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了华南师范大学余少波教授的力作《社会生产力新论》(以下简称《新论》),表明了我国学术界在对生产力问题长期探索中取得了新进展,也是余教授对这一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执著追求、潜心研究的新贡献。 本书从社会历史哲学的视角,认真探讨人类社会为何“获得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 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了华南师范大学余少波教授的力作《社会生产力新论》(以下简称《新论》),表明了我国学术界在对生产力问题长期探索中取得了新进展,也是余教授对这一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执著追求、潜心研究的新贡献。 本书从社会历史哲学的视角,认真探讨人类社会为何“获得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对这一主题,书中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探讨,无论从历史评述还是现实发展资料分析,以及从理论推导上,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书的出版,对我们加深理解我国将努力实现的“两个转变”是有帮助的。除了深邃的理论探讨和认真的推导分析外,本书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新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总结评析了从古至今国内外有关生产力问题的各种观点,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理论成果,科学地构建了作者自己的理论体系。本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在它指导下,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9.
《系辞》是《易传》中体现儒家思想最为充分的历史文献。但近年来对它的属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属道属儒莫衷一论。本文从儒家的天道观、人道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四个方面阐述《系辞》的儒家思想,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儒家的宇宙生成论,而所谓“鬼神”主要是讲幽晦,与《论语》记载孔子“子不语怪力乱伸”的思想原则是一致的。《系辞》用天尊地卑的自然现象类比贵贱的社会现象正是儒家等第观念最为有力的佐证。《系辞》认为《易》的形成就是人类文明史的写照,这也是当时儒家的历史观。《系辞》把“变”作为思想核心,其发展变化观是相当彻底的。这种“变”的思想方法虽然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有距离,但与荀子的儒家思想是非常接近的。 相似文献
10.
《司马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修兵书之一,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更是将它看作中国兵学的总源头。《司马法》与司马穰苴渊源有自,今天的《司马法》是司马穰苴有关兵学的言论附于古者《司马兵法》之中。《司马法》反映古老的军事思想,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有关战争的基本理论、治军原则和军制、军令、军礼等。《司马法》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各方面尊奉为权威性的经典,在古今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中国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姜太公学术讨论会综述李兴斌1996年9月13日至14日,由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临淄区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姜太公学术研讨会在临淄召开。京、沪、鲁、台北及日本的学者近40余人与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出席会议并发了言。与会... 相似文献
14.
<正> 近些年来,邦富一直在潜心研究梁启超,并打算有所著述,但一直未见有书问世。头几个月,我就此问及一位与邦富过从甚密的朋友,他告诉我邦富还在慢慢的磨、细细的抠,书稿一旦杀青,便会交我一阅。 相似文献
15.
16.
赵树民同志的《比较宪法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0年 3月出版 )确是一部“颇有份量、卓具见地”的巨著。综合该书来评 ,我认为有下列三个特点 :第一 ,该书明确地以马列主义最基本的普遍原理原则 :如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共产党的领导等贯彻于全书的始终。本世纪 (指 2 0世纪 ) 70— 90年代以来 ,上述种种最基本的马列主义观点在我国宪法领域是遇到了挑战的。特别在苏东变化之后 ,更是甚嚣尘上。该书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大量论证来坚持原则 ,阐明论点 ,卓具说服力的。如就贯彻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7.
庄存与《春秋》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存与是清代经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经学家。从梁启超以来许多学者都认为庄存与是清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 而以《春秋正辞》为其体现, 人们论庄存与的经学往往以《公羊》学为说。不可否认, 晚清出现以《公羊》学为中心的所谓今文经学, 与庄存与的《春秋正辞》重《公羊》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但是庄存与的经学实是以六经为宗, 不守门户; 专明大义, 以求致用, 并非仅仅只是《公羊》学。就《春秋正辞》而论, 则具有以《公羊》为主、杂取诸家, 不重微言、专重大义的双重特点, 而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意义。一、《公羊》为主, 杂取诸家庄存与在… 相似文献
18.
“《长生殿》案件”作为有影响的文学史事件,在诸如演剧地点、参加人员、处分情况、案件起因等关键问题上尚有争议,《康熙起居注》一则材料的发现对解决这些问题颇有助益。本文据此资料,对此案件提出新认识,推定此事件乃是黄六鸿挟嫌报复,以赵执信为主要弹劾对象,且赵在玩“马吊”时的戏言乃致隙之由,与当时“南北党争”无关,而且案件中受处分的官员只有赵执信一人,清廷对案件的处理从轻从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