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不久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八大城市的统计,在受理的离婚案件中,有“第三者”插足的约占40%至50%。第三者问题已日益为社会所瞩目。法学界、社会学界、伦理学界都曾对此进行过热烈讨论,由于在婚姻关系中“第三者”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至今认识不统一。  相似文献   

2.
第三者插足的法律制控社会对第三者插足问题的评判主要停留于道德的层面,而舆论对于目前这种呈上升之势的婚变行为的道德调控确实又显得过于宽容。透视这一问题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不道德行为几乎是与不法行为相伴而行,不道德问题也就折射出法律问题。值得指出的...  相似文献   

3.
“情人现象”研究述评孟兰芬(一)情人现象在当今社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情人”的特定称谓在西方很早就流行起来。而在中国却有一个演变过程,最早称为“通奸”,80年代初称为“第三者插足”,1985年起称为“婚外恋”,“情人”的称谓始于90年代。从称谓的...  相似文献   

4.
轻生不足取     
前不久,邻居一男青年服毒自杀了,不仅无人同情他,人们还骂他“太缺德!”道理很简单,因为小俩口拌了几句嘴就寻短见,实在是太不应该。结果,丢下孤儿寡女,十分凄惨。此类轻生者近来常有所闻。有的因邻里纠纷,有的因家庭不和,有的因对婚姻不满,有的因受到不公正待遇,有的是因“第三者”插足……。  相似文献   

5.
词义派生的逻辑分类,是指在一个词派生出新义后,按其基本义和新义间的逻辑变化关系所做的划分。大致包括六种类型: 1、通称变专指即基本义是表某类事物的统称,新义则变为专指该类事物的某个具体个体。如“第三者”: 基本义:当事双方以外的人或团体。新义:专指插足于夫妻双方之间,与其中一方保持不正当关系的人。例:“它还多少触及了当今生活日趋变化和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如……第三者插足,青年婚姻”。(《人民日报》87年7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第三者”问题 首先,对“第三者”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凡与已婚夫妇一方谈情说爱,或进而发生性行为的人,都是“第三者”。另一种意见认为,凡与已婚夫妇的一方有通奸关系或无通奸行为而有暖昧关系,并导致对方离婚,造成某家庭破裂的,才是”第三者”。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与配偶的一方,必须有通奸行为,又有达到与其结合为明确的目标,才认定为第三者,除此之外,一概不能称作为第三者。究竟何谓“第三者”尚无一个较为统一的定论。  相似文献   

7.
危险的游戏     
20世纪80年代,提起第三者,人们会咬牙切齿地冠以“可耻的”帽子,对那些劳苦功高的妻子和无辜的孩子充满了同情。到了21世纪,对这个问题大家又有了新的看法:感情是个奇怪的东西,往往在不该发生的时候降临,如何理智地处理它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年轻不懂事的时候也有过一次婚外恋的经历,在温馨中开始,尴尬里结束。今日说出来与大家  相似文献   

8.
归一 《天风》2014,(4):52-53
我阅读了《天风》2月刊的“本期话题”栏目“把守教会‘后门’——关注教会信徒在流失”,深有感触。今天,我想以一个普通信徒的视角,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求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视信徒流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庭伦理三题散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 ,也是一个伦理的实体。家庭作为“社会的胎盘”,其伦理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加强对家庭暴力的伦理矫治 ,正确地认识和理性地对待“第三者”问题 ,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文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性解放”的浪潮正在西方和东方的一些国家蔓延。这种思潮在我国少数人中间也有所感应了。讴歌婚外爱情的文艺作品的出现,“第三者”问题的增多,不能说与此无关。 我们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又具有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的悠久传统。西方国家为“性解放”而制造的种种“理论”,在我国是吃不开的。于是恩格斯的半句名言,突然引起了某些人的特殊兴趣。  相似文献   

11.
定言命令式何以可能,使其得以可能的第三者究竟是什么,是近年国内外康德道德哲学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定言命令式的综合性与合法性出发,盖耶尔认为这个使其得以可能的第三者就是“自律”的概念,阿里森却主张这个第三者应该是“知性世界”的概念.但是,他们提出的第三者概念都只具有逻辑上的联结功能,完全忽视了对意欲上的联结作用的考虑,从而不仅完全曲解了康德的思想,也难令人感到满意.定言命令式的第三者问题必须经由一种非逻辑化的路径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并且必须落实到一个理想人格的纯粹道德榜样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药品价格虚高问题同样重要的问题——许多安全有效的传统药物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传统药物不应被抛弃。因为人们对于传统药物的了解,无论是在药理作用上,还是在不良反应方面,都大大优于新药。  相似文献   

13.
一、由学生自杀引发的思考 我们在心理辅导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15岁的女中学生,被自己语文教师的品德、才华和风度所折服,她痴情地迷恋着,却从未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向所崇拜的老师表白,也未造成对任何人的伤害。但当人们偶尔从日记发现她的“隐私”后,“第三者”,“居心不良”,“心理变态”等恶言纷至沓来,周围一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不仅给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而且也给现代婚姻家庭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忧虑与困惑:离婚率的大幅度上升,第三者插足的增多,给不少家庭增添了烦恼和不安,甚至带来了家庭关系的不稳定。另外在择偶标准、爱情和事业、爱情和  相似文献   

15.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的命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引用和发挥。近些年来,它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出现了不同看法的争论。如何理解、对待这个命题,不仅是对一个历史命题的评价问题,而且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期,“祈祝世界和平——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在京沪两地成功举行,引起了人们对于佛道音乐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极大兴趣。为了让广大读者加深对佛道音乐的了解和理解,本刊约请海峡两岸有关人士,就佛道音乐的历史流变、艺术特征、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希望带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近期,“祈祝世界和平——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在京沪两地成功举行,引起了人们对于佛道音乐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极大兴趣。为了让广大读者加深对佛道音乐的了解和理解,本刊约请海峡两岸有关人士,就佛道音乐的历史流变、艺术特征、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希望带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近期,“祈祝世界和平——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在京沪两地成功举行,引起了人们对于佛道音乐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极大兴趣。为了让广大读者加深对佛道音乐的了解和理解,本刊约请海峡两岸有关人士,就佛道音乐的历史流变、艺术特征、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希望带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1.“分析”的分析把“分析”和“综合”看作是两种特点相反的思想方式,这是一种影响深远的传统观点。由于这种看法几乎被认为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规定,人们似乎觉得它是一个无需重新考虑的断言。然而,这种看法暗中牵涉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哲学背景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更为精细的层次上给予反思。  相似文献   

20.
近期,“祈祝世界和平——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在京沪两地成功举行,引起了人们对于佛道音乐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极大兴趣。为了让广大读者加深对佛道音乐的了解和理解,本刊约请海峡两岸有关人士,就佛道音乐的历史流变、艺术特征、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希望带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