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何曼青、刘大椿: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什么是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人们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演进而不断深化的。自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后,人们总是把发展理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生...  相似文献   

2.
论坛荟萃     
  相似文献   

3.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庞景君:个体与社会互动中介的社会价值论透视现代社会日益凸现着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这一永恒话题的重要意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几乎人们争论和关注的每一个社会历史问题都可归结于或触及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然而,纵观人类思想史,人们理论思维的重心总是在个...  相似文献   

4.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高清海:论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需要。因为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是自身活动的主体,人的行为都是抱有主观目的的。我们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实事”中去“求是”,是要为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寻求现实的“根据”、确立合理的“目标”、制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邓安庆:论价值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价值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要探究一切价值由之发源的基础是什么,一切价值判断的合理性依据何在。这是研究一切价值的最终基础和依据的学问,即为价值本体论。价值本体论承诺实质上是对价值本质的界定,是对万事万物中何者有价值的承认...  相似文献   

6.
论坛荟萃     
庞井君 :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性论基础论纲人性是人类思想史上古老而又常新、永远充满无穷魅力的话题。事实上 ,这个问题既不因每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都能思考 ,都在思考而使答案变得不言而喻 ,也不因其复杂繁难、缠绕不清而使思想家们望而却步。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力图从各自的角度揭示人的存在本性 ,形成反映时代精神的人性论 ,并以此为根基构建各自的理论大厦。深入研究我们还发现 ,不但任何社会思想体系都以一定的人性论为基石 ,而且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制度的架构、机制的运行、文化的变迁、价值的选择和理想的建构等社会活动最深刻的根源和…  相似文献   

7.
论坛荟萃     
李仲华等:用新的发展观重新审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新的发展观,就是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发展观。最近,江泽民同志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邓晓芒: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站在现象学方法的高度,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进行现代解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人学的崭新实质。马克思通过对自然主义人学的批判,对人的本质的现象学还原,对人的本质的意向性结构和主体间性的分析,以及对人——自然存在的“本体论证...  相似文献   

9.
论坛荟萃     
李建华 :道德理性化的历史批判中国传统道德是一种理性道德 ,是一种缺少人文向度的“被动道德”。在传统道德的理性框架统摄下 ,中国人的情感生活几乎是处于抑制状态 ,自然 ,道德情感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中国思想史上 ,对这种道德的理性化倾向曾有过批判。分析这种道德理性化批判历程 ,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 ,也许会有诸多启示。第一次是老庄对儒家礼教的批判。老庄把有仁义而至于有礼 ,看成是社会道德风尚趋向不断衰败的过程 ;把从没有道德规范到有道德规范 ,从没有道德之名到有道德之名 ,看成是道德自身的蜕化 ,因而认为制定道…  相似文献   

10.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焦点和实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因为有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而引发的。“两个凡是”这种观点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判断一切理论上、方针政策上的是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两个凡是”的观点把领袖的决策和指示,也就是把一种...  相似文献   

11.
论坛荟萃     
于幼军: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发展理论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是从本世纪60、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发展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社会全过程的永恒的主题。马克思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其主要思想是: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2.
论坛荟萃     
黄明理:哲学勃兴的三大征兆目前,哲学受到冷淡。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哲学沉寂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的哲学没有形成与自己的新时代相匹配的理论高峰。19世纪有自己的哲学高峰,那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个时代的哲学高峰,需具备三个条件:(1)整合那个时代的科...  相似文献   

13.
论坛荟萃     
徐长福:新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观除了保留一些正确的传统理念外,至少还应增加如下理念。首先,人性是一个永恒的矛盾结构,任何发展都至多是这种矛盾结构在不同层次之间的转换,而决不可能是矛盾结构本身的消除。矛盾结构的层次不同,矛盾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同。因...  相似文献   

14.
论坛荟萃     
康德关于“实践”的概念的言论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两类实践(技能、道德)的学说。技能实践属于理论哲学(作为自然的理论),道德实践属于实践哲学,它建立在自由概念上面。康德主张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强调德性比知识重要。康德的实践概念的第三层涵义是“法权的”,简单地说,“法权的”涉及到所有权的自由(法权)是否被承认为原则。康德的“实践”的概念的第三层涵义为后来的费希特所发挥,为黑格尔所总结。目前国内主张实践唯物主义的学者认为,实践是解决主体、客体统一的关键。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这一概  相似文献   

15.
论坛荟萃     
郭建宁:我国社会利益集团问题研究 划分利益集团要有客观依据,这是一个综合指标: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劳动方式。政治地位、文化状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个综合指标,我国现阶段有六个社会利益集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城乡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党政干部。 上述六类社会利益集团,形成了相互交错的利益矛盾格局。其中最主要的是三类矛  相似文献   

16.
论坛荟萃     
夏甄陶: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 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认识系统的“解剖”结构中互相关联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子系统之间,还有一个把它们关联起来并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中介单元子系统。这就是说,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  相似文献   

17.
论坛荟萃     
高清海 :“人”的双重生命观 :种生命与类生命人的双重生命观就是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 ,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而类生命则为人所独有。只有从双重生命的观点出发 ,才能把握人的真正本性 ,理解人之为人、人区别于他物 ,尤其是区别于动物的那种特殊的本质的奥秘。“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 ,它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命”。这种生命的根本特点是 :由自然给予、具有自在性质、非人所能自主 ;服从自然的法制 ,与肉身结为一体 ,有生也有死 ,作为种性同等存在于一切个体身上。“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 ,仅仅属于人…  相似文献   

18.
论坛荟萃     
客观真理及在此基础上的真理一元论,乃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基石。近年来,“主体性”概念和价值问题引进了真理研究的范围,而且取得了许多建设性成果。但是,几种早已被否定的旧观点却借机复出,如真理主观论、真理多元论和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等。这说明有必要在新的高度上阐明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一元论思想,澄清理论是非。首先,主体和主观不是一回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仅有主观,而且有客观。主体在认识客体并获得真理时,其主观因素和客  相似文献   

19.
论坛荟萃     
陈志良: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包含二重意义:一是,主体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和对世界以及自身的把握方式;二是,主体性又是对象性活动中主客体相关之中的主体的特性.一些同志往往强调第二个层次,而忽略了第一个层次;其实第一个层次比第二个层次更重要,并规范着第二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改变世界”为基本任务,这样,人作为主体存在物与世界的关系就上升到主要地位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要是说明世界方面的问题,在新的哲学框架中居于从属的地位.人作为主体存在物,本质上是追求全面发展的实践存在物.从这个意义上,实践应被理解为人参于到整个世界中  相似文献   

20.
论坛荟萃     
丰子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其中所出现的波折大多与理性的失范有关。它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失控,政治与权力的失范,文化发展的扭曲等多种非理性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是由于理性自身的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