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尔嘉耶夫的哲学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别尔嘉耶夫1874年3月6日生于基辅的上流贵族世家。1884年他进入基辅武备学校学习。然而军校的气氛使他感到格格不入,后来他便到基辅圣弗拉基米尔大学自然科学系学习。大学的环境对于别尔嘉耶夫的性格和生活目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实世界的种种弊端使他萌生根本改造世界、彻底铲除一切恶和不公正现象的愿望。为了寻求实现这一愿望的途径,别尔嘉耶夫从1894年开始在基辅的一个社会民主主义小组中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他还继续学习哲学课程。别尔嘉耶夫参加过学生运动,1898年被捕,  相似文献   

2.
别尔嘉耶夫是本世纪俄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曾被誉为“二十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的人格主义理论,主张哲学要以具体的生存的人为核。C,探柬人的奥秘。他的哲学不仅希望认识世界,而且也希望变革世界。人格主义以剖析人的生存现状、指出人类的解救出路、求得人的内在的精神解  相似文献   

3.
别尔嘉耶夫自由观的独特性在于把自由问题与上帝问题紧密相联。在他那里,上帝是自由存在的保证,自由则是上帝存在的理由。别尔嘉耶夫把基督教信仰主义和近代理性主义在自由问题上的困境归结于未能正确处理神性与人性的关系,他通过对"基督"象征意义的重新解读,试图证明人的自由首要的是精神自由。由于力图在宗教维度下开启自由的深层内涵,因而,别尔嘉耶夫的思想对自由理论的发展及当代人类如何走出生存的困境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8,(3):14-21
耶稣看到了群众,就上山去了;他坐下来,他的门徒们来到他身边。他开始教导他们说: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  相似文献   

5.
一、眼界超越国界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先讲国内。以新疆为例,在6  相似文献   

6.
暖笑人生     
正一直以来,都觉得人行走尘世,应当是笑对人生的。因为暖暖的微笑,能给人带来欢快。不论短暂相处,或是共事一场,一抹微笑就向他人开放了自我,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这时候,人是纯粹的,能彼此愉快地交流,而不是防备对方。我们都喜欢和爱笑的人相处,因为他们风趣、阳光、爽朗。和这样的人交流,是轻松的。爱笑,人生就不会差到哪儿去;爱笑的人,运气也差不到哪儿去。喜欢微  相似文献   

7.
人生为读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读,一辈子也读不完。读人读天读地,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活到何时读到何时。只有不去读的,没有没啥读的;只有读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读之有悟的,绝少读之无益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学佛的好处     
人生在世,除了需要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谈谈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一点好处。人从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忙?如果说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须要有了钱,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以后,应该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忙.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又有进一步的要求了。为了满足更高的欲望,所以又要拼命地去追求了。但是“人生恰似采花峰,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  相似文献   

9.
传统神义论近代以来不断受到恶与苦难现实的严峻挑战,不少神学家和思想家开始对传统的神观念和创造论进行重新反思,别尔嘉耶夫作为俄国宗教哲学的杰出代表也对之作了积极的探索。他对传统神学全知全能、水恒不变的神观念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指出这是人类理性客体化的结果,而将神视为精神与个性,并且特别强调神的爱与怜悯、痛苦与受难,强调神与人的相互依存,强调神对人的呼唤,神与人的相遇与交会。在对“从无创有”创造论的诠释中,他提出了“非被创造自由”的概念解释恶与苦难的来源,以避免传统神义论的尴尬。别尔嘉耶夫的神观念与创造论与过程神学和莫尔特曼等人的神学有相通之处,部分思想汇入了现代神学发展的巨流。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盼望     
张丽丽 《天风》2008,(14):39-39
托尔斯泰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某人为了逃避野兽的追赶,被迫下到一口枯井当中,当他快到井底向下观望的时候大吃一惊,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毒蛇正在等着他,这个不幸的人既不敢爬出井口,因为他怕追赶他的野兽;也不敢下到井底,因为他怕井底的毒蛇。无奈,只好紧紧地抓住井边的灌木条不放,正当他不知应该如何是好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性质和特征朱宝信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不是哲学思想形成的早期,而是马克思在早期就形成的成熟的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早期形成的哲学思想,就是研究他从1841年的《博士论文》到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5年间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此后,马克思就在已经形成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就其性质而言,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不是人道主义的唯物主义,也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实践唯物主义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强调的是主客体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对立。主张以实践的辩证法解决主客体的对立,通过实践的辩证法,人朝着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向前进。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与旧哲学相比,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这两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在其形成过程中,还有四个不同于旧哲学的显著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动力,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2)马克思哲学形成的重心,不是唯心唯物的本原之争,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3)马克思哲学形成的线索,开始于人的本质的论证,继续于  相似文献   

12.
圣母赞主歌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为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号何其神圣,他的仁慈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与敬畏他的人。他伸出手臂施展大能,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他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  相似文献   

13.
快乐的支点     
美国人约翰·皮尔彭特的一生充满了失败。他当教师,对学生总是爱心有余而严厉不足,为当时保守的教育体制所不容;当律师,他会因为当事人是坏人而推掉找上门的生意,同时也失掉了一笔丰厚的酬金;推销纺织品,他总让对手在谈判中占自己的便宜;做牧师,却因为支持禁酒和反对奴隶制得罪了教区信徒,被迫辞职。在他81岁的生命历程中,他真诚、努力,却一事无成。按说,皮尔彭特心中该是愤愤不平、郁郁寡欢的了。可是,恰恰相反,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举世闻名的歌曲——《铃儿响叮当》,歌曲清纯快乐一如他的内心。他是快乐的,他没有因为个…  相似文献   

14.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和他的《历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N.1874~1948)是本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被许多现代哲学史著作称为“20世纪俄国的黑格尔”,“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预言家之一”。 别尔嘉耶夫出身于一个俄国贵族一军官家庭,从小受到封建贵族传统的影响和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正如他自己曾回忆:“我一生始终存在着两重性:既有革命性,又保有贵族的天性。”在大学期间,他接受了马克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范围内,医学的和行为的实验正在试图解开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吸引人的谜,即新生婴儿他在们刚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侯知道些什么,以及在生命的头一年里他们是怎样组织和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的答案是:幼小婴儿所知道的比大多数人通常认为的要多得多,这个答案正在反复地以新的方式被证实着。他们看得更多,听得的更多懂得的更多,而且他们按着被安排的程序同任何照顾他们的成年人都交朋友.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它向孩子  相似文献   

16.
许多成功的人都是老早就立下志向,非成功不可的。拿破仑从小就在自己居住的小岛上演练过后来他从士兵到元帅的战役;希尔顿从6岁起就做起了饭店皇帝的梦;斯皮尔伯格从小就混在电影界……孤注一掷中终于玉汝于成。这种“正打正着”的成功很了不起。但那些“歪打正着”的成功更令人惊异。莎士比亚的成功,就极具戏剧性。为了维持生存,他在剧院门前给观众看马车。一干就是10年。靠耳濡目染,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功底。一天,剧院的老板找到他,因为一个主要演员生病,想让莎士比亚试试。莎士比亚一上台,就博得了满堂的喝彩。老板立刻与他签…  相似文献   

17.
福柯一位毛主义者曾对我说:“我很容易理解萨特支持我们的意图,我了解他的政治目标和政治活动,我也部分地理解你的立场,因为你经常关心限制的问题。但德勒泽却是个谜。”听到这些话,我吃了一惊,因为你的立场我似乎向来是非常清楚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幸铭是一位最善于把握自己、最善于抓住机遇的大师,他从中国赴美留学是这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是这样,从哈佛大学到韦伯纳普公司是这样,从泽肯铎夫的阴影下走出来更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次机遇,有的人不善于把握,终其一生也难成器,而有的人则善于把握,抓住一次又一次机遇,从而获得了成功。 征服老板 5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泽肯铎夫经常带着贝聿铭飞往各国考察,这对贝聿铭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他有幸实地见识了世界名城的著名建筑,又从老板与各国房地产商人的接触…  相似文献   

19.
一、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说及其疑难在当代探讨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学说中,梁漱演的思想是独树一帜的。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他宣称,中西印文体是世界上三大文化思想体系,它们分别代表“人生三路向”。这一提法的新颖之处在于:它避开了以往及同时代众多学说中关于东西文化教化孰劣的争论,将文化视为应付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与方式;并耳承认,中西印文化有各自面对的不同问题,就它们面对的问题而言,它们都提供了可取的解决办法。如是,一向无休止的东西方文化之争问题似乎可以取消,因为作为人类三大伟大文…  相似文献   

20.
近日去拜访一位老者,年近九旬,身板硬朗。在位时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受人尊重;退休后研习书画,成绩斐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老年书画展览并获奖。我请教他寿高笔健的养生秘方。他笑着说:“哪儿有啥秘方,我有一点感受,就是无论做人做事,只有心静和心净才轻松自在。”我一琢磨,心静和心净,这个养生体会有道理,有意义。使人感悟,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