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宋代经学哲学研究》(3卷本)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纳人《长江学术文献大系》统一规划出版。有别于一般的理学或哲学研究,该书突出的是儒家经学自身的变革和经学内在的哲学思维的生长。三卷书互为首尾,共同构成为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的整体性成果。《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上):本卷属于典型的哲学研究,作为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的理  相似文献   

2.
儒家经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哲学及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作为经学中宋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的经学思想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冯友兰先生当年作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整个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先秦,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的诠释懦家经典特别是《周易》是熊十力建构其“新唯识论”的重要理路。这种与古代经学方法有别的经典诠释,部分地归因于20世纪的历史语境:后经学时代自由解经的空间、对动力式文化精神的哲学追求、近代以来的哲学变革;部分地则归因于熊十力本人将现代观念与传统智慧的创造性结合,并且由此实现了哲学的创造。但其经典诠释方式存在着相对主义与独断论的紧张,“譬喻”说则是为其经学诠释所做的方法论辩护。  相似文献   

4.
邓林  姜广辉 《哲学研究》2012,(6):25-34,127
<正>经学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哲学"概念引入中国并随之成为中国的一门现代学科却是晚近的事情。1913 年 1 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新的《大学规程》,经学遭到废止。当时在一些学者中间,围绕学校是否应该保留经学学科的问题展开过争论。然而,经学因为失去了必要的生存空间,最终还是在 20 世纪的中国逐渐走向了衰落 ( 甚至是衰亡)。《哲学研究》2011 年第1 期和第2 期连载了  相似文献   

5.
<正> 东汉统治阶级崇尚礼仪,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玄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郑学。”(《礼记·月令》题疏见《十三经注疏》)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七:“然统康成一生著述以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易经》篇:“郑学最精者《三礼》。”下面,笔者拟从社会变动的角度,观照上述两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费希特著作翻译与研究近况珍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费希特课题组于1993年7月27日举行了工作会议。应邀参加者,有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该课题组的同行。课题组主持人梁志学就他们的工作做了总结。关于《费希特著作选集》五卷本的编译,卷一已经出版,卷二看了清样,卷三即将交稿,接着就要编译卷四(1800-1806)。编选的标准是有助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促进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译文要求做到准确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有些破题注写得还不很令人满意,需要今后努力改进。关于费希特哲学的研究,已经出版的是梁志学著《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和谢地坤著《费希特的宗教哲学》,目前进行的是梁志学《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谢地坤《费希特的政治哲学》和沈真《费希特在当代》,准备进行的是对费希特的知识学及其演变、道德哲学、法权哲学、历史哲学、教育思想和柏林时期的著述活动的研究;欢迎青年哲学家参加这项工作。工作程序是"先翻译、后研究",因为德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译过代表作与看过代表作的差别会在研究成果中明显地表现出来。与会者对费希特课题组的工作发表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关于这项工作的意义,董谊思说,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剖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他的整个哲学时说过,《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9页)。如果联系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研读、评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哲学革命变革的起源,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内容和本质的一把钥匙。这是  相似文献   

8.
正"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中国哲学史》杂志承办,于2017年10月28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00篇,参会学者逾百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编辑共济一堂,就中国哲学的学术思想、《中国哲学史》杂志的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近些年来,经学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哲学研究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如何把经学研究与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9.
南北朝经学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北朝经学上承汉魏两晋,南朝重魏晋传统,北朝重汉末传统,但南朝亦习郑学,北朝亦有王弼《易》学与杜预《左氏》。刘宋最重礼学,萧齐因之。南朝经学最盛于梁代,武帝会通三教,尤重经术,学风自由,尚慕玄风。皇侃《论语义疏》是南朝流传至今的最完满的经学义疏体作品,表现出南朝学风。陈代经师多喜老庄。总括南朝经学,可称为开放型经学,不拘守一家一教,层次丰富,不仅仅是玄学的影响。传世的十三经,从内容上可分为六类:文字训诂学、典章制度学、政治历史学、政治文学、政治伦理学和哲学;从政治方式上又可将经学分为训诂、义理、实用三种。在南朝,这三种经学都较发达。北朝经学与河西文化、关陇文化血缘密切,又得力于北方世家大族,保存汉末经学传统较多。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热心提倡训诂经学与典章制度学,力图按照汉族既有纲常名教,加速社会封建化进程,实行自上而下的儒家文化洗礼。其中以徐遵明所传郑学影响最大,后之经师多出其门下。北周熊安生《礼》疏,已有综合南北经学倾向。  相似文献   

10.
这本论文集,从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的评论(1955年)到对劳丹的《进步及其种种问题》的抨击(1981年),概括了费耶阿本德二十五年来的哲学研究生涯。这个两卷集(卷1:实在论、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卷2:经验主义的问题)在内容上没有明显的区别,虽然第一卷主要反映50年代和60年代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但作者对这两卷  相似文献   

11.
《爱的本性》包括《柏拉图到路德》、《优雅的爱与浪漫式的爱》和《现代世界》三卷。第一卷《柏拉图到路德》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1966年出版。第二卷《优雅的爱与浪漫式的爱》1984年出版。第三卷《现代世界》即将出版。作者欧文·辛格是著名的爱学专家,现任美国麻萨诸塞工业学院哲学教授。 《爱的本性》第一卷追溯了从古代到中世纪以来爱的思想。作者首先考察了哲学家们。诸如柏拉  相似文献   

12.
齐鲁书社新近出版的严正先生所著《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一书 ,是近年来经学研究中出现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作者在系统地阅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 ,详细地剖析了经学的起源和儒家经典确立的过程 ,并运用现代哲学的研究方法 ,对经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极大地拓展了经学研究的空间。经学研究是近年来国学研究热潮中出现的新领域。经学是自汉代以来传统儒学的存在形态 ,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 ,因此经学思想对于传统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 ,特别是自…  相似文献   

13.
编辑说明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3卷,本卷是第34卷。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卷力求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哲学界2015年度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和...  相似文献   

14.
德国哲学二十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纯理论研究倾向1.重视哲学范畴史的研究。范畴史的研究是哲学和哲学史研究深入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界在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仅有专门的范畴史研究杂志 ,还出版了多套多卷本的范畴史、概念史和问题史著作 ,如《哲学基本概念手册》(6卷 )、《哲学的历史辞典》(12卷 )  相似文献   

15.
经过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近 4年的艰苦努力 ,集思想性、历史性和前瞻性为一体的《2 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哲学卷》 (福建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版 )终于问世了 !这是国内哲学界的一个重要事件。其重要性在于 ,它以历史描述的方式 ,记录了 2 0世纪发生在中国思想领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 ;以理性分析的方法 ,展现了中国哲学独特的思想特征以及与外来文化之间冲突、理解并最终达到兼容的思想历程。这是一部“世纪之鉴” ,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哲学研究在 2 0世纪从无到有、从简单模仿西方哲学到形成自身哲学形态、从一种古典经学走向一门现…  相似文献   

16.
孙伯钅癸,男,祖籍江苏泰兴,1930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主要学术成果有:《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卷本,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三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第2卷主编)、《西方“马克思学”》(主编)、《卢卡奇与马克思》等13部论著,以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数十篇学术论文。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黄心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学家,对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哲学、宗教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佛教哲学》、《印度龙树大学讲演集》(英文)等19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分科主编、编委)、《南亚大辞典》、《宗教辞典》(副主编)、《当代亚太宗教》、《现代东方哲学》和《玄奘研究文集》等,此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越南文、孟加拉文等。他主编的《世界十大宗教》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他撰写的《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僧侣考》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年近八旬的黄先生荣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不久前,本刊记者对黄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哲学通史·清代卷》部分,笔者尝试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乾嘉学术中皖派代表人物戴震的哲学方法论做一理论总结与概括,即将其"由字通词,由词通道""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的方法概括为语言学方法,将其利用经学研究过程重视以知识说经的实证方法,和"大其心",精其心,以与圣人之心相遇,从而理解天地之心,进而理解...  相似文献   

19.
马列主义哲学的一般问题等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社会学的若干迫切问题》(论文集);《科学——哲学——意识形态: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迫切问题》;编《从苏共二十五人的决议和苏联新宪法的内容的角度来看马列主义哲学的若干迫切问题的发展:1978年10月24-25日各加盟共和国的科学理论代表大会的材料》;编《物质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编《哲学研究》(论文集,第二卷);《唯物史观与自然科学》。教科书、哲学教学法 编  相似文献   

20.
编辑说明     
《中国哲学年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4卷,本卷是第35卷。秉承学术性、前沿性、客观性的办刊宗旨,《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卷力求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哲学界2016年度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与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事件,客观记录中国哲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