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诸葛殷同同志的文章《“A是A又不是A”与辩证逻辑》(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以下简称“诸葛文”对拙作《不要用普通逻辑否定辩证逻辑)(载《哲学研究)1993年增刊)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评。但我认为诸葛文中的许多说法是不正确的。特写此文与其讨论。如众周知,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在逻辑研究中,既不能为肯定辩证矛盾而同时肯定逻辑矛盾,也不能为否定逻辑矛盾而否定辩证矛盾。诸葛文对ZO世纪ZO-4O年代一些辩证论者混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观点进行批评,并且说什么马佩的主张“承认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律,就…  相似文献   

2.
拙文《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2期)有幸得到了唐正东和徐亦让同志的专文教正(见《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人为本》,分别载于《哲学研究》1994年第8、9期。以下简称唐文和徐文)。感谢之余,不能不遗憾地指出,这两篇文章的观点相近,都对马克思哲学作了思辨的抽象化的理解,否定了唯物史观的深刻的人学内涵及其历史发展的真实逻辑,抹煞了马克思一生特别是中期和晚期的巨大的哲学贡献。徐文和唐文还涉及到某些引文和具体细节的理解问题,由于无关宏旨,恕不…  相似文献   

3.
一、对立统一规律能归结为“A是A又不是A”吗?黑格尔提出思辨逻辑的确是对传统逻辑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一种否定。他把形式逻辑混同于形而上学但没有加以全盘否定。他没有明确地意识到:第一,是否一切辩证矛盾(对立统一)都是逻辑矛盾(一命题及其否定的合取)?例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统一,能归结为逻辑矛盾吗?第二,是否一切逻辑矛盾都是辩证矛盾?例如,设想写一部书,其中每一句话都是黑格尔《大逻辑})或树。逻辑》中的话的逻辑否定;反之亦然。黑格尔的著作与这本想像中的著作都是片面的,只有这两部著作合在一…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史和逻辑史上来看,矛盾就是矛盾,本来无所谓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区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矛盾律在传统逻辑里公式化的表述之一是“A不是非A”。黑格尔把他的辩证哲学也起名逻辑,他认为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A是A”是形而上学原则。他主张同一律及其否定的合取“A是A又是非A”(“A是A又是非A”与“A是A又不是A”在某些欧洲  相似文献   

5.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与“无”的关系是对《老子》评价产生分歧的焦点.澄清这一问题不仅有益于哲学史研究,而且将会对现代自然科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本体论是哲学的最高问题,如果我们认为“无=零=虚空”的等式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与“道”基本相同的难题不仅哲学上有,而且数学和物理学中也有.例如:印度古老哲学中重要的“无—空—零位”问题,黑格尔在《逻辑学》中开宗明义提出的“存在=无”的命题.数学的“无穷小”物理学的量子论等等.数学分析各部分的内容,都是不同类型的极限,极限理论的核心是“无穷小”,这个“表现矛盾的量”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牛顿、莱布尼兹在创建微积分的初期,天才地猜到并大胆地运用了“无穷小”,使其成为数学发展的尖兵.莱布尼兹认为:存在着一个有别于绝对的零的相对零.因此“无穷小”“同时既等于零又不等于零”.马克思指出,牛顿、莱布尼兹的无穷小“不是用任何一种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黑格尔也认为:“数学还不能够达到使依靠那种过渡的运算,由其自身,即以数学的方法来解释,因而那种过渡不是数学的性质”。几百年来,微积分的巨大作用和它逻辑基础的这种混乱状况,使得数学界风波迭起.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数学中的格论的观念来研究易国的数学结构。第一节内涵格今A是一个集会,≤是A上的一个二元关系。如果对于任意的a,b,∈A,都有(1)a≤a;(自返性)(2)若a≤b且b≤a则a=b;(反对称性)(3)若A≤b且b≤c则a≤c;(传递性)则称≤为A上的一个偏序。此时,称有序对(A,≤)为一个偏序结构,也称A为一个偏序集。“a≤b”,可仿照数论中的读法读成、小于等于b”或者“b大于或等于a”,但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记号和读法上的借用。任一个具有自返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的二元关系就是一个偏序关系。例如,集会之间的被包含关系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试析界定哲学的“价值”的方法论分歧──并非仅仅敬答杨清明《论哲学的价值范畴的真谛》一文陈述,赵守运感谢杨清明同志不吝赐教,撰写《论哲学的价值范畴的真谛》(《哲学动态》1993年第5期,以下简称《真谛》)质疑拙文对“一般价值”的界定。当前,我国哲学界主...  相似文献   

8.
西方逻辑哲学研究述介陈波总的说来,即使在当代西方,逻辑哲学也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学科,目前并没有完全成熟和定形。这点可由下述事例印证:其一,在一本1991年出版的英文新书《真理的准则──逻辑哲学引论》中,作者巴斯卡·恩格尔(PascalEngel)在引言部分指出:“这本书是逻辑哲学的引论。但‘逻辑哲学’是一个保护伞式的词,它容纳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研究风格。我认为,(关于逻辑哲学的)主题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既定看法。”其二,有一些所讨论的问题及其内容大同小异的英文出版物,却被冠以不同的名称:“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现代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等等。这足以说明,逻辑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即使在当代西方也未完全成熟。现选择几本我认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英文逻辑哲学专著作一些简要评价,读者或许能从中窥见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的“全豹”。维特根斯坦写有一部《逻辑哲学论》,虽然也讨论了一些逻辑中的哲学问题,但更多的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哲学著作,并不真正属于这里所说的逻辑哲学专著。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W·V·蒯因却写有一部真正意义的《逻辑哲学》(1970),该书的中译本已由三联书店出版。全书分七章,分别题为意义与真、语法  相似文献   

9.
“哲学逻辑”词义探源和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逻辑”词义探源和辨析陈波(北京大学哲学系)当年,奥格登(G.K.Ogden)在把维特根斯坦的大著《逻辑哲学论》译为英文时,曾拟采用《哲学逻辑》(Philosophicallogic)这个书名,为此征询维特根斯坦的意见。维氏的答复是:“……哲学逻...  相似文献   

10.
试读《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在思考《大学》的哲学-形而上的意义。作者认为,《大学》的哲学精神在于 强调一个“止”字。“止”不是“停止”,而是“立定”的意思。“立定”世间万事万物万民各自的位置,是 《大学》“诚意、正心……平天下”的核心。据此,作者对“格物致知”等说法,提出不同于一般经验知识 论的看法,认为“格物致知”乃是排除(被动)“感觉”(物),而“认知”万物“自己”。于是,本文对《大学》 哲学精神的理解,重点在于从“自身”、“自己”、“本身”贯串下来。  相似文献   

11.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章(下简称《颛臾》)的“萧墙之内”一语,古今疏解纷坛,总括而言,不外两派。郑玄(何晏《论语集解》引)、邢员(《论语注流》)和今人南怀道(《论语别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萧墙之内”指代季氏家臣。朱幕(《论语集注》)、刘宝捕(《论语正义》)和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指代鲁君。拙文试斟酌各家疏注,依据文理和史实,重行辨别此语的确切含义。一、据之际,“普墙之内”指何人?辨别某词确切含义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从文豚和语境进行考察,这也适用于“萧墙之内”。《频臾》由…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理念论”辨正──再论哲学的价值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谓“再论”,是相应于已发表的拙文《康德哲学辨正》(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而言的。同是借着西方哲学史的话题对过分逻辑化或认识论化了的哲学思维作一种反省,本文更多地把意趣寓托于对“理念”的某种真际的抉发,而无意一一驳法关于柏拉图哲学的其他种种理解。一、“理念论”的初衷在柏拉图的“理念”被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和不少学者的著述一次又一次作为“共相”的绝对化作了批判后,这里试图对被批判的对象作另一种分辨。问题当然不在于对哲学史上这一著名范畴更多地赞誉还是更多地责备,而在于这一范畴的品评者们是否真正…  相似文献   

13.
王路 《哲学动态》2003,5(5):25-29
1982年,格雷林出版专著《哲学逻辑导论》,1997年又出了修订版。他认为,哲学逻辑不是关于逻辑的,也不是逻辑;“哲学逻辑是哲学,尽管是充满逻辑信息和对逻辑敏感的哲学,依然是哲学”。书中讨论的题目是:命题、分析性、必然性、存在、同一性、真、意义和所指。选择这些内容并把它们称为哲学逻辑,主要有三个理由:第一,“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读到荒冰先生的《语义悖论解析》(《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逻辑专栏》1997年第5期,全文复印。)虽然我们对它颇存异议,但是仍然承认它的学术水平。我们摘引它文首和文末的千余字(见下面1至10段),并来点评析,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1、悖论问题是两千多年来哲学和逻辑学界致力于解决的大难题。但是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多大进展。笔者试图对悖论进行具体的语言逻辑分析,并自以为自己的方法已经大大推进了悖论的研究。评析:“矛盾”是介定“悖论”的核心概念。我们必先要澄清“矛盾…  相似文献   

15.
答“关于《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异议”山东省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271608)周慕瀛《医学与哲学》1993年3期刊出拙文“全息生物学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马文光先生在同一刊物1994年4期对《质疑》提了异议(以下称该文为《异议》,现作答如下。一、...  相似文献   

16.
思想的逻辑问题域与逻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雷格作为数理逻辑、逻辑哲学、数学哲学与语言学的大师,在他对上述学术领域的所有开创性的贡献中,至今仍发生重大影响力的,几乎都与关于思想的理论有关。弗雷格的数理逻辑系统和关于思想的理论,是引起哲学和逻辑学的历史性重大变革的理论根源和动力。弗雷格创造了哲学和逻辑学的崭新的概念和范式,他关于思想的理论,已经成为当代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广义的)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这个被弗雷格问题专家之一的D·贝尔称之为“最持久最具有革命性的贡献”,至今仍释放出源源不断的能量。在拙作《思想的逻辑哲学分析》(见《华南师大学…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与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公有制(实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而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为理论前提(参见拙文《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吗?》,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3期),考察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结构及其矛盾,进而探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价值与真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独立于认识论之狭义价值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之尴尬简括为以下几点:(一)在德语中(汉语及其它语种也一样)日常用语“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是同一个字,马克思批评德国经济学教授瓦格纳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书中,从使用价值引出作为“满足需要”之“价值一般”混淆经济学上的“价值(‘交换价值’)”。马克思当时所说的“价值一般”不是后来“价值学”所说哲学的“价值一般”,而是日常用语之“价值一般”,就是说它并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4—417页)。虽然它作为“一般”在日常用…  相似文献   

19.
走访达米特教授王路迈克尔·达米特教授(1925~)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世界闻名的弗雷格研究专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弗雷格的语言哲学》(1973),《弗雷格哲学的解释》(1981),《分析哲学的起源》(1988),《数学的逻辑基础》(1991),《弗雷格和其他哲学家》(1991),《弗雷格的数学哲学》(1991),等等、著名哲学家艾耶不(A·J·Ayer)曾说,达米特的《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是“杰出的成就。它不仅对弗雷格的观点提出明晰的说明和大体上系统的描述,而且在由此产生的许多重要而困难的问题上展示了作者的许多深邃的洞见。该书以其诚实、严谨和锐敏的风格使达米特先生挤身于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之列”。对于这样一位哲学家,多年来我一直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1992年10月29日上午,我有幸专程到牛津达米特教授的家里拜访了他。达米特教授一开始就高度评价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认为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他说:“你只要一读这本书,就会被弗雷格杰出的思想所吸引。”对此我深表同感。我告诉他我已把这部著作从德文译为中文,并找到出版社。他听了很高兴,表示赞赏,并说,这著作很重要,已有多种译本,他就得到过一个意大利文  相似文献   

20.
《哲学研究》1988年第5、6期上发表了拙文《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前不久又发表魏发辰先生专题论文《关于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兼与林定夷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魏发辰先生在文章中不但对我关于“问题”的定义提出了讨论,而且也提出了建立“问题哲学”或“问题论”的任务。就他对我的文章的质疑,本文作些澄清和说明。就他提出应当建立问题学或“问题论”这一任务来说,这是与笔者近十年来的努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