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幅员广大,世界闻名。长江、大河,自西东下,不但四岸的民命赖以生存,南北的文化教养,也获得无穷的滋长。 唐世藩镇割据,使得金瓯碎裂。北宋虽然部分统一,而又自制内部矛盾。同胞兄弟阅墙之后,夺位掌权的弟弟,把哥哥的子孙统统赶至江南,朝内失势的大臣,又都赶到更远的边境。从此造成数千年中国文化;盛于江南,成了八九百年的局势。到了清朝,正常科举之外,还一再地举行博学鸿词的特别科举,所取人材,更多是江南的文士。 赵朴翁生于皖江,长于沪、宁,又加天资颖悟,所谓渊综博达,亦出勤学,亦出天资。始到“立年”,即参加… 相似文献
2.
我与赵朴初先生相识已有12年了。 1987年冬,在京城静谧的南小栓1号院,我有缘得谒先生慈颜。那时,我是一名尚在大学读书的青年,而赵朴初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又在佛学、诗词、书法等领域被世人尊为一代大师,在海内外备受推崇。记得在那间叫“无尽意斋”的书房内,我与先生相对而坐,在一派蔼然和气中与之款语,聆听教诲,其是如沐春风,让我激动不已。 从此,青年的我和赵朴初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次见到他,心灵都有一种慰藉,我真诚地崇拜着他。特别是近几年,每到11月5日朴老的寿辰,我不论工作多… 相似文献
3.
我与赵朴老本不相识。初始是由于我曾在报刊上偶然读到他的一些诗词之作,及其传诵人口的一些自度曲。始获知其大名,并对其古文学修养之深,留有深刻之印象,但却长期未能有相见之机缘。一直到1988年之夏历五月,中华诗词学会正式成立,在北京召开大会。我被邀请以顾问之名义参加此会,并在会场上与主席台上诸位贵宾相见,其中一位就是赵朴老。当时因时间匆忙,我与朴老不过短短握手而己,我虽因为与朴老经因识面而感到欣喜,然而却并未敢期望能与朴老有更进一步之交往。孰意数日后,朴老竟使人持简至我在北京察院胡同之旧居相探访,并… 相似文献
4.
1994年初春,我国宗教界的领袖们云集海南岛三亚市,共同研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会余,1月21日清晨,我们陪同赵朴初先生游览亚龙湾。晴空万里,碧海连天,鸟语花香,春风扑面。更奇的是脚下沙滩雪白,头上鸿雁翻飞。大家都轮着要跟朴老合影留念。我笑道:“朴老,大家想要您像这大海,像这鸿雁,作个背景,不要动。”朴老笑答“踏沙晨作亚龙游,鸿爪倘能留?”入夜,朴老谈起黎族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有一少年,自五指山追逐一鹿至海边,张弓欲射,鹿回头,化为美女,少年爱之,遂为夫妻。朴老兴致很高,又连夜登至山顶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