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7月30日是法国十八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纪念日,为了表彰这位对人类文化和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1984年定为“狄德罗年”。国际文化界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我国思想文化界同样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我国学者应邀参加了一些盛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术界举行关于狄德罗哲学思想的讨论会并发表了二十余篇纪念文章和学术论文,我国出版界1984年出版了一批有关狄德罗的著作。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法国作者安德列·比利《狄德罗传》的中译本。此外,商务印书馆还将出版法国哲学家亨利·勒费弗尔著的《狄德罗的著作与思想》和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八年三月号“思想”杂誌上登載过一篇題为“狄德罗研究的近况”的文章,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狄德罗研究的情况作了一番介紹。我現在想繼那篇文章之后,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狄德罗研究的盛况和成果加以闡述。但为使讀者得窺全豹起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关于狄德罗研究的概况还要略为介紹一下,因此与上述那篇文章或不免有少許重复之处。  相似文献   

3.
据有些人恶意讽示,狄德罗写这部作品是为了赚五十个路易(这确是一个不算小的数目,按照1947年的币值至少相等于150,000法郎)。狄德罗的家庭经济情况这时就有些逆转;长女小安杰利克在1744年病故,第二个女孩不久就要出世。他的女友,即作为最早的女作家之一的普以西欧夫人,向他予取予求,比她丈夫给她的款项,以及她自己的写作收入还要可靠。狄德罗当时将和她合作写一部反对宗教,散布自由思想的小说:“饶舌的珠宝”,关于这部书,  相似文献   

4.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四川省哲学学会外国哲学史分会、四川大学哲学系于]984年5月21日~25日在成都联合召开西南地区纪念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费尔巴哈诞生一百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就狄德罗、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关子狄德罗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一些同志认为,狄德罗不仅是一位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无神论者,同时还具有较为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这使得他在很多地方都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机械唯物主义者。理由是:(1)狄德罗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思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他提出“万象日新月异”,物质具有质的多样性和运动的普遍必然性,肯定普遍联系。在认识论中主张感觉和思维的统一,承认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的  相似文献   

5.
赵柯 《世界哲学》2023,(3):57-67
在《世界环游记补篇》中,狄德罗从欧洲社会与塔希提社会的风俗之不同出发,探讨了何谓风俗、何谓好风俗等问题。狄德罗提出,风俗是法律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法律就有什么样的风俗。其次,好风俗有赖于好法律,好法律在于精致地模仿自然法,与自然法保持一致。狄德罗表明,社会必须要有法律,且法律应辩证地迎合天性,与天性保持辩证的统一。在《补篇》中,狄德罗展现出一贯的辩证道德主义立场,是一个辩证道德主义者。通过这部著作可以再次发现,狄德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启蒙放荡子。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继续深入开展对狄德罗的研究,继承他对封建专制、宗教神学的批判精神,继承他的战斗唯物主义的珍贵遗产,这是对这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巨匠的最好纪念。 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首领。他的思想是十八世纪法国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的继承。在我  相似文献   

7.
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的领袖、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美学家。不过,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相比,狄德罗在我国的介绍和传播相对地说时间要晚,早期翻译介绍的文字数量也比较少。到了解放后,对狄德罗著作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才出现了新的局面。本文准备分为解放前、后两个时  相似文献   

8.
法国的狄德罗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家,他的《沙龙随笔》是艺术批评的范例,他把对具体绘画作品的艺术评价与艺术家的个性以及美学理论结合起来。此外,狄德罗的绘画理论著作还有《画论》和附在《1767年沙龙随笔》后面的《论手法和造作》。他的艺术批评思想建立在"真实、自然、简洁"这三条艺术美的标准上。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有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两种表现形式,它经历了一个从前者向后者转变的发展过程。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当狄德罗刚刚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时候,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正处于这一转变的关键阶段。狄德罗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的几年内,  相似文献   

10.
今年(指1957年——译者)是奥古斯特·孔德逝世的一百周年。孔德是进步的热烈拥护者,各人种统一的热情的宣传者,各民族之间的和平的维护者。孔德接受了和发展了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先进的思想家所提出来的一系列的思想。孔德完全有理由把这样的一些思想家,比如杜尔果,狄德罗,孟德斯鸠,孔多塞当作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狄德罗和达兰贝的《百科全书》及启蒙哲学的意义和影响”国际讨论会1984年10月23日到10月26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本部召开,与会的有法国、英国、苏联、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匈牙利、希腊、美国、秘鲁、尼日利亚、科威特、突尼斯、摩洛哥、肯尼亚、叙利亚、  相似文献   

12.
狄德罗的艺术理論,虽然就它的本身来講,其意义比在他的作品中出現的活生生的艺术要小一些,却也有它的極大的历史重要性。他把美学創造成一种科学或科学的尝試,他又建立了艺术批評(“沙龙集”)和戏剧批評。和他的哲学理論一样,狄德罗的美学理論归結为一个他所不能解决的問題,以一个矛盾告終,从而展开了一些远景,并提出了一些我們今天还沒有解决的問題。他根本沒有  相似文献   

13.
二百年前法国一个“文人学者社团”在领不到国家一文钱,设不起庞大的编辑部,还不断受到围剿,搜查的情况下,以狄德罗为首的一批学者即所谓“百科全书派”,从1750年开始筹备,百折不挠,冲破重重困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一部庞大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辞典》的主要正篇文字17卷,图册11卷,终于在1772年问世了。这部百科全书总共35卷,前后奋斗近三十年,于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有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就是爱。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极充实的一个富人,我有的全是爱。——徐志摩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基督教是靠奇迹(神迹)建立起来的;没有奇迹就没有最初的基督教。因此,狄德罗用了不少笔墨集中揭批这些奇迹。圣经中的奇迹多得无数,最著名的第一件是耶稣在一个婚礼上“以水变酒”,再一件是一个死了四天尸体已经腐臭的青年人,在耶稣呼唤下“复活”了。也许是针对这个  相似文献   

16.
宋应星(1587—166?),国外有人称他为“中国的狄德罗”。在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朝末年,他精心总结了我国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及其科学成就,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写下了科技名著《天工开物》,以及《论气》和《谈天》两篇自然哲学著作。然而,在重经文、轻实践、鄙科技的封建社会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宋应星及其著作却沉沦了近三百年之久。本世纪五十年代才“发掘”出《天工开物》初刻本,六、七十  相似文献   

17.
启蒙运动主要是指发生在西方18世纪的思想和社会运动,其宗旨是批判基督教中的保守和专制思想,反对教会政教合一的残酷政制.如伏尔泰所鼓吹的自然神论、狄德罗所宣扬的怀疑主义以及休谟所坚持的不可知论的经验主义等,对于基督教传统的神学独断论确实具有摧枯拉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狄德罗的《哲学思想录》,是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一种,采用了中国式的语录体,但却显得极其灵动而深刻。我每读一遍,都有不少心得,便不揣浅陋,做一些眉批。  相似文献   

19.
苏联国际关系研究所出版社在去年出版了姆·阿·西林所著的的“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一书。在这本害中,作者就几个主要问题论述了爱尔维修的哲学观点,解剖了他的著作中的革命的哲学内容。在阐述爱尔维修的思想时,作者还把他的观点与霍尔巴赫、狄德罗的观点作了比较,也与拉吉舍夫的观点作了比较。作者首先在“导言”中分析了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指出当时的哲学革命是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对中国现代美学产生过重要影响。法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几乎所有的中国著名美学家,包括不同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都起到过不同的"启蒙"作用。尤其是法国启蒙主义"百科全书派"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更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美学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