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仁,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民族历代思想家对人际关系的沉思和伦理道德的调适。从“孔子贵仁”,到孟子“仁政”,再到朱子“仁统四端”,直到近代康有为、谭嗣同论仁,都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追踪时代的脉动,不断更新其内容。从发展形式上观察,中华仁学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新陈代谢的而非一成不变的。孔孟儒家的仁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意义上的仁,而康有为论仁尤其是谭嗣同著《仁学》一书则是把儒学近代化,用近代价值观念对古代儒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和重建,把儒学的思想核心仁从传统引入现代。从仁思想发展的价值取向总体上判断,康有为谭嗣同对仁的新解说,标志着中国古典仁思想的终结和近代仁思想的形成。本文把康有为谭嗣同的仁思想称之为“新仁学”,以区别于前此的中世纪“旧仁学”,并从本质与特征上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演绎,以便从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审视它推动中华民族价值观念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以太”是纯粹精神性的概念吗? (甲)谭嗣同的“以太”概念的特征(乙)“以太”与“仁”的关系(丙)“以太”与“心力”的关系(二)是主观唯心主义吗?(三)是“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吗?(四)阶级特征是甚么?(五)小结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觉得我们与孙长江先生的争论,具有着方法论上的意义:是具体分析问题呢,还是采取某种套公式从定义出发之类的简单的办法?下面拟就有关谭氏哲学的几个问题和与孙先生的主要分歧之处,具体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3.
作为晚清思想界的“一颗管星”(梁启超语),谭嗣同毕生最为光芒万丈之处就是他的死。背逆于中国常见的重生传统,他豪迈地唱着“我自横刀向天笑”,视死如归,舍生成仁,为五千年中国历史所罕见,人称“为国流血第一烈士”(梁启超语,见《仁学序》,转自《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蔡尚思、方行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2页。)一百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追思谭嗣同的成仁实践,依然是那样荡气回肠。谭嗣同本可以不死,但他自觉地选择了死,缘由何在?这是与他的成仁理念分不开的,本文即从心理、哲学、宗教、道德四个层面对此作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铭枢(1886-1965)广东合浦人,字真如,毕业于保定军校,是十九路军缔造者,1932年淤沪抗战威震一时。他18岁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在《民报》(同盟会宣传刊)中看到谭嗣同著《仁学》共二章,由梁启超在日本印行、书中认定:“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放唯识”,并以仁以道为要义。抨击封建统治专制,号召“冲决网罗”提倡学习西方国家政治经济,陈阅后省悟人生有新的天地,就是以这因缘才引得“佛’年萌芽,故字真如。在第二次革命失败、亡命日本时,住到桂伯华(江西人)先生处听讲佛学,从此对佛教产生相当感情,而对…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以来,曾发表不少文章,从哲学上评论谭嗣同的仁学,有的认为是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唯心主义,有的认为有唯物也有唯心。本文则试图从谭嗣同仁学本义上,探讨一下它在近代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与意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6.
谭嗣同与杨仁山及金陵刻经处的内在关系到底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笔者1994学曾作《仁学注析》,今年作《杨仁山评传》,颇有一些新的发现。谨列如下,以供学者指正。杨仁山与谭嗣同相识时,已是50多了,而谭嗣同则是32岁,为什么他俩一见如故,而成了忘年之交呢?其一,他俩在性格与学识观点上居多契合之处,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杨仁山居士事略》说仁山“性任快”,而谭嗣同则生来就具豪侠精神,乃至在他的《仁学自叙》中亦力主“任侠”。其次,杨仁山一生好奇书,精制造,亦长于诗词,而“雅不喜举子业”;而嗣同虽六次参加乡试,均是迫于…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如果说他那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忱,总是受到后人的交口称誉,那么,对他的以《仁学》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却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多的分歧。建国以来,许多哲学史工作者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按照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线索来考察谭嗣同哲学,并在五、六十年代展开过颇为热烈的学术争论,推动了  相似文献   

8.
谭嗣同的“仁学”是一个极其矛盾复杂,五光十色的混合体,“以太”是这混合体中一个细胞。关于“以太”的性质,哲学界历有争论。最近冯友兰先生《论谭嗣同》一文,肯定“以太”的物质性,认为谭氏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他的说明比较详尽。但我和他有不同的看法。特写出来请冯先生和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不仅是在诠释最宽泛意义的理论行为时才依据意向概念,而且也可以借助于这个概念而将更多的哲学清晰性引入实践和伦理领域。”(黑尔德,第74页)在胡塞尔那里,意向性概念用于研究“意识的意向性”,而在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那里,这一概念则用于研究“此在的在世”和“身体的意向性”。本文的思考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胡塞尔“意识的意向性”概念出发,解释为什么这个概念对整个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隐含着困难——“纯粹意识的意向性”不能让我们真正面向世界,不能真正解决心物关系问题;第二部分认为,尽管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  相似文献   

10.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0,23(2):246-247
谭嗣同 ( 1 865— 1 898) ,字复生 ,号壮飞 ,戊戌变法时期激进的理论家。他思想深刻 ,在许多领域都颇多建树 ,其中也包括心理学。本文是对谭嗣同心理学思想的探讨。1 纷繁复杂的认知心理思想谭嗣同在大量吸收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对人类认知的思考有更多的科学成分 ,其认识论具有反映论色彩。例如 ,他认为 ,脑是心理的器官。脑有复杂的结构。脑活动的本质是电活动 ,脑气筋象电线遍布全体。一旦物与人体相切 ,电线即传信息于脑 ,脑产生感觉。脑还是思维的器官。人的意识是“大脑之用”。谭嗣同的这些观点已经接近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他还认…  相似文献   

11.
道伟 《法音》2005,(10):33-38
台湾圣严法师曾在勖勉中华佛学研究所同仁的开示中说过:“要立志做一个宗教家,而不只是一个佛学研究者。但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家,必须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这也就是强调,“佛学研究”与“佛法修持”其实并不冲突。作为佛弟子,不仅要成为一个“佛学的研究者”,更应是“佛法的修持者”。这意味着我们不光要从事佛学研究,更要有担当,成为一位优秀的“佛教宗教家”。本文就是以这样的角度说明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之间存在着“本末体用”互补相资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尝试依留日的修学见闻,尝试探讨中国佛教现代化开展中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的双重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仁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的仁学,是上承先秦儒家仁学、下启宋明儒家仁学的中心环节,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值得作一认真深入的研究。 一 “仁”这个概念。早在儒家学说创立几百年前,就在社会上比较广泛地使用了。当时,它主要是被用作一种对有善良品德的人们的赞美之词。孔子最早把它系统化,并发展为“仁学”,使之成为他的学说的核心思想。但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学家,却赋予“仁”  相似文献   

13.
《诗经》在孔子仁学建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在孔子仁学建构中的作用李蹊本文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佐证,论定《诗经》中出现的两处“仁”字的初义为男女之爱、夫妇之亲,进而论证孔子以《诗经》为建构仁学体系的基础,并把《诗经》作为传播仁的精神的载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提炼、升...  相似文献   

14.
陈鹏 《哲学动态》2023,(6):23-30+127
现代仁学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是在现代生活世界中重建一个以道德为统摄(仁体统摄)的文化人生系统,还是只将道德作为文化人生的某个特殊的部分或领域。因此,现代仁学的开展中关于道德“本体性”强弱的思想线索有二:一是仁之本体性的“扩展”方向,二是仁之本体性的“收敛”方向。冯友兰明确否定在宇宙本体论的意义上讲道德,甚至肯定一个“非道德”的生活领域。牟宗三致力于道德形上学的建构,认为仁体既是道德(狭义)的根据,也是一切存在的根据,此乃“一本仁学”之极致。杜维明所建立的“精神人文主义”虽主张存有连续中的精神性,但其仁学收敛于“修身的人学”。现代仁学的“扩展”与“收敛”形成了多元化的儒学开展。  相似文献   

15.
佛学名词中有“想蕴”、“想心所”。佛教学者多认为想即观念。我在《精神的试析》一文(见本刊1981年第三期)中亦说“想,约当观念”。这实际是不符合原义的。《成唯识论》卷三:“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境,外境。佛学认为眼意二识,在接触外境(境为第八识相分,对前六识说,名之为外)时,不能直接认识外境;皆是由与二识相应的想心所,分别以境为质,摄取影像,作为二识认识的内容。“境”是本质相分,疏所缘缘;“像”是影像相分,亲所缘缘。这与我们的生活常识,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因为生活常识认为识是能直接认识外境的,根本不承认“于境取像”的理论。笔者是学佛学的,想根据佛学的原理发表一些不够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30岁前后接触基督教,与傅兰雅、马尚德、李提摩太等传教士交往,从基督教思想中吸收了许多观念。在他看来,孔、佛、耶三教完全能够会通,而且基督教、孔教与佛教将会依次盛行。他对孔教充满信心,希望孔教更加宗教化,并且效仿基督教来传播孔教、改革孔教。基督教思想对《仁学》的建构有重要意义,除从中引入"以太"概念外,他还将"灵魂"概念引入"仁学"体系,加深了对"仁"的思想阐发;引入"博爱"与"平等"的观念,形成"仁-通-平等"的这一"仁学"体系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龚自珍和他的《发大心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其间各种政治主张、派别此起彼伏,政治革新的浪潮愈演愈烈。伴随着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知识界,除了“中学为体”、“通经致用”与“采西学”、“借法自强”这两大主流思潮外,还出现了一个独特又影响甚深的文化现象,即佛教文化的复兴。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明确指出:“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特别是“‘今文学家’多兼治佛学”。事实上,无论是龚自珍、魏源,还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章太炎等,都曾认真研修,积极倡导佛学。他们一致认为“佛教济世之方”可与“世间法…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谭嗣同思想学术研讨会述要绍村(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00732)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性意义已经世所公认,除了康有为、梁启超之外,谭嗣同在维新变法中的重要性一直被人们所肯定。首先其代表作《仁学》可以看作是维新变法的宣言书;其次他那段“各...  相似文献   

19.
谭嗣同在其“仁学”中表达了“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从表面来看,这是对宋明理学万物一体论的继承和发展,但实际上两者有着重要差别。在理论面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主要指向道德主体经过修养所达到的主观精神境界,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主要是在“以太”“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的客观存有层面进行阐述。在价值指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始终坚持“仁”的特殊性和差等性,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将“仁”理解为消除人我之别的无差别平等。造成两者上述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宇宙论根据的不同:理学的万物一体论是建立在宇宙造化生生不息的基础上的,差异性是造化之必然,也是统一性之前提;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以均质无差别的“以太”作为宇宙本原,由此无差别同一才是宇宙的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戴亚尔的《人的现象》一书分析和评选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本支第一部分概述他的“进化论”思想,第二部分把戴亚尔的一些主要观点与一些哲学流派相比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断定,戴亚尔虽然大量研究自然科学,但从其关心人的生活来看,无宁说他是个哲学家。戴亚尔的观点是:“进化是经过人来实现的,……人的命运只能是精神”。戴亚尔的“进化论”是有目的的进化论,是直线生成论。他认为:人类的出现,说明进化到了顶点。人的进化是“由先行的运动所准备的”,但是“人类化的过程一直不断地继续下去”,最后“朝向社会化和全球化发展”,“这样,距离消失了,人种的障碍消灭了,地球统一起来了”。这最后的境界,“就是‘超意识’和‘超个人’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个人意识通过爱而融会贯通了”。换言之,据戴亚尔看来,紧接着人的现象,就是基督教的现象,因为唯有基督教,才能“把全人类聚集在同一的爱的周围”。第二部分包括:(1)唯物主义反对戴亚尔,但现代修正主义者对他表示好感,认为戴亚尔在物质、历史等概念上,与马克思、恩格斯“有相似之处”。但是作者根本反对这种看法。(2)他与柏格森比较,表面相似,实质不同。戴亚尔认为事物进化的前后有“连带关系”,柏格森则强调“纯粹的变”。(3)戴亚尔不懂得黑格尔辩证法中否定的万能,但“他们两人都认为,人类是向一个极点迈进,这个极点将把一切意识集合在一起而不破坏它们”。(4)戴亚尔研究现象,托马斯主义研究本体。虽然戴亚尔在最后给基督教留有余地,不过由于他缺乏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差别的分析,所以作者结论说,戴亚尔是神秘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