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子华女士穷十数年之功编纂的《中国宗教研究百年书目(1900-2000)》最近付梓了,它为研究宗教提供了指南和门径,一卷在手,中国百年宗教研究的成果了然于心,这真是一件嘉惠士林的善举。 该书目收录了自1900年至2000年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澳门出版的在大陆收藏的部分宗教学著作书目约一万多条。分为宗教学研究、无神论与宗教政策、原始宗教与神话、中国宗教、民间宗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8月,任继愈著作《宗教学讲义》,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任继愈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讲课的记录稿。任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与科学无神论学科的奠基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3.
《宗教学研究》杂志 ,是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宗所主办的《世界宗教研究》杂志之后我国第二家公开出版的宗教学专业性的学术研究刊物。它创建于 1 982年 8月 ,在当时它属于内部刊物 ,由四川大学主管文科副校长许琦之签发同意创办的 ,为不定期刊物 ,编者是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编辑室 ,由卿希泰教授主持 ,办报行家古存云先生具体承办。 1 984年 2月 ,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室改称为研究所后 ,从 1 984年 4月出版的第 5期开始 ,编者改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宗教学研究》编辑室。因原来为不定期、连续编号的内部刊物 ,根据读者来信意见 ,从这一…  相似文献   

4.
柏夷教授中文论文集的出版给我们了解国际道教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机会.柏夷的论文集首先对一些研究者有失客观性的立场提出批评,指出某些先设成见类似护教而非学术研究.柏夷在解读道教经典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新出版的教科书也证明解读经典仍然是了解道教、训练学生的基本方式.柏夷与其他海外同行在篇章选取和研究论题方面有很多值得中国学者学习.柏夷的研究是目前最具有宗教学活力的,不仅借鉴了宗教学以往的成果,而且大胆尝试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把宗教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宗教学学科,在中国始于20世纪初。在此之前,宗教典籍的翻译、注解,宗教文献的整理、评断,宗教历史的梳理、描述,宗教教义的探究、阐释等,基本上为各教教内学者的研究范围和职责,尚不具独立的人文学科之意义。随着1873年西方学者麦克斯·缪勒发表《宗教学导论》,正式使用“宗教学”这一表述,宗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学界开始发展。西方宗教学的理论、体系、思路、方法于20世纪初始传中国,受到中国宗教界和学术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借鉴,从而亦开始了中国宗教研究作为宗教学体系的百年历程。因…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文化、学术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回首这一段历史,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取得的各种成就,为我们的学术繁荣而感到骄傲。而在中国当代学术发展中,中国宗教学的研究及其成果意义独特。新中国的文化繁荣发展也从宗教学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虽然中国宗教学今天仍然属于发展中的学科,对其潜力还需不断发掘,对其意义也需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无神论学会学术顾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申博士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基础》,于2020年10月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础理论和教育问题研究》的结项成果印制成书。这本书以解读经典的方式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础,也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端。把这个开端搞清楚,宗教学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后面的继承和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8.
承认宗教学的科学性,以辩证反映论的科学方法来建设宗教学理论,并对宗教学理论及其建设持辩证反映的态度,这就是宗教学理论的科学观。明确以科学性为根本性的宗教学理论科学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专家评《宗教观的历史理论现实》林述栋《宗教观的历史理论现实》一书共50万字,是“八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陈麟书教授是该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是该书的主编,副研究员石衍丰为副主编。在该书出版之前,由四川省社...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以下简称《十二论》)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宗教学文库之一,已于201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牟钟鉴先生长期追踪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发展、系统诠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凝练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宗教模式的代表作。在我看来,该书体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任继愈文集》(全十卷)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全书10册,近400万字。因其本身具备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该书获得2014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任继愈先生堪称一代学术宗师,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和历史学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任继愈先生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近二十年,是中国图书馆界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分配在四川大学哲学系从事哲学原理方面的教学工作,1980年后转人宗教学研究所,从事宗教学原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自1986年以来,共出版了12种著作(包括主编的、合著的和译著),最近又有一部新作将于1999年出版。这些著作的出版都贯穿着我个人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世界宗教文化》杂志要我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切身体会,于是就奉命提笔作此拙文。当我由哲学转人宗教学理论研究后,面临教学工作的需要,迫切要求编写出宗教学理论和关于世界主要宗教的讲义。当时,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不多…  相似文献   

13.
<正>主任:金泽(兼)研究员:金泽副研究员:王六二赵广明张晓梅助理研究员:梁恒豪李华伟成立于1978年,为本所实力较强的分支学科之一。该室在研究、译介近代西方宗教学各分支学科的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结合中国实际开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方面做了不少基础工作,完成发表了大量专著、译著和论文,其中《宗教学通论》一书多次  相似文献   

14.
评《人·社会·宗教》阿良199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推出了一部经过八年努力完成的研究成果《人·社会·宗教)(1995年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宗教学的理论著作,但是从书名就可知,它不是以构筑宗教学理论体系为目的,而是以深入探索人...  相似文献   

15.
论点摘编     
美国高等院校的 道德教育 张维平在《沈阳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美国高等院校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胄,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美:1·人文科学学科中的道德教育。在美国人文科学包活哲学、美学、宗教学、伦理学、史学、文艺学等,通过人文科学的学习,使大学生理解道德的性质、意义和原理。2·社会科学学科中的道德教育。大学生通过社会实际状况来了解有关道德目的、手段和价值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28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三届青年论坛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培训中心(养怡山庄)举行。为推动中国宗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青年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世界宗教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青年论坛,所内青年研究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撰文。陈奎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推动宗教学理论的发展,这是中国宗教学界的共同使命。对此,金泽教授在《宗教学理论新探》(商务印书馆,2022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新探》)中,展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担当,给出了极具创新力的回答,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特别的启发。《新探》一书共分八章,或可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诠释了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宗教与哲学的互动关系阐释宗教学理论的坚守与创新,并以宗教现象学为例解析了宗教学理论的构建方法与发展路径。第四至六章为第三部分,探讨了发展中国宗教学理论的两种资源——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资源和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宗教资源。最后两章为第四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2021年该文丛包括《经典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唯真与求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之探》《宗教学史论》《宗教社会论》《宗教文明论》《宗教思想论》《世界宗教论》《中国宗教论》《基督教思想》《基督教文化》《中国基督教》和《反思与会通》,共12部,约450万字,是卓新平研究员对中国宗教学建设的长期思考和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贺信、贺电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祝《宗教学研究》创刊 18周年《宗教学研究》杂志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 ,以她特有的专业维度 ,立身于刊物林立的中国社科研究的百花之园。《宗教学研究》18年来 ,在道教、佛教、宗教学理论及其他宗教的研究领域里刊出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尤其在道教———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方面 ,为我国社科学界提供了许多一流的研究成果 ,成为我国学术界道教研究的前沿阵地和重镇。《宗教学研究》不仅以刊布各宗教学研究成果 ,推动我国社会科学蓬勃发展为己任 ;而且也十分注意发掘和培养在宗教学研究领域里涌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教》2009,(2):57-57
张继禹在《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祖天师张道陵尊道立教,尊道是引人追求至真,立教则是导人达于至善。具体分疏,祖天师立教的意义体现在:1、尊道:对民间信仰的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