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源量表对478名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校大学生中四分之一的人恋爱心理压力需要作一定程度调整;2.在校大学生汉族和少数民族在价值倾向这一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在校学生中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学业负担这一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拉扎勒斯认为应激就是需求与应对源间的不匹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应激是普遍存在的。适度的心理压力或应激,对大学生适应环境是有利的。压力源或应激源的存在是产生心理压力的必要条件,但有了应激源之后不一定都会产生应激状态,还有导致应激的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尤其是个体主观的认知评价等中介因素作用极大。影响大学生应激性评价和因素至少有四个方面是重要的,是与事件相联系的情绪、事件的不确定性、事件的意义评价和自我效能感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应激与社会支持来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在当今大学校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做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在所有应激的研究领域中,应对是很重要的一块.社会支持作为心对的一个调节变量,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将社会支持分为伴随性社会支持和主动性社会支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应激水平之间有显著地负相关关系;目前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性社会支持;主动性社会支持对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维度的应激水平存在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本研究探讨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大小.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探讨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压力影响因素的构成.实验2进一步探讨了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压力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得到了不同样本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张虹  陈树林 《心理科学》1999,(6):508-511
学生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浙江省范围内的437名高中学生进行应激源、中介变量和应激反应方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应激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1)高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学习压力及与家庭亲友的人际关系问题,(2)对高中学生的应激反应有影响的中介变量主要是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逃避”等应对策略。本研究结论认为,在高中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中要注意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及积极应对方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应激对决策的作用机理及其个体差异,减少工程作业中因应激导致的决策失误,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和气球模拟风险任务考察应激反应与应激下风险倾向的关系,并探索兴奋易感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应激下个体的皮质醇反应越大,行为越冒险。且这一作用受到兴奋易感性的调节:兴奋易感性较高的个体,应激下皮质醇反应越大,行为越冒险;而兴奋易感性较低的个体,其皮质醇变化不能预测风险倾向。该发现提示了兴奋易感性在应激影响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高压岗位的人员选拔提供了科学启示。  相似文献   

7.
李金钊 《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该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52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单因变量多维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彼此独立起作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理能力现状分析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继霞 《心理科学》2007,30(4):964-966,936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理能力问卷”,对我国大学生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理能力总体状况是稳定的;在情绪情感状态、日常管理、职业准备、行为效能和交往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五个方面薛在年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行为效能和交往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随年级的升高将越强。本研究从家庭和社会、大学以及大学生自己的责任三方面提出了关于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青松  葛明贵  姚琼 《心理科学》2007,30(3):552-554,563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采用SCCS,SLSI和CSLSS对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得出不同自我和谐程度的大学生在生活应激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显著;应激源、应激反应、主、客观生活满意度进入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因此,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能较好地预测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0.
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LSI)检测大学生3558例,并用回归分析和路经分析探讨其应激过程(应激源—应激反应)诱发抑郁症状及轻生意念的预警模型。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中所承受的挫折、压力、变化和自我强加是预警抑郁症状产生的主要应激源;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认知反应是预警抑郁症状产生的主要应激反应;大学生抑郁症状诱发轻生意念的预测正确率为97.0%,发生比(OR)或危险率1.86倍于非抑郁症状者,其中女生抑郁症状诱发轻生意念的危险率近2倍于无此症状者;应激源直接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直接诱发抑郁症状,抑郁症状直接引发轻生意念,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不直接影响轻生意念,而通过诱发抑郁症状间接影响轻生意念。此预警模型为大学生危机心理鉴别干预提供了临床心理学依据和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