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一个人从来不感冒不发烧,能否算是身体健康?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身体健康”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体魄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若一个人只是身体结实,而他每天总是忧愁苦闷,那么,这种人不能算是个“健康人”。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符合以下九条标准:一、对现实具有敏锐的知觉;二、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三、热爱生活、他人和大自然;四、在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独立和宁静;五、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六、对于最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阳,都能经常保持兴趣;七、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乐于助人;八、具有民主、创造性和幽默感;九、能承受欢乐与忧伤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造物主造人,不是凭空胡来,很有讲究的。造物主给每个人一个脑袋, 就是提醒你,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给每个人一张嘴,是要你说真话,讲真理。给每个人一双眼睛,是要你明辨是非。给每个人两只耳朵,是要你好话坏话都要听, 不可偏听偏信。给每个人一个鼻子两个孔,是提示你,不能光出气,还要吸气。所谓出气,就是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所谓吸气,就是吸收别人对你的批评、刁难包括委屈。每个人的脖子,不管多灵活,只能扭向左、扭向右,就是不能扭到背后。这是为什么?这是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意味着要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聚,还意味着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折射出政治价值的变迁,从整体上来说是由注重物化目标转而开始关照人的目的性与人的发展。而具体来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着一些良善的政治价值目标:人的独立尊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的首要的政治价值;而人的自由发展不仅是人的独立尊严的应有之义,也是后者实现的基础;社会公平正义则是人的独立尊严与自由发展的基本要求;民主参与是人的独立尊严与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张一鸣在大学时做过一些独立网站和软件,有些申请到专利后就卖掉了。在他看来,毕业后去一个大公司里做模块改进一类的工作,实在"不太来劲儿"。毕业时很多人说我要赚到第一个100万,一定要通过创业赚大钱。而张一鸣对金钱的渴望没有特别强烈,他对做技术做产品更感兴趣。对于大学毕业找工作,张一鸣觉得:稳定不重要,户口不重要,公司规模和名气不重要,但一定要"来劲儿"。当时他只有一个感觉,要做有意思有挑战的事,和优秀的人一起做"来劲儿"的事。2005年,张一鸣从南开大学微电子和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5.
我念的大学座落在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山下。学校与隆中风景区仅仅隔着一条马路。刚进大学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同乡一干人在一位大二学兄的指引下去游隆中。进大门后走不远,迎面便是一脉青山。山的两翼各有一条小路迤逦而去。学兄介绍说,左边一条通往草庐,右边一条通向躬耕遗址。不管  相似文献   

6.
爱的递进式     
遇上一个人一个过来人,也是我的一位良师,对我说,要珍惜,要珍惜!珍惜你爱的人!因为遇上一个你爱的人,是多么的偶然!据说,在这广袤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是五十亿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人的实质的自然方面——新三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菽 《心理学报》1985,18(1):3-16
心理学是研究人自己的一门主要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要从人出发而又归结到人。它所以要从人出发,就在于研究开始之前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先要有一定的大体正确的基本看法以作为研究工作的一种指针。而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又是要科学地阐明人是什么以求取得对人的实质充分的正确理解。所以,人的实质问题对心理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词典作“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解。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以提高效率;一个人要发明创造,寻求创意,也要善于举一反三,让绝妙的构思如泉喷涌。  相似文献   

9.
正10年前的一个清早,敲门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我。还是蓬头垢面,你就站在了眼前,和经常来玩的阿姨站在一起。反感油然而生,"过时又落伍的人,竟然还肯自愿相亲,准是个困难户"。偷偷打量,俊朗的脸微蹙的眉头,若不是因为紧张而挺直得过于夸张的身板,简直算得上英姿飒爽。后来的相约一点儿也不浪漫,你只是隔三差五来报个到。两家离得远,有条捷径可步行。要经过一个村子、一条铁路,村里有几条凶恶的狗。秋冬时节,天黑得早,你来时几乎伸手不见五指,我时常对你的造访  相似文献   

10.
在人与人交往中,认识他人是很重要的,而我们要认识一个人,除了观察其言行和外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其表情。表情是一个人內心情绪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个人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它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作用。 一个人的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可分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体态表情。  相似文献   

11.
在情字这条道路上,有些人浑身散发魅力,处处有爱慕者和知心的人围绕;有些人不知怎么的,长相和学识人品都不差,在人群中却是最不显眼的一个,既引不起别人的注意,更别提获得异性的青睐。要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并不难,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且有勇气表达自己,关怀别人,一定可以获得异性爱慕的眼神。要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就要从“相信自己的魅力”做起,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即是魅力的所在。找出自己的优点,好好地善用它,自然别人也会相信自己是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相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心灵     
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罗曼·罗兰也称颂过以思想和强力称雄的人,但认为真正伟大的是因心灵而伟大的人。一个人要想实现帝王、首领的伟大或精神、理智的伟大,也许需要许多必备的条件和机会,这是人人所向往而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仁爱、心灵的伟大不  相似文献   

13.
慕道 《天风》2012,(6):11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这看似很简单,但真诚而不是敷衍地表达你对他的爱对孩子很重要。2.要尊重孩子,使他切实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信任孩子,放手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做好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做错了,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时间不多,但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父母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  相似文献   

14.
慎独     
晚上一个人走路,你要谨防暗夜的危险;家居只有一个人,不但要小心火烛、门户,还要提防坏人袭击。一个人开车,疲倦了,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此时往往容易打瞌睡而出车祸。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但来自外面的危机四伏,自己的内心,也容易因为没有外力的约束而生起歹念。因此孔子说:“小人闭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又说“君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是叫人要“慎独”。  相似文献   

15.
单渭祥 《天风》2005,(8):30-31
要过上真正轻松的人生,需要有真理的光照、生命的力量、道路的引领,而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他能改变生命的能力,也有使人心眼得以开启的真理,更为人们预备好了一条通向永生的与神联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此生     
正独立地面对天地生命,永不落伍;盲目地追随热闹潮流,很快凋谢。用安静的微笑让人安静。安静地走向灭寂,是一种最有尊严的福分。如果身处寂静之境而心底喧闹,还不如身处闹市而身心俱定。人生的道路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由此展开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要实现后一种可能极不容易。为此,我常常离开城市,长途跋涉,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默默对话,寻找  相似文献   

17.
随想二题     
明与暗有位智者问影子:“人行走你也行走,人坐下你也随即坐下, 你为什么非得跟着人而不能自身独立呢?”影子说:“因为我有所依赖。我依赖的东西正如蛇的游动要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周继旨等提出的先秦儒家思想中出现独立人格觉醒的观点,指出直到十九世纪在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中,没有什么“个人独立人格”可言。孔子的“人”是指人的“类”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天地之情人为贵”也只是贵其有义不同于动物。中国古代“人为贵”的观念引导出来的是中国古代的人道主义,而不是近代意义下的人权和个人尊严。孟子时代出现的士阶层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历史趋向,有利于个人独立人格形成的恰恰不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士”而是以杨、墨为代表的“士”。荀子比孟子前进了一大步,他强调“群与分”,“维齐非齐”的法制思想为个体在群体中争得一席的位置,但这只是理想而已。个体人格独立在荀子时代仍然谈不上。不应该把“独立人格的觉醒”和“士阶层的独立人格的觉醒”等同起来。“士阶层的独立意识”指的是“集团意识”,而“独立人格的觉醒”指的是个人意识。“独立人格的觉醒”只有在“士阶层的独立意识”解体之后才能建立。但这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产生,而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具备这种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古罗马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两条大河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崇山峻岭,来到了沙漠的边缘。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该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如果前进,可能还没有流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著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到了良机,最终流向了大海。瑞典人克洛普是一个登山爱好者。1996年  相似文献   

20.
信徒的交通     
武清泉 《天风》1995,(7):43-43
一个人信主以后,来到教会,他就成了弟兄姊妹中的一员。既然是弟兄姊妹,当然彼此之间是少不了交通的。可是历世历代以来,总有一些人以为,我做基督徒,这条路我认定了,可是要说彼此来往和交通,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我要主就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