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境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而长三角却长期以制造业为吸纳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最近,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绝对数值不断增加,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正在取代制造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本文分析指出:在长三角,制造业仍在就业比重中占主导地位;服务业已经连续7年占GDP的比重几乎不变,这是服务业发展停滞、遇到障碍的信号.本文认为这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而造成的结构性问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就业率之良策,从而,此举还有扩大长三角内需之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城市地价增长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的特点,本文建立了关于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并运用我国33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城市地价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总体特征是:土地价格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线性且正相关的关系,土地价格增长能够部分解释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区域特征是:越是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土地价格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越明显,西部城市地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大于中部城市,中部城市地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大于东部城市,这表明我国越是落后的地区,对土地价值投入的依赖越强.  相似文献   

3.
当前长三角发展面临的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林飞 《学海》2006,(3):16-19
长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应多从大长三角、泛长三角的视野观察长三角,而不应只拘泥于“小长三角”的狭隘理解与操作;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质,是生产诸要素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并且得到优化配置;应积极培育平稳快速增长的新经济周期;应将吸引外资与鼓励内资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间资本创业的环境;提高长三角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从“长三角制造”向“长三角创造”转变;科技含量、产业拉动、与本土企业的配套、洁净生产等,是评估外资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农村土地产权的明晰、市场化流转、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吸引城乡民间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投资环境,更是人们生存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长三角地区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应避免和控制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多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泛长三角的大空间格局下,建立南京、合肥、南昌为支点的"新三角"经济区,可以使南京都市圈、安徽江淮城市群以及昌九城市走廊,形成拥抱长江的新型经济协作区,成为依托东部、连接中部的关键功能区域和新的核心增长带,充分发挥其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枢纽作用,使长三角核心区和泛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促进大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宁合昌"新三角"经济区的建立,已经具备了现实条件,三市和所在的省份应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产业对接等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5.
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社会陷入"经济增长-环境危机"的悖论之中: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并存.因此,必须实现伦理学范式转型,树立生态伦理价值观,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刘远 《学海》2012,(6):53-56
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这一做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很快的地域,为缓解土地资源稀缺、集约利用农村土地探索了一条新路。较高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合作化是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而对落后地区而言,应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充经济总量并提高工业化程度,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李翀 《学海》2014,(3):5-13
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金砖国家"是否还能称为"金"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波动,"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波动造成的,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一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两个角度考察。从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社会需求分析,"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增长潜力远强于发达国家。从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分析,"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快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值在未来仍然有可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但是,制约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在存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流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还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它们在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地位将迅速提高,在未来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金砖国家"是否还能称为"金"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波动,"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波动造成的,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一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两个角度考察。从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社会需求分析,"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增长潜力远强于发达国家。从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分析,"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快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值在未来仍然有可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但是,制约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在存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流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还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它们在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地位将迅速提高,在未来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土地财政的标尺竞争机制与空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祖春  高波  赵奉军 《学海》2011,(6):63-69
近十年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追逐和依赖越演越烈。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和现行的土地制度构成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标尺竞争的必要条件。引入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1999-2008年中国31个省份土地财政的实证研究表明,省级区域之间的土地财政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回归结果显示,一个省份相邻地区的土地财政收入每增加1%,会促使该省份增加土地财政收入约0.53%左右。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省级政府间的土地财政收入存在标尺竞争。  相似文献   

10.
陈阿江 《学海》2001,(2):60-63
三门峡库区受淹没影响,资源匮乏、社会网络破损,移民患上了"贫困综合症".十年后期扶持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生产扶持部分的投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受多个要素影响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靠单独某个要素的增长就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土地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归结为水资源的约束,而技术进步与组织创新可以突破水资源的约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