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总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发刊词杨向奎(l·4)《管子·轻重》经济理论总体观寄语《管子学刊》周谷城(1 .7)戴金珊(3.20)《管子》学说的历史价值张岱年(1.了)《管子矛中桓、管遗闻铁事诸篇的研究《管子》研究小识巫宝三(1.9)张璋(3.26)谈谈“管子学”研究的方法论管、商异同论胡显中(4·3) 牛力达(l,王1)古代农村公社与管仲的“修旧法”《经言》作于我国考辨王兴业(4.12) —驳说管仲遗著考》胡家聪(1 .15)《管子》三十时节与二十四节气《齐语》与《小匡》李学勤(1·23)—再谈《玄宫》和《玄宫图》《管子》跋十七则李零(4…  相似文献   

2.
管子研究在西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对《管子》的评价和翻译的最初尝试是在十九世纪末期。主要是从威尔汉姆·格鲁勃(Wilhelm Grube)(《东方各地文献》第八卷:《中国文献史》,莱比锡1902年C.F.郎格斯出版社)、汉斯·乔治·冯·德·加布兰兹(Hans Georg von derGabelentz)(《日本研究社文集》1886年第五集:《管子哲学著作》,及《管子批判初备》,柏林普鲁士王国科学院会议报告,1892年2月18日全体会议,第127—152页)和查尔斯·约瑟夫·戴·哈莱兹(Charles Joseph de Harlez)(《亚洲杂志》1896年第Ⅸ期.  相似文献   

3.
所谓“管子学”,是从清代张佩纶所著《管子学》一书的书名借用来的。在我看,它比张佩纶的书,应该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内容。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管子》之书及其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管仲其人和《管子》其书的关系;(3)《管子》在先秦、两汉及后世的深远影响;(4)《管子》版本的流传、演变和校勘;(5)研究《管  相似文献   

4.
《管子·内业》篇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子》中的《内业》篇与《心术》(上、下)、《白心》一起被多数学者视为重要的哲学论文,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着力探讨这四篇的医学思想。(李似珍:《<管子>的哲学与医学思想》,《自然辨证法通讯》,1986年,第1期)甚至有人提出《内业》篇的“内业”“也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气功’”。(马非百:《<管子·内业>篇之精神学说及其他》,《管子学刊》1988年,第4期)笔者认为,在《内业》等四篇中,《内业》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以养生学为主题的医学专论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标题与作者之间用“\”隔开,括号内数字前为总期数,后为页码数)《管子》的君臣观初探\裴传永 孙希国(43·5)《管子》在科技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刘青泉(43·10)《管子》法律思想初探\宋玉顺(44·5)《管子·宙合》辨析\李志超(44·10)论管仲的法律思想对齐国法治的影响\赵玉环 张迎秀(45·5)《管子》一书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居民管理\于云翰(45·10)《管子》水本原论渊源与其内在矛盾探析\陈红兵(45·15)《管子》的朴素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朱松美(46·5)从丹道学角度揭示《管子》的气论思想\王连瀛(46·10)称霸有…  相似文献   

6.
《管子》书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政治、军事、哲学思想,涉及封建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但《管子》的管理理论还没引起人们充分注意。本文试图从“激励”——通俗地说,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一侧面,对《管子》的管理理论作一点初步探索。一、《管子》激励理论概述(一)基本前提《管子》谈激励,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令顺民心”。《管子》认为,“辟则惠,闭则颣”。(《乘马》,以下凡引《管子》,只注篇名)(颣:戾,悖逆)对人越是疏导,他就越  相似文献   

7.
《管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白心》)。“名正法备”是《管子》名法思想的最高概括,也是《管子》学说的重心所在。本文拟分名正、法备及二者关系三点来论述《管子》的名法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管子》书非管仲作之原因晋博玄曰:“管仲之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轻重》篇尤复鄙俗。”(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引)唐孔颖达亦曰:“世有《管子》书者,或是后人所录。” (《十三经注疏》本《春秋正义》,《左传·庄公九年》)杜佑指略序曰:“其书载管仲将没对桓公之语,疑后人续之。”(王先谦校刊《衢州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一引)宋代学者,发现更多之疑问,非但认为《管子》非管仲所作,且更大胆地推测其为何时何  相似文献   

9.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总 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管子研究·论法家先驱者管仲的出现徐喜辰强权政治家管仲宣兆琦管仲学派伦理思想的特色及其成因 陈升《管子》书作者〔台湾〕徐汉昌《管子》“乘马”释义李学勤《乘马》篇考证李曦谈《管子·八观》有感夏普论《管子》的重数思想周瀚光《管子》的军事思想初探哀德金论《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 曹旭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李存山《轻重》篇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周乾滞《管子》的本末观胡显中“相地而衰征”考辨李衡梅《管子》人才思想笔谈李德明 宋锦秀张雅琴《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探…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管子》研究回顾 本世纪以来,从宏观纵向的视角来看,《管子》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情形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00~1949年。这一时期共出版、发表有关《管子》研究的专著与论文60多篇,其中专著主要有黄汉的《管子经济思想》,俞寰澄的《管子之统制经济》,梁启超的《管子传》,罗根泽的《管子探源》,王毓瑚的《管仲》等。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管子》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原著注释。其中经济思想研究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史学家大都承认,《管子》一书,并不是管仲所作,而是我国战国以迄秦、汉以来的一部诸子集成。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七略》说:“《管子》十八篇,在法家”;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把它列入道家,共八十六篇;现在通行本《管子》卷首的刘向《校录序》说,他校雠了关于《管子》的书有五百六十四篇之多,除去重复的四百八十四篇,定为八十六篇(数目并不相符)。《校录序》的说法虽然和《汉志》的篇数相  相似文献   

12.
一郭沫若同志在《宋钘尹文遗著考》(收入《青铜时代》)和《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收入《十批判书》)中,对《管子》书的《心术》上下、《白心》、《内心》等四篇进行了考证,认为它们是宋钘、尹文的著作。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管子》四篇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尹文的思想虽有相似之词句,但意义并不符合。笔者不揣浅陋,于此再列《管子》四篇与宋尹思想不合之处有二:其一,《荀子·非十  相似文献   

13.
由陈庆照、李障天注释的《管子房注释解》 (下称《释解》)已由齐鲁书社出版。《管子》非一时成书 ,在古籍中最早提到《管子》的是《韩非子·王蠹篇》 :“今境内之民皆言治 ,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获得三条信息 :一是在韩非那个时期 ,治理国家的都会以商、管之法作为理论证明 ;二是《管子》之论法在当时很普遍地被大众所接受 ;三是管子的文章对时人来说并不难读。管子的文章在汉刘向以前是以散篇形式流传在民间的 ,至多是分专集形式出现 ,流传很广 ,影响颇大 ,但篇目重复 ,多古字、内容有异。后经刘向校雠 ,删除其重…  相似文献   

14.
论《管子》中的“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管子》书中,“度”字屡屡出现。据台北1970年出版的《管子引得》的统计,全书中出现131次。其使用频率之高,引人注目。根据研究的结果,把《管子》书中“度”字的不同意义梳理如下:第一,法度、制度、准则(名词,读音 dǜ)。根据《说文》的解释:“度,法制。”又据《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鬻于市”。“度”字又可作为标准解。例如:  相似文献   

15.
今本《管子》有多篇亡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堂书钞》对《管子》的引用情况,对其亡佚时间进行探讨,认为:《管子》佚篇的亡佚不是一次性的,在南北朝后期,《管子》的部分内容亡佚;隋末唐初,《管子》又损失了一些篇章,《管子》佚篇全部亡佚。  相似文献   

16.
《管子》是管仲及其学派的作品。早在二千余年前,司马迁就根据《管子》之书指出过,管仲“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史记·管晏列传》)这段话含义有二,一是认为《管子》书中蕴藏了丰富的辩证法,二是这种辩证法与治政活动紧密相联。可以说,司马迁的以上评论较为准确地把握了《管子》辩证法的特征。本文试图对《管子》的辩证法(包括思想与方法二方面)作具体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管子·侈靡》篇素称难读。明刘绩言“此篇多错简,不可读”(《管子补注》),朱长春言“《侈靡》大奇,宿儒难解”(《管子榷》)。郭沫若先生《管子集校》对其文通篇校理,又撰长文《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后收入《奴隶制时代》一书)分析剖判,辟路蓝缕之功卓然可鉴。然笔者对郭老《侈靡》篇作于公元前190年前后的西汉  相似文献   

18.
《管子》中的精气论及其历史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名为《管子》,却并非管仲一人所著,其思想内容十分庞杂,上自春秋,下迄战国的社会生活,书中都有反映。诚如南宋叶适所指出的:“《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莫知谁所为。”(《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五)但经历代学者  相似文献   

19.
《管子》的思想,主要为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治国的理论,体现了这一新兴阶级“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下引《管子》,只注篇名)和“化故从新”(《侈靡》)的革新进取精神。就其教育思想而言,很明显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其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研究《管子》古代版本,不可忽略书前刘向所写的《管子叙录》。《叙录》乃刘向给汉成帝所上奏书,写道:“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大臣向言: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卜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复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杀青而书可缮写也。……”(按:其下概述《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管仲传,不再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