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严复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早年毛泽东对这一思想是有所认同的,但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即"阶级论",对严复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了人民教育学说.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话语从产生到最终确立优势,历经整个1940年代。抗战时期,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中共在话语战中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并一度失声,新民主主义话语的传播更多地局限于根据地内。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双方军事较量的展开和深入,中共在新民主主义话语优势的建构方面有些明显的变化:在建构路径上,主要是由内及外,从党内和根据地逐步向全国范围传播;在态度上,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在传播内容上,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在建构形态上,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解读、研究、介绍和比较不同国家新民主主义的情况、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团体等方式,新民主主义话语逐步确立了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论断.论文对这一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内涵与理论来源、论述逻辑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农民理论的"拐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但重大发展主要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这既是因为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论断乃至原理面对严峻的挑战;也是因为以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性质问题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创立和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著作颇多,读了刘嵘同志所著《毛泽东哲学思想新篇》之后,给人以新鲜之感,堪称名副其实的“新篇”。 首先是视角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不是从一条条的原则出发进行论证,而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从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这些实践,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两个伟大的科学创造中,把毛泽东哲学思想娓娓给人们展示出来,使人觉得这不是书斋里的哲学,而是行动  相似文献   

6.
一、“太虚一实”、“道器一贯”的本体学说宋明时期,哲学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集中到本体论方面的“理、气”关系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道、器”关系问题上来,并逐步深入到认识论的领域。哲学斗争愈深入,核心问题愈明确,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双方都在磨炼自己的武器。宋代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融合儒、佛、道三教的“新儒学”的创立中,周敦颐的“无极太极说”、邵雍的“先天象数学”、二程的“义理学”等,分别吸取了佛道二教的理论,经营着各自的体系;在这一气氛中,张载以他的“气化”论,在批判佛教和道教的理论斗  相似文献   

7.
"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追求和建国主张。毛泽东既是"共和国"符号的创造者,又是"共和国"概念的阐释者;既是"共和国"建立的缔造者,又是"共和国"实践的推动者。毛泽东的"共和国"概念经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到"中华民主共和国"的语义探索和现实境遇、"三民主义共和国"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话语建构与政治表达、"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隐喻与政治认同,让我们认识到这些概念的变迁并非表面上的符号演变,而是革命环境、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的变化而产生的多重政治意蕴表达。  相似文献   

8.
自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台湾哲学极为重视自身“体系与理论”的“重建”工作,并相应地重建了一个“心物合一论”的折中主义哲学体系。一、为什么要如此重视重建体系通常所谓的“台湾哲学”,是指受台湾当局严密控制的官方统治哲学、“三民主义哲学”。三民主义,本来是孙中山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而不是当作一种哲学学说提出来的。三民主义自然也有它的世界观,但孙中山首创并阐述这个纲领时,并未将其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使之上升为一种哲学学说。三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正式提出来是在一九二四年以后。一九二四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把原来  相似文献   

9.
由曾端祥撰写、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决策思想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以其创新的学科体系和严密的理论分析,阐述了毛泽东的决策思想,填补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研究领域中的一项空白。 综览全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开创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理论)这门新的学科体系。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决策思想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毛泽东决策艺术、方法、技巧等实践层面上,对其理论、思想没有作为一门学科来系统研究。本书作者以很大的理论勇气和高度的责任感,通过潜心研究,创立了毛泽东决策思想(理论)这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新的分支学科。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以往学界对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研究多偏重于其发动群众运动、开展思想教育方面,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制度向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着眼于防范和克服官僚主义,推动创立干部参加劳动制度,探索以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代替一长制,对干部等级工资制也有独特的批判性思考。要客观评价毛泽东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制度向度,必须正确理解"制度"概念的层次性,正确看待运动治理与制度治理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