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永田广志(1904—1947)诞生90周年。永田广志是日本战前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短短的20多年里撰著了各类著作53种,论文、译文140多篇,是一位多产的哲学家。永田在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提倡哲学的列宁阶段,在日本开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永田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日本哲学思想史。水田的一些著作也在中国翻译出版过,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今年又适逢永田广志诞生90周年…  相似文献   

2.
逻辑实证主义在二战后才被引入日本哲学学术界。在此过程中,赴日参加“美国研究研讨会”的美国哲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第一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20和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一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高质量的原创著作。第二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40和50年代,他们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教学,并继续发表分析哲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多年来,分析哲学一直被称为“科学哲学”,大意是指科学的哲学。它经常被批评为“非哲学”。然而,分析哲学改变了哲学讨论的风格,并使形成一种足以以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哲学思想和论点的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由中日两国五位哲学工作者合作编著,用中日二种文字同时出版的一部研究日本近代哲学的著作。书中所选的十位日本哲学家都是日本近代哲学史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哲学思想,可以说反映了日本近代哲学的基本面貌。西周、津田真道、福泽渝吉三位是明治初期日本启蒙哲学的代表,他们主要是介绍和引进西方近代哲学,总结了以儒教、佛教和神道教为核心的日本传统哲学,形成了与其时代相适合的日本近代启蒙哲学。进入明治时代则形成了以中江兆民为代表的唯物论哲学,中江兆民是唯物论哲学的开拓者和真正代表,有“东洋卢梭”之誉。  相似文献   

4.
杨思基 《学海》2002,(6):104-106
广松涉是日本原东京大学教授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日本新左翼运动的旗手。他以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己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献史料研究、文本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现代哲学的关系研究 ,以及结合现代科学及哲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作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并由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颇有建树。广松涉生前出版论著四十余部 ,发表论文数百篇 ,1 994年 5月因患癌症去世。但他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其主要著作有《广松涉文选》6卷和岩波书店于 1 996— 1 997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正>《道教在日本》作者:孙亦平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孙亦平教授作为东亚道教文化研究的拓荒者,用六年的时间著述了近百万字的《东亚道教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道教在东亚的发展与影响。现在,孙亦平教授的《道教在日本》又将我们的视线带入日本,去追寻中国道教在日本的发展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雷蒙·巴叶(Raymond Bayer),巴黎大学教授,哲学家和美学家。曾去美国作过报告。从1949年起患半身不遂症至1959年7月逝世时为止,他总共发表了三部著作:《试论美学中的方法》(1953);《从康德到现在的认识论与逻辑》(1954);《美学研究》(1956)。去年出版的《美学史》  相似文献   

7.
正自民国以来,我国道教研究在学术上比较薄弱,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学术界的努力,道教学术研究正在走向繁荣,其中孙亦平教授的道教研究尤其值得瞩目。2014年,孙亦平教授出版了大部头著作《东亚道教研究》~((1)),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东亚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它形成演化的历史,并揭示了它丰富的内涵,"开创出东亚道教研究崭新的局面"~((2)),它围绕道教,"以中国为中心,向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传播历史为  相似文献   

8.
董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35-135
《菊与刀》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出版的著作。这本著作深刻的揭示了日本其性格的矛盾性和文化的双重性。本文通过对这本著作的阅读,在日本的“忠”“孝”“耻”“恩”等方面论述日本文化的极端性。  相似文献   

9.
文化盛世中的巴赫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M.巴赫金(1895—1975)这位哲学家、美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如今已驰名全世界。他是人文科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人文科学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在研究他的创作。定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各种刊物专辑,巴赫金友人协会及其一本本专著,这些集中反映了西方人文科学家研究巴赫金遗产的情况。西方正出版和再版他的著作。日本已出版了8卷本的巴赫金文集。我国的巴赫金研究却大为逊色。巴赫金的某些著作已成为图书珍本。很少有人了解作为哲学家和独特的哲学美学创始人的巴赫金。 1989年10月在萨兰斯克市(该市“收容”了这位昔日的流放犯25年,并准许他担任教师——先是在师范学院,后来在莫尔多瓦国立大学)举办的巴赫金讲座是填补这项空白的最初尝试之一。1990年5月,中央电视台放映了影片《20世纪的预言  相似文献   

10.
美国马里兰州圣玛丽学院的哲学教授亨利·罗思文(Jr·Henry·Rostmont)是美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学生。他196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又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语言学的研究。1972年以来,他担任“东西方哲学杂志”的书评编辑工作。先后写作、编辑、翻译出版了四部著作,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中,书籍的编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以<全体新论>、<省身指掌>、<身理启蒙>、<体功学>以及日本的<生理>为例,探讨了我国早期生理学著作的编译特点以及演变历程.研究发现,早期我国的生理学著作实际上经历了开创、过渡、再到成熟的三个时期.这些著作对生理学最初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最重要的交流媒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日本马克思主义近来正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学界以及日本哲学学界的一个新话题。这一话题的直接起因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在出版的首批日本马克思主义译丛,本译丛不仅包括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性著作,即望月清司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田畑稔的  相似文献   

13.
沟口教授是当代日本研究中国哲学的著名哲学家,现任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东方学会”评议员,编辑委员等职。著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挫折和展开》、《李卓吾》、《儒教史》、《作为方法的中国》等。最近,我有幸就中国哲学有关问题拜访了他。他对许多问题作了回答。下面将主要内容笔录如下。 笔者:沟口教授,您专事中国哲学研究30余年,出版了不少重要著作。我想请您谈谈日本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哲学? 沟口:关于“日本人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哲学”,这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今年6月(1990年)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作《日本人为何研究中国》。此文发表在《新史学》第1卷第2期上。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著名东方哲学家、宗教学家黄心川先生30多年研究印度哲学的集大成之作《印度哲学通史》(上下册)由大象出版社于2014年7月出版,全书70万字,定价86元。该书将作者以前出版的三部著作《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印度近现代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和《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整合在一起,重新  相似文献   

15.
L·M·阿尔汉格尔斯基(1925—1982)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博士、教授。他生前曾任苏联哲学协会伦理学分会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他一生写了很多伦理学专著和论文,特别重视对伦理学范畴的研究。在1974年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教程》中,他写了专篇《价值哲学问题和伦理学范畴》,以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伦理学范畴。本以简要介绍他的这部著作中有关伦理学范畴的内容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6.
走访达米特教授王路迈克尔·达米特教授(1925~)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世界闻名的弗雷格研究专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弗雷格的语言哲学》(1973),《弗雷格哲学的解释》(1981),《分析哲学的起源》(1988),《数学的逻辑基础》(1991),《弗雷格和其他哲学家》(1991),《弗雷格的数学哲学》(1991),等等、著名哲学家艾耶不(A·J·Ayer)曾说,达米特的《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是“杰出的成就。它不仅对弗雷格的观点提出明晰的说明和大体上系统的描述,而且在由此产生的许多重要而困难的问题上展示了作者的许多深邃的洞见。该书以其诚实、严谨和锐敏的风格使达米特先生挤身于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之列”。对于这样一位哲学家,多年来我一直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1992年10月29日上午,我有幸专程到牛津达米特教授的家里拜访了他。达米特教授一开始就高度评价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认为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他说:“你只要一读这本书,就会被弗雷格杰出的思想所吸引。”对此我深表同感。我告诉他我已把这部著作从德文译为中文,并找到出版社。他听了很高兴,表示赞赏,并说,这著作很重要,已有多种译本,他就得到过一个意大利文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朋友饭野考宥,近托友人送我一本他与徐州师范学院罗其湘教授合著的《徐福——日本弥生文化的光辉》(日本东京书籍株式会社1988年出版),这是第一部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研究徐福的专著,它与中国最近出  相似文献   

18.
1984年7月30日是法国十八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纪念日,为了表彰这位对人类文化和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1984年定为“狄德罗年”。国际文化界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我国思想文化界同样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我国学者应邀参加了一些盛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术界举行关于狄德罗哲学思想的讨论会并发表了二十余篇纪念文章和学术论文,我国出版界1984年出版了一批有关狄德罗的著作。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法国作者安德列·比利《狄德罗传》的中译本。此外,商务印书馆还将出版法国哲学家亨利·勒费弗尔著的《狄德罗的著作与思想》和  相似文献   

19.
<正>《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是孙亦平教授所撰写的新作。近年来,孙教授将道教研究视野从中国扩大到整个东亚地区,创造性地提出"东亚道教"的概念,并撰写了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东亚道教的著作《东亚道教研究》,填补了学界"未曾有过整体性东亚研究的空白"。(1)《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是孙教授在此基础上对道教在日本列岛与韩国半岛的传播和发展所做的专题  相似文献   

20.
汤因比市民之会是研究英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世界文明史评论家而成立的一个学术团体。该会已成立19年。里前拥有会员300多人,多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还有30多家法人团体会员。每月举行一次讲演会、讨论会全学会有月刊。早在15年前,他们在世界上第一个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