫里斯·石里克是维也纳学派的创立者,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1882年4月25日,他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贵族家庭,幼年对于物理学和数学非常感兴趣,后来进了柏林大学专门研究物理学。1904年在大物理学家普朗克(M·Planck)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光学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离开大学后,他的研究兴趣渐渐转到了哲学,1908年出版了一本很有名的小册子,名叫《生活智慧》(Lebensweisheit),曾受到奧斯特瓦尔德的称赞,虽然  相似文献   

10.
1.如果要对维也纳学派的两种实证主义的问题进行一次讨论,那就必须先把起码的术语搞清楚。因为,只要翻开石里克和卡尔纳普的著作,我们立刻就会发现,“实证主义”一词的含意远不是单一的。“实证主义”有时指的是一种学说,它否定物质的真实性,而只承认由感性经验提供的素材的真实性;有时(尤其在卡尔纳普的著作中),却几乎成了现象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中写完他的第一本书——《逻辑哲学论》,当时他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一系列精雕细刻的格言由一个复杂的排列体系联结起来,并且一切都按照从形而上学到形式逻辑的方向排列.此书被罗素誉为是一部杰作.人们很快就广泛认识到这本书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石里克、卡纳普和魏斯曼,维也纳学派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逻辑哲学论》立刻使维特根斯坦在哲学家的神殿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自己出版的唯一的一本书.有一段时间他放弃哲学去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后来又在奥地利做一名建筑师,1929年他回到剑桥,在那里断断续续地工作一直到他1951年去世.他的思想交流实际上仅局限于课堂,他在由学生和同事组成的非常亲密的  相似文献   

12.
四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这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方风靡一时的一个分析哲学学派,其核心是名为“维也纳小组”的一个松散的学术团体,其中各个成员的观点不尽一致,较具代表性的有石里克(1882—1936),卡尔纳普(1891—1970),莱辛巴赫(1891—1953)和艾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关于"分析进路的伦理学范式"的讨论,本文尝试给予回应并作出进一步的思考。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厄姆森在《论分等》中,揭示出分析进路的伦理学所存在的问题。早期分析哲学存在着元伦理学的、严格逻辑实证主义的、维特根斯坦的和石里克的四种伦理学进路,通过分析维特根斯坦和石里克伦理学的观念之争,可以发现分析哲学本身在"可证实"与"不可说"之间的内在矛盾。这使得他们要么把伦理学作为"不可说"的形而上学加以拒斥,要么接纳伦理学就势必抛弃逻辑实证主义的纲领。随着分析哲学成为一种学院哲学,更存在一种玩弄分析技巧的危险,导致伦理学逐渐远离真实的生活,甚至根本不关心生活的意义问题。伦理学应该脚踏社会生活的实地,在社会生活中阐明伦理规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逻辑哲学论》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和经验主义解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哲学论》对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基本观点中。维也纳学派的奠基人莫里斯·石里克很早就在奥斯特瓦尔德的《哲学年鉴》(1921)上读到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德文版,对这部著作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很快在维也纳学派内部传开和扩大了。数学家韩恩(Hans Hahn)  相似文献   

15.
悼念菲格     
菲格(Herbart Feigl,1902—1988)是逻辑经验论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奥地利莱辛堡的犹太家庭。早年的研究兴趣是自然科学——物理学和化学,在维也纳大学期间,由于对爱因斯坦的敬仰,从这方面转向科学哲学的研究,并在石里克指导之下,提出关于“概率因果性和自然律”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当时维也纳学派正在建立之中,菲  相似文献   

16.
赫拍特·费格尔(Herbert Feigl)是逻辑实证主义这一流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但是,他却宣称:他自己一直是一个实在主义者,他一直在一些问题上同该派的其他成员有“分歧”。在这篇文章中,费格尔从实在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下面几个维也纳学派的问题: (1)他认为,维也纳学派除了承认认识的意义之外,还承认了感情的意义。维也纳学派所强调的,只是不要把认识的意义同感情的意义混同起来,也不要把形式的逻辑的意义同事实的意义混同起来。 (2)他认为,把命题的意义限制在命题的证实性上是错误的。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说法,全称命题是不能完全证实的,而特称命题是不能完全否证的,那么,既包含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就是既不能完全证实的又不能完全否证的,因而就是无意义的。但是,既包括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在科学中却是很多的。还有,如果把命题的意义等同于命题的证实方法,就必须把关于过去历史的命题如“西塞罗作过公开演说”,看作关于现在或将来的命题;这是荒谬的。费格尔认为:在石里克的著作中,的确有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这样的话;但是,石里克所说的证实,既包括直接的证实,也包括不完全的证实。费格尔认为,英国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所提出的可证实性理论是错误的。 (3)维也纳学派接受了巴克莱、休谟的传统,把一切存在都限制在直接的经验。费格尔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认为,这就不能承认事物的独立存在和旁人的存在,这就要走到唯我论。他认为,关于事物与旁人的存在的命题,是可以通过类似推理得到的,是几率性的真命题。 (4)他认为,维也纳的哲学家三十五年来已逐渐改变了他们的观点,有些人现在已经接受了实在主义的观点。费格尔在批评维也纳学派的同时,却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例如,他甚至认为,彻头彻尾的宗教上关于神的论断也是有事实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910—)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也是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的头一个传播者。三十年代初,他大学毕业后去维也纳,结识了石里克和维也纳学派的其他成员,参加他们的哲学讨论,深受他们的思想的影响。回国后在牛津任教,1945年任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研究员,1946年任伦敦大学精神哲学和逻辑学教授,1959年回到牛津任逻辑学教授,1970年被封为爵士,1978年退休、目前任国际哲学学会联合会名誉副主席。其主要著作有《语言、真理与逻辑》(1936)、《经验  相似文献   

18.
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一书收集了M.石里克、R.卡尔纳普、O.纽赖特、F.魏斯曼、H.汉恩、F.D.朗塞、C.G.汉贝尔、B.罗素、A.J.艾耶尔、C.L.司蒂文逊和G.莱尔等的文章。这些文章最早是在1924年(如罗素的文章)发表的,晚止于1946年(如莱尔的文章)。在今天都不是容易看到的了。它们之合成为一个单行本,正像艾耶尔宣称的,特别可以证明逻辑实证主义并没有构成一个学派,并且也说明了那些散居在各地而又往往互相对立的思想家们的某些立场的类似倾向。  相似文献   

19.
正1983年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场上,一对特殊组合的参赛选手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关注,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推着轮椅上手舞足蹈的儿子快步奔跑在马拉松运动员行列中。轮椅上残疾的儿子叫里克,出生时由于脐带绕颈引起严重脑损伤。在他8个月大时,医生宣判以后就是半个植物人,没有治疗的意义了。父亲迪克听了医生的话,很难受,却暗暗发誓决不放弃这个孩子。爸爸和妈妈通过观察发现,虽然里克残疾,但是,智商和他  相似文献   

20.
杨小刚 《现代哲学》2017,(3):88-100
奧古斯丁的思想向来被视为现代哲学之先声,他的自身认识理论也常常成为笛卡尔以降的相关讨论的重要比较对象。首先,在对新学园派的反驳中他从认识论上证明了感知呈现的确定性,确立了处理自身认识问题的内向性基础。其次,他不仅早于笛卡尔发展出类似于"我思故我在"的普遍怀疑论证,而且推演出心灵作为精神实体的核心结构。最后,他了解塞克都斯·恩披里克对自身认识可能性的反驳,在前述探究基础上有意识地区分了两种自身认识以应对这一难题,而其中可解释为前反思的直接性自身意识的概念也可以在德国唯心论的自身意识理论中找到回声,后者正是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反思模式导致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