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色彩与性格     
通常,人都有自己所偏爱的颜色,或许是一种,或许是几种,而一个人所喜欢的颜色正好反映了自己的性格和感情的特点。 白色:所有颜色的综合体,既无比高尚,又充满幻想。它包含多种含义,像阳光那样灿烂,又像坚冰那样寒冷。所以,各种性格的人都喜欢白色。 黑色:与白色相反,它象征对生活充满忧郁,不顺遂,愁绪满怀。  相似文献   

2.
广州大学生对衣服款式及颜色爱好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心理物理学的等级排列法,用男女各16种服式及27种颜色布样做材料,随机抽取广州市五所大学一年级学生男女各30名为被试,对被试的服式爱好和颜色爱好特点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单纯对布样颜色爱好的顺序与对特定服式的颜色爱好顺序不一样、衣服款式不同,喜欢配搭的颜色的爱好等级顺序也不同。(2)当前男女大学生都喜欢活泼大方、文雅、有朝气的服装款式,而不喜欢过时的、古旧的服式。(3)从颜色明度来看,大学生喜欢明度大的(反射率Y大的)颜色,不喜欢明度小的(反射率Y小的)颜色。其颜色爱好变化趋势是从明度大的颜色向明度小的颜色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生的《颜色—情绪》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颜色在人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人对颜色的爱好也各有不同。一般认为,人对颜色的偏好,因年龄、性别、民族而异,甚至气候、自然环境,都影响人们对颜色的喜爱程度。过去,中外心理学家就幼儿、中小学生、大学生对颜色的爱好作过不少研究,但各说不一。当前大学生对颜色的爱好如何,他们对各种颜色有何种情绪反应,我们想在这方面作些探讨,试图了解当前大学生对颜色的爱好和他们的基本情调。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颜色爱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益荣 《心理科学》1997,20(6):559-560
1问题提出八十年代中,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虹文(1986)曾对中国学生的颜色爱好作过系统的研究,得出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和白色。九十年代大学生的颜色爱好会不会有变化呢?鉴于十年来从事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尚未多见,本实验希图在重复前人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答上述问题。2研究方法2.1被试在读青年大学生120人,其中男生盯人,女生59人;文科57人,理科63人。2.2材料上海三星铅笔厂提供的标定色彩的铅笔所写的“十”字进行测试。2.3测试方法对偶比较法。例如【红一蓝卜对表示红色与蓝色相比,若较喜欢某色就写下来。将8种颜色中每一种…  相似文献   

5.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9,(7)
业力是形成人之气质及品格的一种培养力量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谓的等流果,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杀生,今生也大都喜欢杀生;前生喜欢偷盗,今生也大都喜欢偷盗。因此我们看到,有的人从小到大以杀生为乐,有的人连昆虫蝼蚁亦不忍伤害。”如果我们必须用一句话,来表达业力论之精义,我们可以这样说: “人如果常常做某一类的事,他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与汉族4—6岁幼儿颜色爱好异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儿童颜色爱好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前人曾在3岁以上的年龄儿童作过一些研究。卡兹(S.E.Katg)对西方5—15岁儿童进行的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颜色爱好的顺序是:蓝、绿、红、紫、橙;温肇桐对中国小学生颜色爱好的调查结果是:男生是紫、黄、橙、绿、红、青、黑、白,而女生是绿、橙、紫、红、黄、青、白、黑;陈立、汪安圣对我国儿童的颜色爱好研究的结果表明:从学前到学龄没有多大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儿童同色配对、颜色命名和颜色爱好方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中国儿童在同色配对中,到2.5岁阶段表现出一种“飞跃”现象,正确配对率达95.8%。中国儿童对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沿着如下规律,先是对红色能正确命名,然后是白和黑,再后是黄和绿,最后是蓝、橙和紫。对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汉族、朝鲜族、维族或是壮族儿童在学前期阶段均倾向于以暖色调及鲜艳色调(如红、橙、黄色调)为喜爱色,而不怎么喜欢冷色与灰暗色调(如黑、蓝、紫等色调)。  相似文献   

9.
英国一家商场发现:该商场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家用海绵,前4种销势很好,唯有白色销的量少,于是营业人员把白色的海绵拿下柜台,奇怪的事发生了,各种颜色的海绵销量都开始减少,营业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又把白色搬上了柜台,营业人员惊奇的发现:各种海绵销量又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18岁至30岁的250名大学生进行了八套不同款式服装的15种颜色的爱好研究,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都较喜爱白、天蓝、黑(衬衫除外)、大红、深蓝、蓝、咖啡色的服装(运动衫除外);(2)对不同款式服装的颜色爱好顺序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是对运动衫的颜色爱好表现出许多与其它服装颜色爱好不一致之处;(3)对服装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在羊毛套衫的颜色爱好上表现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心理和心理现象很多心理学课本上都写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心理现象即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似乎二者就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称谓,好象一个人有两个名字一样。这样的理解,从心理的实质上分析,也许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从心理形式上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们虽有共同之处,又有很多差异,是不能简单地在二者之间划等号的。心理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动态的心理过程或现实的心理状态而言,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爱好、愿望等,这种过程是内隐的。  相似文献   

12.
病理辩证法漫谈(上)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常州公司(213017)郑秋生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似乎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简单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上一大堆生病的理由来。倘若进一步问,为什么同样的病,有的人容易得,有的人又不容易得?或者过去不容易得的病,现在...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相似文献   

14.
正1我曾经喜欢过一个人。他是我高中时候的班长兼同桌,和他同班是在不那么幼稚也不那么紧张的高二。他是那种开家长会时帮着老师布置会场,学生妈妈们都很喜欢的男孩:不高不矮的个头,常年运动让他的身子骨看起来比一般学生结实一些,白白净净,浓眉大眼;家庭幸福温暖,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从小学开始似乎就一直是班长,身上带着一股好孩子的阳光味道。而高中时候的我,是个标准的柴火妞儿:黑黑瘦瘦,戴着黑  相似文献   

15.
为自己歌唱     
在洗澡的时候,我喜欢哼歌;在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我喜欢哼歌;在看书高兴的时候,我会哼歌。我不需要别的听众。在我快乐的时候,我就用最质朴最简单的方法——哼歌来表达。有的时候,我莫名其妙地一个人笑,因为那时我内心正高兴着呢。朋友说我唱歌真难听,还那样喜欢唱。我不在乎,我喜欢这样,高兴的时候为什么要板着一张脸呢。其实,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很多人,都喜欢这样没有目的地哼歌,听众就是他自己,那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比那些在舞台上跳来跳去唱歌的人更让人高兴。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一个男孩,喜欢默默的关注他,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一直以为他也喜欢我,但我们谁都没有说什么。然而,他现在有了女朋友,我很难过,因为自己真的很喜欢他。我也很清楚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可能了,但是心里总隐隐地存有希望。在这种幻想和现实中徘徊,让我不知所措,而我和他在一个实验室,常常见面,我真的不知该用怎样方式和他相处。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面对挫折与挑战并非易事。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的不少人,他们或因工作、事业中的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家庭、婚姻关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击而产生轻生念头,生命似乎是那么的脆弱。我的同学张慧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有一次他竟然对我说他曾经产生过轻生的念头。他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不习惯面对变化与变革。当他得知自己可能被指派去干他既不熟悉也不喜欢的工作时,潜在的焦虑、恐惧与厌世情绪随即涌上心头。他本来可以去竞争另外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职位,可是他由于胆怯自卑而失去了竞争的勇气…  相似文献   

18.
你们要完全     
阚保平 《天风》2002,(5):14-15
我们所读的经文里,耶稣是在谴责法利赛人,批评他们特别喜欢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多么敬虔、多么虔诚,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是罪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们一切的外表似乎都有了:祷告、圣经又熟、经常禁食,又不做这个又不做那个,但唯独内心没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像法利赛人一样;他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表哥是个爱好很广泛、精力非常充沛的人,他喜欢唱歌也会弹吉他,曾经在大三、大四两年去酒吧里当驻唱歌手;他喜欢旅行,是个资深的驴友,经常在节假日去一些荒山野岭探险;他喜欢喝酒,白酒喝个一斤不成问题,与朋友聚会时常常不醉不归;他还喜欢追最热门的影视剧,只要电影大片一上院线,不管票价多贵他都会到电影院去看,尽管他也知道再过十天半个月,电影票甚至能打三折,那个时候看才划算,但是,他根本等不到那  相似文献   

20.
杨泽波 《哲学研究》2013,(1):37-43,127,128
在建构道德存有论的过程中,牟宗三非常重视"觉他"的思维方式问题,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即是康德所说的智的直觉。康德不承认人类可以有智的直觉,儒家则承认人完全可以有这种能力,所以儒家超越了康德。牟宗三这一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人们一般都是从正面理解,目前尚无人系统而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