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佛教,很容易让人同“历史”、“传统”、“古老”等名词术语联系起来。诚然,作为我国五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历史悠久无疑是其特点之一。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佛教还是一个高度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主张以积极务实的态度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宗教。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为了深入挖掘佛教教义中的环保思想,让世人更深刻地认识佛教,由中国佛协发起、佛协教务部承办的一场名为“佛教与环保”的演讲会于8月25日至27日在素有海天佛国之称的普陀山成功举行。 在2天4场的演讲辩论会中,来自全国各省、市佛协及寺…  相似文献   

2.
陈兵 《法音》1995,(11)
佛教的宗教观陈兵佛教典籍浩瀚,教义深广,虽然其中尚乏现代宗教学意义上的关于宗教问题的专论,但很多佛典中多处表述了佛教对自身及其它宗教的看法,形成了其独特的宗教观。现代汉语中的“宗教”、“佛教”二词,皆见于中国佛教传统典籍,然其含义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宗教禁忌》一书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有关工作人员组织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学术专家共同撰写的一本介绍当代中国五大宗教禁忌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五章,分别介绍了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禁忌的历史背景、发展变化、神学依据和基本特点。 作者根据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禁忌,采取了不同分类标准,力求全面介绍。如佛教一章分别介绍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的禁忌;汉传佛教又分“对一切学佛者的普遍禁忌”、“对出家人的禁忌”、“对在家居士的禁忌”。如伊斯兰教一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2023,(9):26-27
<正>绍兴是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绍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一院二馆三路径”模式,在会稽山龙华寺内打造了富有特色的佛教中国化实践基地,在培养佛教人才、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宗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8,(8)
本刊讯7月15日,“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宗教学会协办的“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活动由此正式揭开序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中国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法师,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6.
由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福建省佛教协会联合主办,漳州南山寺承办的“二十一世纪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10月16日在福建漳州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6篇,有24位学者、法师从人间佛教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孟高维诺东来的原因。蒙古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对宗教有浓厚兴趣,采取“兼容并蓄,广事利用”的政策,在经济上宽厚,在政治上则严峻。在佛、道、伊斯兰与也里可温中,独崇佛教,但也明确指出“基督教是最真最好的宗教”,佛教尚寂,道教崇玄,基督教传播基督福音,深入现实生活各个领域,奉公守法,这是孟高维诺之所以能顺利东来并在中国扎下根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推进中国宗教的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展,宗教在当代社会的作用日益明显,如何科学地把握中国宗教的状况、特点及发展趋势,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哲学宗教学系连续举办了两项活动,期望以此促进对中国宗教的实证科学研究。10日至12日,“中国宗教社会学:现状与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以“宗教社会学”命名的专业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名专家出席。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巴克(EileenBarker)教授、…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关于宗教本质的界定只适合于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的“神创论”宗教的界定,对于非“神创论”的佛教、道教、印度教是不适用的,应该用超验性的信仰文化实体这一概念作为宗教的界定是最为确当的,因为这一概念能把“神创论”宗教和非“神创论”宗教都包括进去.  相似文献   

10.
从宗教范式而不是宗教势力的角度看,外来的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其范式由榜样到边缘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宗教格局中,自从佛教在中国站稳脚跟后,“佛教范式”便成为各种宗教纷纷仿效的榜样;但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宗教格局中,由于西方基督教的传入和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佛教范式”便被边缘化了,而“基督教范式”则取而代之成为各种宗教纷纷仿效的榜样。“佛教范式”在中国宗教史中的这一地位变迁折射出了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没有西方式宗教对立的“不排异”的宗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陈星桥 《法音》2008,(12):58-60
11月20日至21日,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联合主办.厦门南普陀寺承办的“灾难危机与佛教慈善事业暨第二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刘威.福建省民宗厅副厅长林致知,  相似文献   

12.
净化人心 抵制邪教 维护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全世界各宗教领袖,相聚联合国,共议世界和平大计,千年一遇,因缘殊胜。本次大会以“促进新千年的和平”为主题,在寻求净化人类社会、消除战争和贫穷、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宗教作为和平使者和抚慰者的积极作用,这是载入史册的全世界宗教盛事。我作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成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从佛教的角度讲几点主张。 一、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事业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教导信徒要“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著名的佛教经典《大涅 经》一开始便讲述了佛陀劝阻阿问世…  相似文献   

13.
中日第六次佛教学术会议论文由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日本中外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日第六次佛教学术会议10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佛教与儒、道二教的关系”。中国有五位代表,日本有五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表论文。中国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  相似文献   

14.
徐长安 《法音》2008,(11):55-55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27日发布消息称.刚刚闭幕的“科学视野中的佛教”研讨会是中国国内首次围绕宗教与科学关系展开的对话,本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觉醒 《佛教文化》2007,(1):86-97
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邀请,以本人为团长,市民宗委宗教三处沈国强处长为顾问的上海佛教界“天竺·心之旅”赴印度佛教圣迹参访团一行126人,于2007年1月5-13日访问印度,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圣辉 《法音》2023,(11):10-11
<正>在新时代的金秋时节,在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今天我们汉传和藏传、南传三大语系佛教徒欢聚在北京,喜迎中国佛教协会70周年华诞。自佛陀在古印度创立了佛教,不但成为古印度的主流信仰和文化,还成为影响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是奉行无我、慈悲、平等思想的宗教。2500多年来,佛教是世界史上不曾用武力传播教义的宗教。佛教的“武器”是智慧之剑,佛教的敌人只有一个,那便是我们内心的无明烦恼——“贪、瞋、痴”。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佛教研究的深入,加强教界与学界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11月6日至9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和杭州西天目山禅源寺共同主办、禅源寺承办的“中国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临济宗祖庭——临安禅源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位专家、学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08,(11):58-58
世界佛教论坛网讯11月3日.“佛教英语培训班”开班典礼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该班在国家宗教局、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大力指导下,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玉佛禅寺具体承办。该班旨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2008佛教外语交流会”的交流成果。同时更好地为“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培养和积累外语人才.实现以语言为载体提升中国佛教对外交流的能力.此种形式培训班在中国佛教界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2,(1)
本刊讯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七人(包括佛教代表二人、穆斯林代表二人、基督教代表三人),应邀出席了1981年11月7日至11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亚洲宗教和平会议”(简称“亚宗和”)第二届大会。“亚宗和”组织是由十七个亚洲和太平  相似文献   

20.
任永生 《法音》2001,(12):37-37
本刊讯9月26日至10月2日,应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日本委员会(“日宗和”)的邀请,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宗和”)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为团长,由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代表组成的“中宗和”代表团一行14人赴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中宗和”是由赵朴初、丁光训等老一辈宗教界领袖发起创立的宗教和平组织,在全国各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和影响。此次我国五大宗教代表首次以“中宗和”名义组团联合出访,受到了日本宗教界的高度重视和隆重接待。代表团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