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代汉语中,习惯将"瘟疫"连称,但如果细辨,"瘟"与"疫"其实是相当不同的。日前语文学家孙玉文在《语言学微刊》上发表《说"瘟疫"中"瘟"的语源》一文,就指出了以往常被忽视的一点:先秦时通常把瘟疫称作"疫"或"疠",而"瘟"字的出现要晚得多,文献中最早只能追溯到东汉末年蔡邕著《独断》,直到东晋以后才逐渐盛行。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疾病中传播广、危害大的传染病,尤其是人类所抗争的主要对象。在中国古代传染病往往被称为瘟或疫,“疫”是传染病的通称,“瘟”则指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的烈性传染病。后来人们把这些传染病、流行病统称为“瘟疫”。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尚医的宗教,在创教之初(如张陵、张角等人)就以疗治瘟疫的方式来传教,在后世抗击各种传染病的过程中,也曾积累了一些经验,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当前“非典”正在对广大人民的生命发生严重的威胁,防治“非典”成为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忆古及今,考察传统文化资源之一的道教的瘟疫观,对我们…  相似文献   

3.
《神霄遣瘟送船仪》完好地保存了宋元神霄派道士施行的以驱逐瘟疫、净境安民为核心宗旨的送船科仪的基本情况,藉此可考察此项法事的场景和过程。本文从宗教文献学角度逐一分析遣瘟送船仪的科介流程及节次内容,并从多视角对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15日,全国著名比丘尼道场上海沉香阁修缮一新,隆重举行观音像开光、观性法师升座典礼。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法师和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法师分别主持了开光和升座活动。上海有关党政部门领导、海内外诸山长老和四众弟子百余人参加了庆典。沉香阁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供奉明代珍贵的沉香木雕塑观音像而得名,这次修复中  相似文献   

5.
正魏晋时期,医士文人以"瘟""殟"描述疫疾,"瘟疫"一词由此诞生,其最初是指由"毒病之气"引起的疾病,至现代,已演化为对人类所有传染病的统称。由于瘟疫能使大批人受到传染且造成死亡,在人类历史上,它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隐患,死亡率往往远高于战争、水灾、旱灾等灾难——20世纪,仅天花一种传染病就夺走了近3亿人的生命。作为一个关注"长生"的宗教,道教很早就开始关注瘟疫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瘟疫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在中国古人抵抗瘟疫的历史上,道教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众遭受疾疫侵袭时,道门中人并没有隐遁山林,而是积极投身于防治疫病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对于染疫患者的救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医学疗法:针灸、药剂等;(2)法术疗法:符咒、劾厌等;(3)仪式疗法:上章谢过、修斋祭祷、设醮送瘟等;(4)心理疗法:持诵经咒、虔诚奉道等。这些应对措施中既含有科学化成分,也带有宗教神秘色彩,均彰显出道门中人对生命的尊重及其寄托于道法战胜病疟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7.
朱封鳌 《法音》2020,(2):61-63
喜闻浙江台州黄岩区方山五峙云景院发现明代万历年间竖立的一块《五峙云景院天台祖堂小宗记》石碑,碑文记述明代万历年间天台高明古刹方丈传灯大师(1554-1628)中兴天台宗,在东南各地建立十二座讲香堂的情况,极具历史文物价值,令人兴奋不已。2019年6月9日,在高明讲寺了文方丈的带领下,我和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几位学者从天台驱车直到黄岩区方山脚下,然后徒步拾级而上,寻觅藏在峻峭山峰背后数百年的文物瑰宝。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昌平区西贯市清真寺是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古寺,据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此后,明嘉庆,万历年间都有扩建重修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泊镇清真寺     
河北省交河县泊镇清真寺,以建筑规模宏伟壮观,风格独特,历史悠久而驰名全国。 此寺建筑年代,至今尚未查明。据泊镇地名办公室介绍:“它始建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后在建文、永乐、万历时几经修葺,崇祯年间扩建成规模宏大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朱长春是活跃在万历年间江南文坛与道教界的士人,其弃仕入道的经历在晚明文人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在考订朱长春生平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其脱离仕途、入道修仙的生命历程,并对其道教思想来源和主要道教活动进行了分析。近年来学界对万历年间文人与净明道、龙沙谶、昙阳子事件、内丹修炼等研究,揭示了晚明文人道教生活的面貌。朱长春道教生活的特殊个案或许可以进一步丰富目前对此一时段文人道教思想和实践多元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大同天镇县城东南行8里,在重峦迭嶂中隐藏着一座古刹——闻名遐迩的盘山显化寺,俗称"盘山寺"、"盆山寺"、"盘山显化寺"。显化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明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均有修缮。初建时为佛寺,清代时形成释、道、儒三教合一的寺院。  相似文献   

12.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营与管理伦理  刘继生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汉水侧傍,具有五百年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已形成市镇,清代康熙年间,已成为“汉口之正街”。近百年来已成为汉口镇商业精华之所在。八十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贯彻,...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万历到清朝乾隆200余年间,有数名来自欧洲的耶稣会士在中国活动,此为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入华耶稣会士中,精英多集中于京城,遂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他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9,(1)
江西省武宁县的杨州乡弥陀寺(原名西瓜寺),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近年经政府拨款修建,并由赵朴初居士题写寺名和佛殿匾额,是该县的有名禅林。寺内老僧体弱多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寺  相似文献   

15.
正拔去名根,融去客气《菜根谭》是一部明心宝典,出自明朝万历年间,千里迢迢,由智者接力传递到今天。得菜根,百事可为,苦尽甘来,是圣贤的指点。受此训耳濡目染,对于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定会大有助益。"拔去名根,融去客气"是文中的名句经典。意思是:人生的负累,完全是由于名利观念。有的人,即使暂时放下权贵,隐  相似文献   

16.
北灵观为明清时期永登地区道教官观之一,主祀真武大帝.现存万历年间碑刻《新建北灵观碑记》记述了该观兴建史实.文章在考释此碑文的基础上,探讨明代真武信仰在永登地区的播布.  相似文献   

17.
瘟疫历来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威胁,在我国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中,道教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以宗教方式来驱除瘟疫、安抚人心之外,道教更是以医学的方式,通过道教医药学家们的医学活动来防治瘟疫,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瘟疫防治文献,总结了较为合理的瘟疫认识,而且形成了独到的瘟疫防治方法体系,为我国历史上的瘟疫防治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五台山刻经背景及情况《嘉兴藏》一名《径山藏》,始刻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后因北方缘薄、集资不便、冰雪太大等原因,四年后又移于浙江余杭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及其下院寂照庵和化城寺等处。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及清初顺治、康熙年间又分散在吴江、金坛、虞山、嘉兴等处分刻,雕竣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江苏是书画创作、收藏的中心,产生了大量的画学伪作,但针对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至今鲜见。因《书画传习录》具有较强代表性,故作为研究切入点。在前人基础上,结合《书画传习录》层云阁刊本的内容,对王绂与嵇承咸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并对以下三点进行创新性研究:一是通过对《书画传习录》“灵异门”托伪内容的考释,将成书时间基本锁定在万历年间,系前人之未有;二是结合明朝社会背景分析了伪作泛滥的原因,阐明了《书画传习录》成书于万历年间的合理性;三是尝试还原托伪者的原貌,解释《书画传习录》百年后现世的缘故。最终得出结论,《书画传习录》并非王绂所撰或嵇承咸作伪,而是出自明万历年间人士之手,为日后《书画传习录》的辨伪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娜 《中国宗教》2022,(2):76-77
清水道教音乐创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传统道教音乐与位于甘肃东南部的清水县民间音乐文化融合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道教音乐种类,其音乐形态活泼丰富,既展现了清水当地的文化民俗,又体现了道教敬天爱人、自然无为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