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中一直把“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看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和总纲。其实,这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误解。马克思从来没有在等同的含义上用“自然历史过程”表述社会历史过程,他只是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同自然历史具有“相似”的一面。相似不等于相同。本文拟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以深化对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89年第2期发表了陈志良、杨耕两同志关于重新理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文章,该文首次消除了把“自然历史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等同起来的历史性误解,力图还“自然历史过程”理论以本来面貌。在复原这一本来面貌时,作者认为,“自然历史过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认为,不能仅仅在实践主体性意义上贬低自然,也要肯定作为正当性和合理性意义上的两种自然:作为社会历史前提与基础的自然和现代人类实践塑造的社会历史的自然。由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只能是以现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前途为核心的历史,没有尼采永恒轮回说超越现代文明史的意义,更没有恩格斯永恒循环说的天体运行史意义。从自然正当论视角看,绝对的自由、完满的利益和谐,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想象。马克思类似语汇的表达只具修辞学意义,没有实质性意义。所以,回归正当性意义上的自然与超越意识形态塑造以及历史累积意义上的自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最近,“极端民主化”一词经常出现在一些文章和讲话中。按照习惯的提法,“极端民主化”是指: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一类现象。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准确的。第一,民主有它特定的涵义。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列宁选集》第3卷,第257页),是指人民有权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掌握国家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怎样理解“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項晴同志的《“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一文对艾恒武、林青山二同志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提出了批評,认为后者文章的基本思想是值得商榷的,把“合二而一”看作不是辩证法。我讀了之后,对比了两篇文章,觉得項晴同志的文章也有值得討論的地方。不能否认客观事物的“合二而一”項晴同志认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这是正确的。但是把“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对立起来,只承认一分为二,不承认合二而一,我觉得这是不全面的。誠然,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否认矛盾,把任何事物看作死板一块的观点,而  相似文献   

7.
怎样理解“道德重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们社会会不会发生社会伦理与道德的重构?既然大多数人都同意在这方面正发生着一些变动,问题实际上是在于这些变动能不能被称之为重构,以及作为前提,如何理解一种伦理与道德的重构?一种是...  相似文献   

8.
新编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教参(1993年5版)对《守财奴》中的“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作了如下解释(按:教参写作“……眼睛”,无妨): “用金子来形容葛朗台的眼睛,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因为西方人的眼睛多半是黄色的,所以用金子来修饰;又因为葛朗台是个黄金迷,所以说他的眼睛也变成了黄澄澄的颜色。” 这解释在学生的同步练习书里也是煞有介事地编了练习题的。 然而这解释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我们不妨将其变成两组三段论推理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刊载孟庆仁同志的《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和动因》一文(以下简称孟文),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因的科学结论是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的“合力”论。但是,孟文在阐述“合力”论时却忽略了恩格斯这一科学结论中所包含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即参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构成的总的“合力”的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的交互作用,是一些“不相等的力量的交互作用”;“其  相似文献   

10.
周国平同志在《国内哲学动态》1982年第8期上,撰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价值观的关系;文章颇具新意,耐人寻味,对于人们重新思考那些似乎已成定论而变得公式化了的哲学问题,有积极的启迪作用。我赞同周国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体系又是价值体系的基本观点,但不能赞同他在阐述这一基本观点时,对(《巴黎手稿》关于“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提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常信同志在《命题有了“或者”就可分为可兼析取吗?》(见1988年第2期《逻辑与语言学习》)一文中认为,日常语言中的“或者”除了可以用来表示命题的可兼析取之外,还可以用来表示命题的不可兼析取;一个有“或者”的析取命题,当其肢命题不是可以同时为真,而是只能有一个为真时,就是一个不可兼析取命题。我认为此看法不妥。  相似文献   

12.
研究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离不开对“世界历史”这一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的深刻理解。然而,在目前对世界历史范畴的理解和运用中却存在着一些歧义与混乱,故本文拟对这一范畴作进一步的辨析。 辨析之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概念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 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这就是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页)在这个意义上,16世纪以前的历史只不过是真正世界历史的前史。这是因为,资产阶级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3.
本刊第4期发表评论员文章《批判“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积极开展百家争鸣》以后,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艾狄同志的来信,对这篇文章提出了批评性意见,对此,我们表示欢迎。下面摘要刊登这封来信,希望大家对本刊如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4.
理解的最为典型的对象是与心灵活动有关的行为,包括言语和行动。这一理解过程表现为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通过对意向性的把握来理解行动的意义的。理解者力求达到的是与被理解者在心灵上的会通。与此相应,"理解"也就具有不同于"认识"的性质(透明性、内在性等)与方法("最佳解释的推论")。正是基于这些理由,本文并不赞同当今知识论中有关理解的一些观点,诸如它是把握事物的结构、整体性关系等。这些观点并没能把握"理解"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学说,是我国哲学界自1957年以来一直争论的一个问题。近几年,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洛克的这一学说更加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从发表的论文看,对洛克的第二性质说主要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洛克是个不彻底的唯物论者,因为他把“第二性质”,即物体表现在我们感觉中的种种质的特征,如颜色、声音、滋味等等,看作是纯属主观的东西,否定了第二性质的客观性,陷入了相对主义与不可知论。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正是利用洛克对“第二性质”客观存在的否定,从而得出“第一性质”也是人的主观感觉,“物是感觉的复合”这样赤裸裸的唯心主  相似文献   

16.
博弈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从严格的贝叶斯式理论或决策论的角度推演出来,是获得统一的实践理性理论的唯一途径。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推演。博弈论中混杂相间的行动理性和认知理性有严格区分。认知理性的议题正如它们在博弈论中被假设的那样,亦如它们在贝叶斯博弈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那样,它们是独立的,需要在博弈论中得到清晰的考虑,并着手解释局中人的主观概率。  相似文献   

17.
人类思维已经有了三百万年的历史。今天人类发达的思维能力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那么,人类思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有些研究者认为,思维的进程是一个神秘的过程。艾克尔斯在大脑研究中曾经卓有成就,但他认为,“我能相信,当涉及到人的身体时,进化论提供着足够适当的解释,但是这个理论完全不能给我解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起源”(转引自《现代心理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他还认为,引起经验独特性的思维,“只有求助于某些超自然的起源才能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文子》的《自然》篇详论"道""无为""因循",而略于"自然",但篇名却为"自然",说明"自然"必以"道"之"无为"为前提,通过"因循"的方法,然后才能导出。实现了"自然","天下大治"便易如反掌。这种政治场景下的自然观是对《老子》类型自然观的传承与发挥。《自然》篇即便成书不在战国中晚期、秦汉之际,其主要内涵也是那个时期黄老思潮的生动写照。《自然》篇的内容还为"道法自然"的解释提供了新思路。河上公的注释和王弼的注释其实包含着两种类型自然观,一种服务于"道性自然",一种服务于从"无为"到"自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评普鲁土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他律。”前几年,这段话曾被我国伦理学界的一些同志一再地加以引用,作为否定道德规范性、约束性的理论依据之一。有的同志甚至由此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道德强调规范建设,就是强调道德他律,否定道德自律,因而与宗教无本质区别,应予否定。这些观点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的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而且也曲解了马克思这段话的原意。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81年第5期在“来稿摘登”栏里,刊载了俞吾金同志的《对“一切规定都是否定”命题的一点理解》。此后,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志的来稿,对如何理解斯宾诺莎的这一命题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现综述如下,供大家作进一步研究、讨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