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一浮从证成六艺之人的目的出发,辨析了具体艺术和六艺之道的关系,强调了将六艺之道作为艺术理念渗透在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原则及其实践中,并就诗歌、书法、绘画、篆刻等主要艺术形式的美育功能作了深入的阐述和论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简在建立起自己的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本体之后,继而展开了自己的心学工夫论。为此,他首先确立了自己的以"意起"为标准的善恶观。杨简认为"意"是心之起,"意"起则心蔽,心蔽则恶生。既然意起生恶,那么阻止恶产生的方法自然就是"毋意"。而要"毋意",杨简认为只有依靠不借助言辞的直觉。杨简的直觉是指没有任何心理变化,也不需要借助任何中介而直接把握本心的方法。进而,杨简认为直觉"毋意"还只是阻止恶产生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体认至纯至善的心的本体,并与之同一。至此,杨简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终极修养观:明心靠反观,即通过回思反省,达到整全性的复视和体认至纯至善完满自得的心。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马一浮从义理与名相的关系入手,对儒释道的传统范畴进行梳理和归纳,涉及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等层面,对理气、知能、止观等作了新的论证与阐释,在现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马一浮的“六艺论”系统建构了“六经皆理”的思想体系。作为六艺论的整体纲领和根本原理,马一浮的易学思想直承伊川、朱子,同样具足了其六艺论的系统性特质,可以在“本体”“工夫”“境界”的理论框架中得到深切著明的呈现。他建构了理本体的易学本体论、以言行为中心的学易工夫论和易道十大的境界论。马氏易学彰显了易学在六艺之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会通了宋明理学和经学两大学术传统,并在儒佛会通的视域下理性、系统地统合且呈现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性义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学术面临全面转型。在新的知识分类和学科规制中,《诗》学被摒出哲学门外、划归文学门类,独马一浮明确地把《诗》学置于六艺之学最为本始、最为枢要的位置,认为“诗”是六艺之本、六艺之总、六艺之先,并第一次系统性提出“诗教主仁”“以诗说理(以诗说法)”“以感为体”等命题,阐发了《诗》学的本体、功用和从体起用的内在原理,揭示了《诗》学在中国哲学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和地位,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类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和不幸全部源于自身的无明烦恼,烦恼是人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信心",也就是人类不相信自己内心的能力与潜能,只相信外在的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佛教以心为首、以心为本,修习佛法便是一个育心的完整过程,具体步骤即是"闻→思→修"。人心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革新文化和提升道德,这就是心文明。心文明意味着一场人类自我的革旧图新,一次精神生命的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7.
“理和气是道学中两个最重要的范畴”①,基本上可说是包括朱熹理学在内的整个宋明理学的形上学基础。朱熹对理、气与礼乐在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的联系,及其在礼学体系中的意义的认识,则构成了他的礼学形上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并且由之在其礼学和理学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二者在哲学基础方面具有了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聚焦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之间存在明显断裂的现象,借鉴涂尔干提出的社会失范(anomie)概念,来理解在日益非人格化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现代主义、享乐主义、大众文化和多元价值所造成的文化矛盾、信仰危机和道德失落等问题;探讨在传统宗教价值衰落之际,现代人找回信仰的根基和归宿,并重塑文化聚合力的种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受女真族封建统治的影响,金代经学的发展缺少系统性与规范性。与同期并存的宋代经学相比,其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赵秉文、王若虚、李纯甫等学者的努力下,金代经学在实践中仍具有一定的建树,如以多重视角重新审视儒家经典解释形上学,公开确立儒释道三教合流解经方法论,突出经典解读中的"尚中"意识,沟通经学、史学,让"经史一体"成为可能等。基于独特的生长环境,金代经学的发展时常与"象数学"交织在一起,经学论述中常关注夷夏关系,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并存等。无疑,这些内容引人关注,极具学术探讨意义,进而也成为了金代经学自身最为鲜明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对于"朱子学"概念的厘定和把握,必须区分其学说体系的历史开展的时空层面与其学说义理自身的逻辑开展层面,并从这样两个层面来全面地阐发之。通过对"朱子学"的创立与发展的主体,以及时空演化与历史开展的分析、考察,"朱子学"的创立与发展其主体实际上不仅仅限于朱熹个人,也包括朱子门人与后学,远至近现代对于朱子学的继承和阐扬多有助缘的朱子学者都应当被纳入到这一范畴里面。"朱子学"外延影响范围也不仅局限于中国,而且及于全世界。又由"朱子学"作为一门蕴涵无穷思想和精神智慧的学问,更显发出作为一门体系学问所具有的发展性与多学科综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马金鹏(1913-2001)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回族学者、翻译家。在他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一段担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经历,本文向大家讲述的就是他在上海担任教长期间与新中国首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之间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12.
面对佛道之学的挑战,宋初儒者认识到必须弥补儒学心性论的缺陷,建立起与佛道之学相颉颃的心性理论。为此,他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心性论领域,展开心性理论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中庸》、《孟子》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论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四书》成为儒家重要的思想学术资源,不同思想倾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四书》进行了阐释、利用与发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书》学。  相似文献   

13.
所谓生态问题,在佛教看来,实际上就是一个共业的问题。人间社会共同的造业方式,由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直接影响,已经从以往相对分散的方式,转变为相对集中的方式,其所感召的果报也呈现出共同受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16.
无相是牟宗三美学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旨在建构一种不同于康德的新的合一方式。但牟宗三以"放得下"论证无相的过程逻辑上有其疏漏之处。"放得下"只能证明"审美而无审美之相",不能证明"审美而美无美相"。牟宗三以"放得下"论无相进而建构相即式合一的合理性亟待商榷。  相似文献   

17.
从张岱年先生关于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两元论分析入手,说明张载的性两元论主要是就事实存在而言,在价值评价的角度,张载根本否定气质之性的意义,而天地之性为善亦取决于变化气质而善反的工夫。人由二性(善恶混)而走向一性(善性),是在德与气交相胜的过程中实现的,说到底只是一性的互为胜负。"一于气"的性之两元也可以在一气一性的意义上予以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史》2014,(3):F0003-F0003
冯友兰遗言说“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在近些年大陆儒学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义如何登场,成为学术界热切关注的一个问题。陈来教授的新著《仁学本体论》是对两千多年来仁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以儒家式的、中国式的哲学建构,回应了当代儒学以及中国哲学理论建构的时代问题。本书是当代儒学复兴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新儒家牟宗三以康德作为会通儒家与西方思想的桥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由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思想完全否定情感在道德基础中的地位,相对而言,在道德哲学的基础方面,儒家道德思想与康德实践理性的共同点反而不及与休谟经验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共同点多,彼此沟通的难度也更大。实际上,原始儒家道德思想的建构有其独特的路径,就是情理合一,其成熟形态则是孟子的心性论。从《性自命出》的"道始于情"而"终于义",经过《五行》篇"形于内"的探索,原始儒家道德思想发展为孟子的以四端说四德,性、心、情理合一,以心性论完成了情、理合一,成为儒家道德理性的典型形态,进而为工夫论奠定了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20.
《韩非子》蕴含着中国古代典型的治理逻辑,君主以治人而非治事为核心。为了帮助君主去蔽求真、获得关于人的政治真实,韩非设计了操控性从弱到强的知人之术,在以无求真、以有求真、以真求真、以假求真四种方法中,既有值得今日借鉴的无为而治、广开言路,也有至今仍有影响、值得警惕的君主诈伪。君主逐渐加强的政治操控导致臣属心理和行为发生扭曲,他们由规则依附转向人身依附,不再以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以迎合君主为己任,这在今日制度建设中要予以抛弃。韩非的知人之术本欲维护政治秩序,却在强力控制中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