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1997,(3):46-47
湖南省两会大力培训 义工传道人员 湖南省教会堂点大部分处在广大农村,而在80%的农村信徒中教牧人员严重不足,“庄稼多,做工的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培养新一代传道人,成为当务之急。省圣经学校自1990年恢复后,逐步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9,(11)
<正>编者按:教牧人员应有怎样的追求、如何成为信徒的榜样,圣经中便有据可循,从使徒保罗的谆谆教导到彼得的"灵程八步",为今日的教牧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借鉴。本期我们继续邀请几位牧者同工,从圣经真理出发,探讨教牧人员如何在侍奉实践上不断学习,成为教会的好管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9,(12)
<正>奉献精神是基督教的传家宝,也是教牧人员的人生价值教牧人员是"领头羊",是信徒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教牧人员不仅要以口传道,还要以身作则、以行证道。教牧人员不仅是教会人,也是社会人,所以教牧人员也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根据圣经的教导,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教牧人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教牧人员要以生活彰显内在灵命,用行为见证自己所传的道在新时代的今天,教牧人员的行为规范越来越重要,教牧人员不仅要能说,也要能行,要成为引领信徒的垂范,让属天的生命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促进牧养实践化、行为规范化,以日常生活的举止行为折射出信仰的光芒,散发出基督的馨香之气。圣经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  相似文献   

5.
肖安平 《天风》2006,(7):34-35
作为牧范,教牧人员不仅在灵性上, 而且在道德上、生活上要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是供应羊群灵命需要,带领信徒过好实际生活的牧羊人, 就当效法基督,成为“好牧人”。今天中国教会要想让信徒的生活过得更好,更荣耀主,提高他们的素质, 就应该首先提高带领信徒的教牧人员之灵性、道德等各方面水平和素质。因此为了建设好中国教会,牧养好羊群,树立形象,教牧人员就应该不停地加强学习,追求、操练和提高属灵知识,特别是在各种挑战和试探面前,要经得起考验,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和灵性修养,进一步完善自己,见证主,荣耀主。下面我就重点谈一谈教牧人员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董延奎 《天风》2023,(9):46-47
<正>上帝设立日有昼夜,月有朔望,年有四季,为天地万物、宇宙万象创建和谐,谱就韵律。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被造,且有灵,宇宙万物都有神创造的规律,教牧人员应存敬畏之心回应上帝的创造,建立教牧人员的韵律生活。教牧人员普遍有较高的劳动强度和较大的牧养压力,查经证道、信徒探访、红白两事、教会圣礼,频率高场次多,面对教会的事工安排和信徒的信仰需求,常感身心疲惫,灵命匮乏。似乎每天忙忙碌碌而又一无所成。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很多教牧人员的感叹。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4,(11):46-47
漳州举行教牧人员和两会负责同工退修会 福建漳州市两会为了不断提高教牧人员和负责同工的灵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广大信徒提高灵性。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9月11日至12日,中国基督教教牧人员行为规范座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顾梦飞同工出席座谈会。来自全国多地的牧者、同工就如何规范新时代我国基督教教牧人员行为,发挥教牧人员在坚持正信正行、牧养群羊、服  相似文献   

9.
中外教会历史说明,教会健康发展与教牧同工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教会的复兴祈望神兴起大批优秀的教牧同工。现实的近况:1.从数量上看:"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尽管这三十年各地神学院校、培训中心竭尽全力,培养了许多神学人才,但与需要量相比仍有杯水车薪之嫌。近几年不少地方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但也有些地方却是青黄不接。2.教会事工日益繁重,教牧人员往往"上至海陆空、下到阴沟洞",事无巨细包括牧养、行政甚至工程等工作都需要教牧人员兼顾,以致教牧人员所有时间全被教会事务占据,未能有时间好好培育灵命,更没时间顾及家庭需要。休息对教牧人员来说几乎被看为"体贴肉体"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0.
王雪 《天风》2008,(16):34-36
随着中国教会的发展一一新兴教会不断涌现,信徒人数持续增长,中国教会的教牧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教牧人员在各地教会的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担当着多种事奉工作。广义上的教牧人员应包括圣职人员(如:牧师、长老等)和其他教职人员(如:神学毕业生、义工等)。我们通常把同在教会中做事奉工作的教牧人员称为“同工”,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8,(17):38-39
一.历史沿革 陕西圣经学校,其前身是1983年开始举办的省级一年制的教牧人员培训班.当时面对百废待兴的教会事工,教会人才却严重缺乏,陕西省老一辈教牧同工认识到抓紧培养教会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1983年借址三原教会创办了陕西省教牧人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1)
<正>教会要传讲纯正的道,讲道事关教会的兴衰。信徒的生命光景是刚强茁壮还是软弱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充足而有效的灵粮供应。讲道是教牧人员的荣耀,如何对不同的人传讲并讲好永不改变的真道,实在是件大不易的事,也应成为教牧人员毕生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9,(12)
<正>编者按:这三期的众议苑,我们讨论了有关教牧人员行为规范的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教牧人员注意。教会是否健康,关键之一是教牧人员是否健康。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健康发展、有好见证的教会一定有一批同心合意、充满热情、积极阳光的牧者。中国教会要在自己的处境中得以成长,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牧人员队伍。希望这些讨论能继续走向深入,激发广大教牧人员在爱中建立自己,凡事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督教教职牧养人员通称‘教牧’。~([1])教牧是我国基督教信仰生活和教会行政管理的重要成员。教牧的体质状态和灵命境况直接关系到他们所牧养的群体和个人的信仰内涵与工作效率。本文通过海内外文献期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等,分析了教牧身、心、灵等方面的整全生命成长和教牧心、性、意、力的运行规律,旨在引领中国基督教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处境中,渐渐趋近基督教中国化,尤其是教牧灵修生活中国化,并促进教牧与神、与己、与群体、与世界的和谐韵律关系,使教会成为教会、社会和个人的祝福。  相似文献   

16.
赵秋芬 《天风》2010,(10):34-34
云南省昆明市基督教培训中心首届两年制神学专科班开学典礼暨感恩礼拜于2010年9月5日,在昆明市基督教中心教堂举行。神学专科班的开设将进一步提高教牧人员的素质,为昆明教会的教牧人员培养、选拔、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主体是中国教会,教牧人员素养的自我培育是其中的关键。结合"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能起作用"的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都有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基督教中国化要求我们每一位教牧人员要心中有国,情系同胞;心中有尺,依法办教;心中有羊,群羊榜样;心中有灵,智慧导引。牧者要带领教会与祖国荣辱与共,与人民血脉相连,与群羊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教会的现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致把农村教会办好,现提出几点意见,以供交流。 1、稳定、壮大教牧人员队伍,发挥其在教会中的特殊作用 自古以来,教牧人员在教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今天农村教牧人员队伍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教牧人员奇缺仍然存在。我们除希望神学院校不断培养输送人员进入  相似文献   

19.
陈孝浪 《天风》2002,(7):48-49
教牧神学是属于实用神学或实践神学里的一类,是对教牧人员及牧养工作而进行思考或研究的一门学问。健康的教牧神学是教会生存与复兴的保证,研究教牧神学必须要以圣经的教导为原则,并且要适应时代,合乎国情,因为教牧神学会因时代或国情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教会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代,其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中国教牧神学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教会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里生存与发展;才能引导信徒走独立自主、自办教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9,(6)
<正>六月中国基督教华东片区骨干教牧人员培训班在合肥开班(本刊讯黄幸平供稿)2019年4月23日至26日,中国基督教华东片区骨干教牧人员培训班在安徽省合肥市开班,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单渭祥牧师主持开幕式,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牧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