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迫自己     
美国著名作家亚历克斯·哈利成名前曾经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小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真正有实力的专业作家。一天,他接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他一生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曾经借过15块钱给他。 “亚历克斯,我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那15块钱?” “我下次卖出稿子的时候。” “我有个好主意,”他说,“我们这里需要一个公关职员,年薪6000美元。如果你愿意,可以立即来上班。” 6000美元!在60年代,那是很高的薪水了。这预示着亚历克斯可以找间好的公寓,买辆旧车,把债还清……就在他满脑想着钱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在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个子高高、英俊潇洒的男青年,他大大方方地告诉我,他叫阿俊。最近他遇到一件事,心里非常担心害怕和烦躁不安,想找我谈谈。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阿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公司上班。因择偶条件较高,恋爱多次未成,至今仍独身一人。数天前的一个深夜里,他突然接到本公司一位男同事的电话,他告诉阿俊他正在一个特殊的休闲场所给他打电话。“你知道某咖啡屋吗?”对方非常兴奋地问他。“不知道。”阿俊迷惑不解地回应道。“那你这两天有空能不能跟我一起出来玩一玩?”对方热情地邀请他。当时阿俊非常诧异,平常在公司这…  相似文献   

3.
心里难过     
正深夜里电话铃响。是朋友的电话。他说:"忍不住要给你打个电话,我突然心里难过。非常非常难过。就是这样,没别的。"说完就挂断了电话。我从困倦中醒来,忽然非常感动。我也曾有这样的情况。静夜里,忽然有一种异常的情绪涌上心头,那情绪确可以称之为难过。并非有什么亲友故去,也不是自己遭到什么特别的不幸。恰恰相反:也许刚刚经历一桩好事快事,却又无端地心里难过。不是愤世嫉俗,不是愧悔羞赧,不是耿耿于怀,不是悲悲戚  相似文献   

4.
生命与生活     
黄国清 《天风》2017,(5):6-7
<正>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盏。经文:约10:10,15:1-8;可10:45;太5:13-16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乃是造物主眼中的主题,因为他一切创造都是为了人类,他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人类,神透过人类的生命与生活来彰显造物主的伟大、慈爱、大能与荣耀,也透过基督徒的生命与生活来建立更美好的世界。在英语中  相似文献   

5.
正梦见去他家里,见到他妈妈—许多次拨打那个号码,都是他妈妈接起的,每次听到那个声音她都很紧张:我找某某……有时候勇气不足,甚至会紧张地把电话挂掉。有一次,她在校园的电话亭打给他,他又不在家,他妈妈问:你是××吗?一个全然陌生的女孩名字,她匆匆地说了句"不是",然后挂掉。慌张又失落,那个常给他打电话的女孩是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我在惠州一家杂志做编辑。一个周六的晚上,我接到一位女读者的电话,她说她是刚听了广东卫星广播每周六准时播出的欧阳婷所主持的《似水流年》后才给编辑部打电话的。他说刚才听到的那个爱情故事既让人感动又让人遗憾,心痛之余莫名其妙地想与我聊聊。她的话杂乱无章,情绪也有着让人不可思议的跌宕起伏。下面这些零乱的文字就是我根据她的述说整理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每夜每夜,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我房间的电话铃乍响起来,我的心便抽搐了,手也抖个不停,不敢去抓听筒。我知道那是母亲打来的。她要和我聊天,她又要谈起父亲。我不想聊天,但我没有理由拒绝她。 也正是四个月前,深夜里的那个电话在我的心上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我最爱的父亲,他死了。我的可怜的母亲,她还不知道她最爱的丈夫死在另一个女人的臂弯里。 我想着,当父亲看见他的朋友和轻佻的女子从床上下来时,我想着,他再也不会恨恨地说道:“可  相似文献   

8.
劳动的喜乐     
午夜时分,一位歌手打来电话。我们近来合写一首歌曲:我写词,他写曲。他在电话中说他昨天弄了一晚,今天又推敲了一天,这会儿终于把曲子定稿了。他感觉这曲子很好,与词的意境和内在节奏很和谐。他非常快乐,等不到第二天,这会儿就要在电话里唱给我听。他的声音里迸发着欢乐,这欢乐立即感染了我,我的心情也欢快起来。他在电话里唱得极为投入,就象在舞台上一样。我们兴奋地交谈、推敲,气氛热烈。他说创作歌曲真是太快乐了,这快乐是从平常的休闲中所体味不到的,是走马灯似地走穴演出赚钱所体味不到的。这是一种纯洁的快乐,使人整个…  相似文献   

9.
正前阵子和多年前的同事闲聊,我突然问:"君还在公司吗?"他回答我:"还在啊,我待会找他的电话给你。"不多时,他发来11个数字,我迫不及待地拔通电话,只"喂"了一下,君就在电话那头嚷开了:"小希!这些年你躲哪去啦?我找你好久了,我还以为这辈子咱们就散了呢!"  相似文献   

10.
站在肩膀上     
李爱莲 《天风》2014,(3):48-48
<正>我看着当时十六岁的柔柔,想着和她同样年纪的孩子们,也正经历着许多青春期的烦恼……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十一点多,家中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接起电话,是当时读高中的大女儿柔柔的一位女同学,我看见女儿房间灯光已暗,便告诉对方柔柔已经睡了,没想到,电话挂上不久后,柔柔的手机便响了起来。我听见柔柔接起电话,心想:这么晚了,对方不知道有什么急事,一定要找到她?青春期的烦恼不久后,柔柔走出房间,我看她脸色有些沉重,便问道:"还好吗?"柔柔说:"我同学失恋了,心情很难受,想找人说说话。"我点点头,柔柔又继续说:"当初听到她谈恋爱,我真的很为她高兴,因为她很喜欢那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外面奔波一天,临睡前拿起手机,才想起该给父亲打个电话。不过一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在老家农村的父亲肯定早就休息了,只好作罢。给父亲打电话的事,我是记在心上的,只是怎么稍一疏忽,就忘记这事了呢?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父亲,一辈子以体力劳动养家糊口,现在俨然一个小老头了。他听力不好,打电话我必须大声。而且,每次打电话,我都说方言,父亲就是家,是故乡。村里人说,在  相似文献   

12.
刘凌维 《天风》2023,(8):47-48
<正>前段时间,一位毕业五六年的学生打电话给我,他谈到自己近几年服侍的一些经历,事工的压力、同工关系的微妙和复杂......言谈间透露出困惑和沮丧。放下电话,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记得临毕业前,他和几个同学曾到我办公室小坐,谈论各自即将奔赴的禾场、服侍的方向和一些计划。那时,他眼中有光,心中有远象,而现在他的语气中满是疲惫、无奈和迷茫。  相似文献   

13.
维系、延续圣教会的动力是天主圣神;坚固、联接圣教会的核心也是天主圣神。吾主耶稣在受难前夕曾语重心长地告诉给宗徒们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与你们永远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且  相似文献   

14.
人生随感     
人生是一个太值得深思、发挥和研究的题目。我们基督徒的人生是信仰的一生,每时每刻我们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人性与灵性的选择。 回想过去,我奋斗过,成功过,也失败过;爱过,也恨过;自豪过,也颓废过……。不敢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但却有那么一点点感悟。思绪在飘荡,点点滴滴的,将近六年的修院生活却是如此不堪回首。 还记得九六年初进修院时的纯真与理想,在崭新的生活起点我给自己发了一张洁白的履历表,这也是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当时,我是如何兴奋地暇想着在秋天、在冬天、在春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怎样去填写…  相似文献   

15.
中午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晚上6点我乘坐的火车会准时到站。母亲在电话里惊呼:“也不早点说,我要买你最爱吃的菜,还要给你打扫房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相似文献   

16.
造势生财术     
生活中,不经意间,身边偶尔有人打电话的声音就会被自己“偷”听到。时过境迁,那音、那景、那人,常常不可名状地从脑海里跳将出来,在内心里掀起层层波澜,心绪难以平复。这偶尔“偷”听来的电话,给我带来的是无尽地臆想和感动,周遭沐浴在一片水银般泻下来的圣洁和光明中。  相似文献   

17.
正向天主祈求乃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必须高度重视的日常神业;是每一个爱主的人都必须实践的灵修要素;是每一个度现世生活者都必须熟练掌握的神秘武器、力量源泉。因为只有不断地祈求天主助佑,求他赐给我们超性神力,我们才能战胜人生旅途所能遇到的种种诱惑,保持心灵纯善,日进于德,承行主旨,荣主益人,救自己的灵魂。主耶稣曾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你们求,就给你们;你们寻觅,就会寻到;你们敲门,就给你们开"(路十一9);"如果你们中有两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祈求,无论求什么,我的在天之父必定给他们成就"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督导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精神分析治疗师。一坐下,咨询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口:"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咨询室外遇到来访者,该怎么办呢?"督导:"你能具体谈谈吗?"咨询师:"我那天在咨询室附近的餐厅吃饭,当时我吃得非常匆忙,因为接下来还有咨询。这时我的一个来访者发现了我,他端着他的饭走过来,和我坐在一张桌子上。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他,所以等他开口说话。但也不想太让他尴尬,所以他问我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方立天 《法音》2013,(5):29-30
4月20日上午,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席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览"开幕式后,一到家老伴就低沉地告诉我,宣方来了电话说,净慧法师往生了。我听后马上给中国佛协卢浔同志打电话了解情况,得知净慧法师是在当天早上六时左右圆寂的。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系友李四龙教授来电讲了净慧法师治丧活动的安排。净慧法师走了,真的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个很容易急躁的人,婚后,在许多琐事上,我都习惯与林锱铢必较,争吵不休。一天下午,下班回到家。我打电话告诉林,让他在下班的路口捎几个馒头。他回电话说没问题。天渐渐地黑下来,我把粥和菜都已经做好了。可是他还没有回来。我有些担忧,又有些生气。终于听到了门响。他回来了,两手空空。“馒头呢?“我的怒火升腾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