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此岸即沉沦,彼岸即解脱。以心而论,“有挂碍之心”即是此岸,“无挂碍之心”即是彼岸。佛法超越于世间法,不坏世间法。为了修行了生脱死,必须去掉分别之心;但是,为了生存发展、进行劳动实践,叉必须运用分别之心,这就构成了一种形式上的悖论。如何恰当地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就需要佛法的般若妙智。为了在人间弘扬光大佛法,使佛教所主张并孜孜以求的无挂碍心、大清净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深入人心,就成了佛教信众神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正>中观哲学难以言诠和掌握,为了避免信众因无法恰当理解而放弃信仰,藏传佛教常以较为具象化的方式吸引信众。在绚丽多彩的藏族艺术之林中,绽放着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酥油花。它是一种以酥油作为原料塑造备种备样艺术形象的雕塑艺术,主要作为供品供奉于佛像前,表达佛教徒的虔诚信仰,宣扬佛法的庄严殊胜。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6)
正戒律作为佛家理论和修学之根本,也是协调国法和教规之关系的入手处。菩萨戒是佛家影响范围最广、对信众要求极高的道德规范和戒律。因此,菩萨戒对于提高信众道德,让信众更深入认识佛法,让信众理解并遵守世间法律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学术史上,聚焦于菩萨戒的尊德弘法作用的研究很少,对菩萨戒的研究也仅仅是散见于对戒律的研究中。一、菩萨戒研究综述1、国内研究动态:(1)介绍整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  相似文献   

4.
佛陀时代的僧伽只是一个苦修团体,他们过着独身的集团生活,不许从事生产经营,不许私蓄任何财物,甚至是"不三宿于空桑之下",以免生贪恋之心。他们过着托钵的乞食生活,过午不食。早期佛教的居士弟子,是佛教的支持者,主要任务是向僧团布施,提供僧尼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在《四十二章经》里,佛陀指示说:"除头发为沙门,受道法,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不再矣!"。由于这种苦修生活毫无财物牵挂,也就无所谓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語     
《法音》1991,(6)
尔时佛告诸苾刍,汝等当知:于我法中,有少欲知足活命之事。谓我弟子,剃发染衣,持钵巡家,乞食自济,世间愚人之所轻慢。若有净信善男子,离俗出家,修行此事,不为王难所逼迫故,不为贼怖负债惊恐不存活故,但为发心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生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所谓“通俗讲经”一说。不过,就唐五代时期的僧讲、俗讲和斋讲三种讲经来看,僧讲是安居月对僧人的传法讲经,俗人不得参与。俗讲是在三长月举行的以劝人输财为目的的佛教讲经法会,只要能达到目的,讲经的内容和方式并不固定。斋讲是僧人受斋食后应施主之请的讲经,按照佛在世时即制订的规定,要如法当机。因此,佛教没有专门的“通俗讲经”。所谓俗讲是通俗讲经的说法,本无的据。  相似文献   

7.
南充清真寺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充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雍正3年(1725)复建,建寺久远。南充市辖三区穆斯林信众集中,辐射川东北片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穆斯林中有一定影响。近年来,该寺坚持爱国爱教的理念,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探索中国化路径,在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用"中国心"引领思想荀子讲"心者,行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信教群众信什么、想什么,直接影响思想和行动。南充清  相似文献   

8.
佛教教义中包含了丰富的慈善思想和理论。缘起法、慈悲心、业报论、布施观和福田说共同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佛教慈善思想理论体系。缘起法是佛教慈善理念建立的理论基石,慈悲心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主导核心,业报论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价值规约,布施观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践行路径,福田说是佛教慈善理论体系的价值依归。佛教慈善思想理论体系是佛教四众弟子创建济贫救世、积德行善、利乐有情的慈善组织的理论支柱,也是佛教徒及信众完善人格、成佛得道、涅槃寂静的精神依归,更是中华慈善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通愿法师圆寂一周年。回忆愿公上人的一生。以广弘华严为先导,以严净毗尼为根本,以培育尼伦为己任,以专修净土为指归。嘉惠后学,鞠躬尽悴! 愿公上人未出家前,在北京净莲寺听慈舟老和尚讲《华严经》两年,出家后禀受三藏教旨,苦修精研,深入《华严》,广演妙法于五台达三十余年之久。其常随弟子以受持读诵《华严经》为常课,从不间断。以戒为师,严净毗尼,是愿公上人弘扬戒律的根本精神。愿公上人一生,慈悲为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心行清苦,语默动静,皆演妙法;修持严谨,一举一动,不失律仪;高风劲节,一言一行,为人师表。其功行懿德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启教,令人一见之下肃然起敬,能令一切信众皆蒙受莫大之利益。这是一切见到和亲近愿公上人的信众共同的感受。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正法久住,重振  相似文献   

10.
丛林及禅法     
一、丛林之兴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不住寺院,住在旁边,老的就住在屋里,年轻的化饭,回到寺里大家分着吃。早晨、中午两餐,过午不食。没有帐子,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禅光 《法音》2002,(12):23-26
这是一个关于释迦牟尼佛行化的动人故事。佛陀65岁那年夏天,在居楼(Kuru)的城郊与住在那里的三百多位比丘一起安居。在安居中,佛陀给比丘们讲说《四念处经》。这是一部关于禅修的经,非常重要,因修习四念处可速得解脱。比丘们在导师佛陀的指导下,都得到了甚深的法喜。安居结束后,佛陀便回祗园精舍。清晨,当佛陀进入舍卫城时,发现全城死一般的寂静,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深锁,街上没有一个行人。佛陀手里托着乞食用的钵,轻轻地叩响一家施主的大门。施主听见有人叩门,便把门张开一线窄缝,看清楚是尊敬的佛陀站在门外,赶忙开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20,(2):96-96,F000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人民投入防控抗击疫情之战。佛教界亦人人响应,寺寺配合,共表佛教之悲心慈念,同谱新时代佛教之风貌。在闭寺清修、诵经祈福之际,中国佛教协会以"大悲心起抗疫情"为主题,向佛教界征集书画篆刻等作品,以此凝神聚魂,激发广大信众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意志。本期艺苑特选取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何小平 《法音》2008,(1):10-15
一、发心决定得戒品位的高低发心,本义是说发誓愿以求一切诸佛种子之无上菩提心;平常说的发心,其实说的是一种誓愿,亦即是一种内心的向往。誓,其要义是自制其心;愿,乃为随心而求、志求满足。发心大,愿力就大,就能与佛菩萨的本愿契合,可速疾成就无量殊胜功德;发心低下,愿力就低微,不仅受戒时难以领纳戒法,而且持戒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修行就难以成功。虚云老和尚在"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讲道: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中存在无神的观念,也存在有神的观念。出现这种状况既与佛教产生时提出的一些核心理念相关,也与佛教在后来的发展中需要扩大影响,争取更多信众有关。佛教的无常、无我和性空等思想支持该教主张无永恒之实在神的思想。而佛教在发展中需确立一个无所不能的超自然存在或主宰者,借以吸引更多的佛教信众,这种需求又推动佛教认为存在着没有神之名的威力无比的神。  相似文献   

15.
徐女 《天风》2001,(8):6-7
“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也可说成“合而为一的灵。”信众的“合而为一”是兴旺教会、兴旺福音、灵命长进而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撒但和人意的祸害 从始祖获罪堕落后,人类就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不但心地昏昧和刚硬,凭自己喜好行事而敌挡上帝,而  相似文献   

16.
三台县云台观为北方真武大帝道场,也是明代四川蜀藩王府主要修醮之所。通过对云台观纪念真武大帝诞辰而举行"祖师会"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可以看到道教真武信仰在四川地方社会中的广泛流布与持续影响。民间传说中真武大帝所具有的降福、禳灾、护民、降雨、护生等神性功能满足了信众的多方需求,体现出道教在地方社会信众中鲜明的信仰特征。"祖师会"所体现出的时间上的集中性与态势上的群体性,以及在不同信众的性别与年龄上的分布特点,也为研究地域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现代道教在乡土社会中的发展特点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法苑谈丛     
二、佛教的制度 (一)四众弟子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印度古典语),义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尼是梵语中女声。俗称比丘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之略,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旧译说四比丘以上)。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其出家者统称为“沙门”(旧称作“桑门”),义为止息一切恶行。印度其他教派既未传入中国,于是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用名称了。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语,若用梵文典语则是“邬波驮耶”,义为亲教师,与习俗所称师傅相同。世俗又  相似文献   

18.
常正 《法音》2002,(4):8-14
佛指舍利的功德正如《金光明经》所说,“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熏”,“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此次佛指舍利赴台湾地区供奉瞻礼37天,先后到佛指舍利座前瞻仰礼拜的信众约达四百万人次,在佛指舍利巡礼沿途迎接、供奉的群众达五十多万人次。台湾一些政要也先后前来礼拜,影响空前。这既是岛内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群众性活动,也是两岸佛教界交流的一大盛事,可谓一时千载,千载一时。参与这一盛事的海峡两岸高僧大德和有关人士纷纷谈了他们的认识和感受。本刊特将有关资料摘编于下,以饷读者。星云法师(台湾佛教界恭迎…  相似文献   

19.
佛州小草     
《法音》1991,(8)
《金刚经》虔诵七七遍,以资四弟子鸿冥福,四弟为地理学之佼佼者,穗教育界隆重其丧,临终前入吾梦哭别,萦怀往昔,挥泪自省,时庚午仲秋。先是沈家桢居士在纽约电台讲《金刚经》,共广福田。了了身犹泡影同,幻华水月一场空。是心调摄如禅息,调伏妄心日用中。  相似文献   

20.
演悟 《法音》2006,(9):38-42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能调伏烦恼,身心寂静,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因此,规矩礼仪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之门,是学佛的基础。但许多刚入佛门的居士乃至个别学佛多年的居士,对此并不是很清楚,进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净道场的庄严神圣。更严重的是对入寺的规矩礼仪凭空猜测,以致于以讹传讹。鉴于此,本文将入寺应该注意的规矩礼仪作简单介绍,以备在家信众入寺处众参考。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