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学生谈恋爱普遍得很,而且许多都是公开的。”某职高高二男生何某坦言,在他们班上就有五对。他自己从初中开始就被女孩子追求。收到诸如“从看到你的第一眼就被你吸引了”之类的字条是常有的事。初中他就有了公开的女朋友,上高中分手后又交上了一个。他的解释是:“别人找了,自己不找心理不平衡,况且家里也不反对,自己觉得开心。”某中学一位高二女生说,早恋现象在初中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笑话:一对夫妻,丈夫总怀疑自己生了病,一会“得了这种病,一会得了那种病”,而每次医院的诊断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一天他又觉得自己生了病,妻子便拿了一本医书按一种病的症状来核对他的病情:你是不是头有些痛?还有些发烧……丈夫逐一对照完症状觉得每一种都和自己一样,认为自己肯定得了这种病,妻子摇着头说不可能,丈夫不信,妻子把医书递给丈夫,他一看方知真的不可能,因为这些症状是一种妇科病的表现。没病找病的人不仅笑话中有,而且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正从屡次来信看,你的心境近来似乎很不宁静。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一般人欢喜谈玄。你说烦恼,他便从"哲学辞典"里拖出"厌世主义悲观哲学"等等堂哉皇哉的字样来叙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觉如何?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知之,连我自己也莫名其  相似文献   

4.
有的人,看一眼,会觉得他挺聪明;有的人,看来看去,都觉得他生来就与“聪明”二字无缘。但他并非不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被一种外在的傻劲掩盖着,你无法一下子看出来。这种聪明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  相似文献   

5.
爱的逻辑     
爱的逻辑常常不合逻辑,它总是拿规范意义上的逻辑开涮。例如,规范意义上的“打”与“骂”总是恶煞煞的.可民间却偏偏有一句描写爱情的话叫“打是亲骂是爱”,自然,仅此一句,也就道出了爱的逻辑的博大精深.那么.爱的逻辑何样?爱的逻辑玄奥无比:冬天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觉得冷!夏天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觉得热!“把你架在火上烤三分钟,您会觉得象烤了三年,可让你在心上人旁边坐三年,你会觉得才坐了三分钟!”爱的逻辑喜欢“自相矛盾”:陪你逛街的那个女孩子其实早就累了,可她却偏偏笑眯眯地问:“你累了吗?”爱你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只有服从自然,才能支配自然”。我们既感到人的伟大又感到他的渺小和灾难。一个人有时觉得自己是处于世界的中心的地位,有时觉得与庞大世界对比之下却渺小得微不足道。人有时似乎是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的力量,但有时却成为它的玩物。可以想想自然是在怎样奴役我们的。死,通过各种各样的危险如房倒屋塌、雷电袭击等等总在等待着我们。即便把死撂到一边不提,一个人也要常患病。并且从另外一方面去看,人总要受感情的折磨:愤怒、悲哀和厌烦。所以,人是自然的玩物,他的虚有其表的力量使他走入了歧途。事实上,这种力量并不是属于他的;他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种力量但又丧  相似文献   

7.
又有一位主内的朋友,沮丧地说他再也不来教会了,果然其后再未见到他。他的理由是:刚来时觉得挺好,感到这里象一个爱的大家庭,久了便觉得越不是滋味,觉得挺复杂,有人不诚心,有人举止粗俗,有言行不一的,有拉帮结伙的,甚至有吵架动手的,于是他失望了。我明白他的心思,象他这样想的也不只他一个人,令他们不快的事情也多少存在。但是,这就象一个花园,远看花团锦簇,近看有些许杂草、败叶及病虫,但它们不能毁掉花园,在园丁的侍弄下,花园欣欣向荣,春天的脚步是挡不住的。教会也一样,进来的人并不是生  相似文献   

8.
金微 《天风》2003,(1):49-49
《天风》编辑部: 我们看了一盘录像,内容是讲道,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上帝是大神,我们是小神”,请问这种说法对吗?讲道的人还叫听道的人跟着他一起喊,“我们是小神”,台下的人都这么叫起来,就连我们看录像的人有的也叫起来,这样做可以吗? 江苏 程殿元 程殿元弟兄: 看了你的来信,我心里很难过,竟然有人在讲道中自  相似文献   

9.
从最简单的愿望出发,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向前走,永不停歇,你就会达到一个令你自己都吃惊的高度。一位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在谈到自己成长经历时有人问他,是不是从小就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科学家微笑着摇了摇头,他说其实小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科学,小时候的愿望简单得很:小时候在乡小念书,条件很差。教室,是破旧的寺庙改建的,课桌和椅子都是用泥巴垒成的。乡下孩子野得很,既贪玩又不肯好好念书。有一天代课老师说:“孩子们,好好念书将来考进城里,城里的桌椅可是光光亮亮的象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儿来!”听了老师的话,当时大为振…  相似文献   

10.
让爱播种     
人间需要爱,在爱的海洋里,爱,就象一滴滴水,汇聚成碧波的大海。爱象一棵棵小草,点缀着宇宙的美丽。 有很多人都说这个世界变的越来越冷漠,人人都想得到温情和帮助,那么清回想一下,你曾有过多少个笑脸,而又付出过多少爱意呢? 我记得有一位远道而来的教友,在上山朝拜圣母回来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要回城里去,却迷了方向,向一位经过这里的教友问路,这位教友微笑着说:“你跟我走吧”她把那个迷了方向的人带到公交车前让他上了车,并交上了一元钱,对司机说:“他迷了路要到城里去,请你帮助他。”这仅仅是一元钱,一个微笑,就解决了一个人的困难,改变了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1.
灵魂象     
著名心理学家C·G·荣格在进行人格研究时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原始意象,即灵魂象。这种灵魂象可以分为两种:(1)男子中有阴性灵魂象,(2)女子中有阳性灵魂象。这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理论。灵魂象既来自种族遗传,又来自个人和异性交往的经  相似文献   

12.
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亲切,遥远;一转身就能看见,却在忙碌中,几乎遗忘他的表情?  相似文献   

13.
一位语言学家说:“思想如果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话,那么语言也会反过来重塑我们的思想和信念,就像我们创造了上帝用他来解释一切神秘的存在,反过来,上帝又控制了创造者的灵魂,使我们对他充满敬畏。语言看似是由一些没有生命力的字词所组成,但她却是刮起心灵风暴的原动力。消极的语言会让人在这风暴中沉沦和毁灭,而积极的语言则让人产生内在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我小时候,由于父亲在外地工作了许多年,母亲对我又疏于管教,使我养成了许多坏毛病,打架、逃学、欺负女孩子、破坏课堂秩序等,可以说算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孩子。到了小学五年级的…  相似文献   

14.
晓镝: 你好!来信收到。你在信中问:是否应该以成就的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的大小?假如一个人所处的地位和条件都不如另一个人,因而成就也不如另一个人,但他的德性情操却比另一个人高尚,应该怎样评价这两  相似文献   

15.
追寻生命     
记得还是孩提的时候,春天和小伙伴们上山挖野菜。春寒乍暖的日子,在羊肠山道上累了,困了坐下歇一会儿。看着向阳的山石上从冬日里刚刚苏醒的蝼蚁开始忙碌着为生存奔波,只觉得好玩儿。在高中将要毕业的前夕不觉又体验到那群蝼蚁又在大脑里奔波着,于是想:忙什么呀!只不过瞬间的生命罢了。没意思。转念又一想,人的生命对于永恒的意识而言,也不是瞬间吗? 这种思虑曾一度在在我不脑萦绕。直到有一天我在《每日礼赞》中读到这一段“上主,人算什么,你对他如此关怀,世人又算什么,你对他如此眷爱,他的生命不过是一口气息,人的岁月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研究儒道两家汉语言学思想的诗性特征及其对汉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不论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汉语言以"象"为传意中介,"呈象"、"构象"是汉语言话语表达的核心机制,这充分显现了汉语的诗性特征。而汉字的象形又大都根植于自然的物象,就是这种人与自然的诗性关联既强化了"象"的隐喻述谓功能,同时也深化了汉语言的意蕴,使汉语言不仅仅是思想传达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不知不觉中,查理现在已不再是孤单脆弱的人了;这个懂得什么是希望的小女孩已经给他增添了一分勇气。他决不会有很大作为的,却还能够去从事法兰西有待于他的事业-加冕为王。我们将看到不久以后他就将她忘掉,他仅仅把她当作一件工具而已。贵族们、士兵们开始相信她了。贞德从人众中辨认出查理,认他为王,而且她还要从英国人手中把法兰西夺回来呢!就连多芬吧,他的话音已经变得清楚有力,目光也不廻避人了。大家都很惊奇;他有了命令,人们就遵行。於是他才觉得自己真是国王了。不过他内心深处却依然如故,在我们看去,他只不过象一个训练有素的  相似文献   

18.
传说,阿凡提经常捉弄欺压穷人的人,就连国王也不例外。这使国王非常生气,于是国王想借机除掉他。他找了一个理由,把阿凡提抓到宫里。在处死阿凡提前,国王让人分别在两个纸片上各写上一个“死”字,团成纸团,放到匣子中。然后国王惺惺惺地对阿凡提说:“尊敬的阿凡提,看在真主的面上,让你碰碰生死的运气。匣子里有写着‘生’或者‘死’两个阄,你可以任意摸出一个。摸出‘生’就放掉你,摸出‘死’就绞死你。清你动手吧!”国王“嘿”“嘿”奸笑着,觉得既表现了自己的仁慈,又达到了置阿凡提于死地的目的,不由洋洋自得。阿凡提敏锐…  相似文献   

19.
见过一些选样的人:他们面前好象总是有什么东西堵着、挡着,有人成功了,他觉得自己不行;有人失败了,他觉得这人太无能;有人高升了,他觉得这人一定用了什么手腕;有人受到一点欣赏,他又觉得这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这种人其实是在不停地和别人较劲,而这种较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些事,没必要给别人解释。尤其是那些不值得的人,为他们去解释,只会让所有的值得,变得一文不值。关键是,你解释了,他也未必能听进去。倘若他有听进去的耐心,就会有先行理解你的意愿。有些质疑,动机原本不纯净,对方是奔着看你的笑话去的,你一认真,就容易中圈套。真的没必要急着为谁去解释什么。有些事情,放一放,懂的人自然也就懂了。即便是动机邪恶的人,在你的慢条斯理中,也渐次偃旗息鼓。你不在乎,他也就觉得没意思了。有的人,只在需要你的时候,才想起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