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血压病防控形势不理想的现状要求临床决策要有新的科学思维.病因正本清源是基础,应该从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生态等宏观与微观着手,真正把握高血压病这一心身性疾病的本质.临床药物干预是手段,用药诸环节要因人而异,既尊重人体自调适规律又成为有益的修正.随着对高血压病认识的深化.临床决策将永久处于相对不确定之中.思维上临床决策应从非线性思维出发,深刻理解诊疗指南的复杂表述;整体医学观上应有"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统筹分析;同时卫生经济学上应坚持简、便、效、廉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大学生为被试,以汽车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12条汽车属性信息的操纵,设置出四款优差不同的汽车。通过对汽车的优差选择,探察在属性信息逐条呈现的情况下,有意识思维与无意识思维对复杂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上,无意识思维下的决策时间要比有意识思维下的决策时间长;在选择的正确率上,有意识思维决策的结果要优于无意识思维决策的结果;在信息回忆量上,有意识思维决策的回忆量要多于无意识思维决策的回忆量,这与无意识思维理论是相违背的。  相似文献   

3.
临床决策需要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一名临床医师来说,临床决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所谓临床决策,主要是指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地决定治疗方案并付诸实施。笔者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50余年,深感临床决策的重要性,在笔者大半生的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决策都是正确的。然而,医师是人不是神,一位医师在一生中总不能没有一点临床决策上的错误,或者说是“失误”;但应力求少犯,特别要防止重大的失误。临床决策失误往往与医师的思维方法关系密切。现仅就临床决策的一些经验体会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医学的不确定性的性质和治病救人的目标决定了临床思维的性质与原则。临床思维具有不确定性、概然性、个体性、动态性,因此医生要遵循流程化思维并反复验证自己的临床决策,避免武断下结论和想当然。临床思维的第一原则是"病人安全第一",实质是"降阶梯思维",即首先除外威胁病人生命的病症。"首先考虑常见病与多发病"等原则必须以"病人安全第一"为基础;临床思维是"内、外、妇、儿"所有临床专业的思维,遵循临床思维的性质和原则,有助于多学科合作。  相似文献   

5.
临床决策需要辩证思维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于一名临床医师来说,临床决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所谓临床决策,主要是指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地决定治疗方案并付诸实施.笔者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50余年,深感临床决策的重要性,在笔者大半生的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决策都是正确的.然而,医师是人不是神,一位医师在一生中总不能没有一点临床决策上的错误,或者说是"失误";但应力求少犯,特别要防止重大的失误.临床决策失误往往与医师的思维方法关系密切.现仅就临床决策的一些经验体会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危重症。近年来AP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及早诊断和恰当、合理的生命支持治疗极大改善了AP患者的预后。临床上AP患者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科学理性的临床决策思维对AP患者的合理诊治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医师应努力学习和充分灵活地运用辩证思维,为对AP进行科学的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培养是医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程,临床医生实际上每天处于临床决策之中,必须为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决策.而当前临床医学生在此方面训练甚少,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确定性,尤其是在手术室繁忙、变化的环境中,进行高效的临床决策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阐述了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当前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思维与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临床实际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的方法,对促进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辩证思维贯穿于整个临床诊疗过程中,每位医师在做出临床决策时,均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该原理。在头颈肿瘤的临床实践中,也应始终遵循辩证思维,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密切结合。合理、正确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有助于深入认识头颈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不仅是经验科学,更是思维和决策的科学,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是每位医生的首要目标.本文介绍科学临床思维的理论基础和训练方法,进一步阐述科学临床决策的实施步骤,以提高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其思维真实与病人的客观真实相统一,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临床医学不仅是经验科学,更是思维和决策的科学,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是每位医生的首要目标。本文介绍科学临床思维的理论基础和训练方法,进一步阐述科学临床决策的实施步骤,以提高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其思维真实与病人的客观真实相统一,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1.
骨科急诊患者诊治中的决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骨科急诊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骨科医师应该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抓住重点进行处理。采集和分析临床资料时,应把病史、理学检查结果与检验及影象检查所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在诊断或/和治疗中选定任何一项措施,首先要从病人的情况出发,应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总之,为了提高临床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或避免各种失误,需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全球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面对医学教育落后于医学发展的现状,转化医学教育迫在眉睫。在第三代“以系统为基础”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医学生的哲学思维无疑是其重要环节之一。思维方式必须在医学生步入临床时就要开始正确培养,一旦开始阶段就养成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不但会导致医疗过程中的失误,而且再想改变将会有很大难度。本文通过对医学哲学重要性的探讨,剖析医学生哲学思维的不足,阐述了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几种哲学思维方式。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哲学理念,促进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思维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思维,它与传统还原论思维根本不同,强调立足于事物整体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注重揭示事物内部机制以及环境对整体的作用和影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纳入这种现代思维方式,使其善于应用系统思维来指导诊断和治疗,并应用在医学科研中。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其服务广大患者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其临床医学科研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顾此失彼"指在疾病的诊治中发现、意识或处理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个事物,而遗漏、忽视了事物的另一个方面或另一个事物。首先,表现在没有全面地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临床资料。其次,表现为疾病诊断的不全面。再次,表现为疾病治疗的总体安排、治疗方案或药学监护等方面的顾此失彼。与疾病诊断和治疗有关的"彼"是必须被发现和意识的。但在处理时,则根据"彼"与诊断或治疗关系的程度分别对待。为减少或减轻疾病诊治中"顾此失彼"的不良后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如实施毕业后规范化培养、学习诊治指南和临床路径、重视疾病诊治的程序、提高临床技能、积累临床经验、丰富相关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职业素养等。  相似文献   

15.
推行适宜技术和诊疗最优化的原则是避免过度医疗的有效途径。而在口腔专业中必须要体现其特殊性。口腔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健康、美观,这一目标有赖于患者的主观评价;患者在治疗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医生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和具体的执行。因此口腔科适宜技术的基本要求是:适合患者的自身条件和需求、符合医学专业诊疗原则的要求以及适合医生的个人技术水平。然而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适宜技术是一个宽泛且较低的标准,而口腔临床工作中应该以最优化的治疗作为实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医学哲学是对医学科学成就总的概括,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生命活动和病程的一般规律,研究医学科学的思维方式,直至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同时研究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科学中的表现,从而指导骨科医师解决在骨科疾病诊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结合临床工作体会,探讨医学哲学在骨科疾病诊治临床思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背景复杂,对其予以准确诊断较为困难。除最常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外,其既可作为某些疾病的首发表现,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或某些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而出现。其准确诊断除需具备完整临床知识结构外,亦要求我们具有辩证思维。本文旨在从辩证思维和临床角度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影像诊断虽然"见病不见病人",但通过影像诊断报告同样会向患者传递出对他们健康、疾病诊疗的指导和人文关怀,并能在化解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影像诊断同样需要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就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把病人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疾病的诊断,同时影像与临床资料相联系;加强影像报告的书写,描述既要客观,又要有目的性,结论尽量明晰,措词准确,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达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救护则可诱发急性脑疝而死亡。“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护理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哲学思维,以辨证规律指导错综复杂的护理工作,才能制定和实施严密的个体化整体护理计划,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I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forms of reflexivity that take place in the medical encounter and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s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reflexivity in systemic thinking can make to medical practice. I start by reviewing some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to think about and understand reflective practice in medicine. I then argue that, a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comes under scrutiny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s well as from itself, a process of reconciliation between modern and postmodern thinking, as it has been suggested in the systemic literature, might help get a better grasp of the complex predicament and dilemmas of doctors in modern society. The notion of reflexivity, the ability of any system to critically think about itself by promoting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experts and the subject of their expertise is probably the essence of the critical momentum of postmodernism and should be an essential professional attribute for all do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