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来上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打工。一天,他雄心勃勃地对着餐馆大厨说:“你等着看吧,我总有一天会打进华尔街的。”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 19日是美国华尔街的“黑色星期一”,至今仍使人记忆犹新。可就在一片悲哀,大多数人认为华尔街已死的那一天,一名九岁的华裔少年──司徒炎恩开始思考股市的有关问题,并在以后成为征服华尔街的知名人物。  相似文献   

3.
广角镜     
《天风》2008,(22)
金融海啸令华尔街教学访客增多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从华尔街爆发,而华尔街的动荡,令当地很多人重寻古旧的心灵慰藉——宗教。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不少华尔街的教堂聚会的白领都有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位在老家和父母一起靠加工蒲扇过日子的福建小伙子,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日益兴起的“洋工潮”,来到美国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家工厂里上班。  相似文献   

5.
色彩唤起人的第一视觉作用,比形体更先引人注意,它附着于形体又相对独立于形体。视觉是左右人类感情的最重要的感觉,对于餐馆而言,色彩是首先指引顾客的视觉路径。造成具有吸引力的色彩是增加顾客的捷径,充分运用餐馆空间的色彩装饰,往往可以在竞争上力争上风。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语言,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也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通过色彩变化产生的各种色彩形象能渲染、烘托出不同的空间气氛、情调,显示不同的性格、风格,并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作用。在进行餐馆空间设计时,对色彩正确的搭配与运用,将为餐馆空间增色不少。否则,搭配拙劣的色块堆积将造成极大的视觉污染,甚至会毁掉整个空间应有的气氛与意境。  相似文献   

6.
1984年,我作为最早一批去北美读MBA的大陆留学生,虽然有奖学金资助,但经济远比大多数人要拮据。第一年,我甚至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可是,我依然拒绝去做在餐馆洗盘子之类的工作赚钱。  相似文献   

7.
以劳力支付费用  英国湖区的阿迈斯韦会堂旅馆,他们的收费方式与众不同,客人可以以劳力支付费用。例如,在花园除草,则奉送葡萄酒一瓶作为回报;把放在院子里的树木劈成柴片,可从账单上减去五英镑;帮助修理石墙,则可免费住一夜。这个经营奇招吸引了不少愿付出劳动的住客。   动物待客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有一家别出心裁的餐馆。这家餐馆除了收款员和厨师外,其余的侍者都是训练有素的动物。当顾客走进大门时,两旁的两只鹦鹉便会用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说“欢迎光临”,接着一只猴子会主动地走上前来,很有礼貌地比划着,让…  相似文献   

8.
亲情豆腐     
公司对面新餐馆开张,热热闹闹地放鞭炮,在办公室里看过去,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家常菜馆。中午下班,几个同事约在一起,过去吃午饭。  相似文献   

9.
分享收获     
在我们大院门口有对夫妻开的餐馆,曾经红火了一阵,后来男的回老家做别的生意,餐馆交由妻子管理,没过多久,好景不再,老板娘从厨师到小工换了几拨,可餐馆的生意没有因此而好转。作为旁人,我看得出这个老板娘  相似文献   

10.
你的心是否怦怦在跳?你的手是否不停地在抖?不要怕,你能克服恐惧。32岁的格丽斯正在一家餐馆吃一顿普通的午餐,她谨慎地、小口地吃三明治的姿态似乎并不值得一提,但对她而言,这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求学期间,她不敢在餐馆里吃饭,因为她总是想象着同班同学在盯着她。只有在她20岁的时候,她才了解到她患有社会焦虑失调症,即通常所说的社会恐惧症。尽管经过治疗之后有所改善,但格丽斯仍在痛苦地挣扎着。“如果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克服恐惧,我就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说。胆怯几乎是普遍的人类特质。差不多每个人都胆怯过…  相似文献   

11.
变与不变     
泰国有两家餐馆,开业的最初几天,他们的生意都很好,但是,几天过后,两个老板发现.他们的顾客数量下降到原来的一半。  相似文献   

12.
妙种温馨     
温馨是颗神奇的种子,谁善于播种温馨,谁就能收获美丽的故事。 商家尤其如此。 请看一个有趣的例子。 某海港城市有家酒店,常有各国水手前来就餐。这天,几位外国的海员来到餐馆,还特意点了一份该餐馆的名菜——红烧鱼。老外就餐时,在一边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喜爱杭州,有空就前往游览创作。一次,他带着徒弟在西湖边写生,一下吸引来不少围观者,其中一个是他常去餐馆的老板。看着张大千轻挥画笔,一幅神形兼备的水墨画便跃然纸上,围观者个个面露赞赏,佩服至极。那天晚上,张大千到那家餐馆就餐时,意外发现,老板满满地摆了一大桌菜,都是杭州的特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的英国鲁里泰尼市,一家新餐馆开张了,其环境幽雅,服务热情,价格也公道合理,可经营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很长时间过去了依旧很冷清。餐馆老板不得不用重金聘任优秀的经理来扭转这一状况,可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不见好转,老板也因此而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5.
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她的名字。她在为美国跨国洋行与中国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管理咨询。  相似文献   

16.
{{缪场撇子小费方便顾客已有准备跨栏赊账..见脂J打妓._。.,餐馆里的幽默@丁丁~~  相似文献   

17.
时间已近午夜,开餐馆的杰夫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准备打烊休息了。突然,一辆汽车停在了店门口,从车上跳下三个蒙面大汉,他们挥舞着手里的枪,将杰夫逼进里屋,要他打开保险柜。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时让杰夫手足无措,他输入了三次密码都是错误的。做贼心虚又气急败坏的劫匪朝他开了两枪,就爬上车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18.
高考失利后,经人介绍,我进了一家餐馆。无知的我,在餐馆的厨房内,看着那些厨师们忙忙碌碌,而自己举手无措,甚至连最简单的煮面都不会,心里非常着急和自卑。  相似文献   

19.
正印度尼西亚三宝垄港市有这样一家特殊餐馆:在这里用餐,不是付现金,而是用垃圾来抵扣餐费。这个餐馆坐落在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垃圾填埋场。老板是一个有着慈悲情怀和商业头脑的印尼人,是一对夫妻,名字叫做Sarimin和Suyatmi。这对夫妻在开这家餐馆前,曾一直在此处寻找和收集废品。这里苍蝇乱飞,臭气熏天,许多贫穷的当地人在那里寻找塑料和玻璃用于出售。一天,Sarimin想起前一阵子看到电视新闻,市长要求垃圾填埋场的经理想办法减少填埋场里的塑料垃圾。当时塑料垃圾的价格很低,每公斤大约在0.04美元左右,自然没有  相似文献   

20.
在餐馆里,人们点菜时大多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至于吃的菜有什么营养,有何禁忌,往往一无所知。有一次和朋友到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吃饭,我们点了几道平时自己喜欢吃也适合我们口味的菜酒酣耳热之际朋友突然向老板发牢骚:我们吃你的饭菜就应该有知情权。酒店的菜除了标明价格外,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