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编的《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一书,于1978年11月底编辑完毕,已交人民出版社审校,今春即将出版,作为公开读物发行。这本书是由五个单位27位同志分别撰写的论文集,涉及到现代西方哲学16个流派(唯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实在论,实用主义,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语文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法兰克福批判哲学,结构主义,过程哲学,精神分析学)中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过程中,70年代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以来的20多年,无疑是西方哲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时期。一般说来,可以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拨乱反正,西方哲学东渐得到恢复并走上正轨的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是深入发展,西方哲学东渐取得重要成果的阶段。前一阶段中有“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与“尼采热”的出现,在后一阶段中,胡塞尔现象学受到热情传播则是西方哲学东渐走向深入发展的集中体现。上述变化以及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时…  相似文献   

3.
<正>自笛卡尔哲学出现后,主体性哲学便开始成为西方哲学一个主要的话题。这个话题在遭遇主体死亡论的挑战之后,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回应这种挑战。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段德智教授新近出版的《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超越》一书正是针对现代西方哲学不绝于耳的主体死亡论而提出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此书由杨祖陶先生亲笔赋序。杨先生认为,这本书"对主体性的形成、发展、内在机制和发展的终极趋向做了跨越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历时性的与共时性的系统的考察、论述,逻辑地、历史地和辩证地阐释了‘主体生成'的诸多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本书结构严  相似文献   

4.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杨适同志的《哲学的童年——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研究》一书。承作者送书给我,我以先睹为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部目前国内还不多见的,以长达六十五万多字的篇幅专门探讨古希腊哲学发展线索的专著。与西方哲学史的其它同类著作相比,我认为它在史的考察和理论总结的许多方面有新的特色、新的开拓、新的突破。首先,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开端问题,作者不墨  相似文献   

5.
张任之 《现代哲学》2007,(4):120-122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成立大会暨‘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和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由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和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共有来自瑞士、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香港、  相似文献   

6.
2002年9月18日—20日,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西方哲学东渐百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举行。这是国内首次对西方哲学东渐刚刚过去的百年行程进行回顾、反思和展望的学术会议,也是海峡两岸西方哲学界学者的首次聚谈。...  相似文献   

7.
最近已获批准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的《中国无神论史》一书的编写组,于1983年8月18日至28日在西宁市举行了工作会议,会议由该书主编牙含章同志主持,到会的有编写组成员21人。现将会议讨论的问题纪述如下。《中国无神论史》编写的指导思想与会同志一致赞成牙含章同志提出的编写指导思想,认为:《中国无神论史》是中国各民族的无神论思想发展史,是中国各民族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在详细地占有史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深刻地揭示中国无神论思想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并对各个  相似文献   

8.
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方法论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觉地运用西方哲学的眼光、角度、概念、方法研究中国哲学,从而为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这一学科奠基的两个功臣,是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的胡适和冯友兰。胡适将实效主义引入中国,完成了第一部以西方哲学眼光写成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冯友兰则将新实在论引入中国哲学史研究,完成了在中国和西方均有重要影响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这是中国哲学成为现代学科体系中一个科目的正式开始。一、问题的提出自胡、冯之后,西方哲学就成为研究中国哲学不可一日或缺的学术背景、理论指南和照亮方向的灯塔。不懂西方哲学似乎就…  相似文献   

9.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在"学术性"诉求的强力刺激下发生 了许多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是以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概念甚至观念重新阐 释或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现代西方哲学装饰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乎成为一种时尚。 在许多论著之中,人们见到最多的与其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不如说是关 于西方哲学的某种评介。以西方哲学阐释马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是研究手段的变 化,它所揭示的问题的尖锐性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中国实践的理论形 态还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样态?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从生活哲学的角度,总结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既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里刊发华侨大 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期引起研究者对此 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18日-20日,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西方哲学东渐百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举行。这是国内首次对西方哲学东渐刚刚过去的百年行程进行回顾、反思和展望的学术会议,也是海峡两岸西方哲学界学者的首次聚谈。来自台湾佛光大学、台湾大学、政治  相似文献   

11.
冯定同志撰著的《平凡的真理》一书,最初写于1948年,全国解放以后,曾几次修改再版,是一册流传非常广泛的哲学普及读物,特别是在青年中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本书中,冯定同志通俗地讲解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亲切地解答了青年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哲学问题。这本书文风朴实,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正>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大门的打开、西方哲学思想的大量引进,人们开始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批评反省和重新解释,这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哲学始终是介于传统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哲学,它肩负着改造传统中国哲学、融合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古典哲学历来被看作哲学研究的模板,然而,这种看法之所以形成有其历史的和时代的原因。中国传统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在精神风格上的契合以及历史的原因,使得中国哲学更容易把德国古典哲学接受为模板。西方哲学的近代发展以及当代哲学的演变又使得德国古典哲学逐渐变成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或特殊哲学形态。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西方哲学的近现代发展,更好地理解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中国哲学史的框架内理解和诠释中国佛教,胡适与冯友兰用现代学术的方法分别作了佛教“化中国”和佛教“中国化”两种解读。冯友兰历经一生写成的中国哲学“三史”中,对佛教研究在叙事方式上经历了由史论结合、以史为主到史论结合、以论为先而明其学脉,在理论分析上经历了从新实在论等西方哲学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佛教哲学而得其宗旨。其一以贯之的主线是从揭示中国佛教的本位性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中国佛教哲学,这不仅反映了冯先生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转换,也深刻体现了他的世界观转向。  相似文献   

15.
1、西方哲学发展的现代转向的意义不同倾向的哲学家对近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评价往往大不相同 ,但他们都会承认 ,在近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区别。这意味着西方哲学的发展在近现代之间发生了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转折 (转向、转型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根据对西方社会和哲学发展史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 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更。 19世纪中期以来的许多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也对传统欧洲哲学采取批判态度 ,要求对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并纷纷宣称自己的哲学理论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从那…  相似文献   

16.
近读韩民青同志撰写的《当代哲学人类学》(四卷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感到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人类学研究的有益尝试。现谈以下几点想法和看法。1.哲学人类学,是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门类和分支。但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把哲学人类学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来看待。近十几年来,国内学术界逐渐认识到哲学人类学具有自身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而不同于其它哲学门类,人们这才又从起初介绍西方哲学人类学成果转而展开自身的研究工作。人们在研究中又进一步发现,在哲学人类学的创立中,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中国的体系化哲学中,金岳霖的哲学最具体系性。在这一方面,他是能够让西方哲学的体系化特征在中国哲学中充分表现出来的真正代表性人物。①金岳霖通过现代逻辑分析方法层层抽绎哲学概念和问题,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很严密。他的三部书——《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分别代表了他在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的代表作之一,1937年5月公开出版后,李达曾将此书寄给当时正在延安的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不仅十分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写了详细的眉批,而且还向延安哲学研究会和抗日军政大学推荐,指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高度赞扬了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贡献,热情  相似文献   

19.
正叶秀山先生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大家,也是一位哲学研究和行文写作独具风格的哲学家。他对西方古典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造诣精深,其研究并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哲学史的理论知识和思想逻辑研究,也不只局限于古典哲学,而是涉及现代和后现代哲学及跨学科性的宗教、科学、艺术、中国哲学等领域,并能够"以史带论"乃至"以论带史",深刻地面向哲学问题本身而阐发其独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当代中国哲学处境的两个方面: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的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分析了西方的分类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以及中国哲学把人生论定位为核心论题而造成的自限局面,还有西方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发展意义续篇的可能性。同时也讨论了知识考古学和哲学元语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